今日要聞
政策資訊
權威論壇
國際熱點
經貿動態
法制進程
文化線上
域外評説
我看世界
華人社區
旅遊天地
閱讀空間
國企改革的樣板:深圳投資股份公司

    在剛剛過去的20年中,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改革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席捲中國大地。中國的經濟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開始和世界接軌。中國南方與香港毗鄰的經濟特區深圳,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地,讓國有企業步入市場,使它們逐漸走上自主經營道路的革新便是從這裡開展起來的。如果這場試驗能夠最終取得成功的話,中國的國有企業運營規則和經營管理模式將從根本上得到改變。

    深圳投資股份公司是這場改革的領頭羊。這家公司名氣不大,但是卻有著相當的規模。它的1000余家分公司覆蓋了深圳經濟的各個方面,所涉及的行業從飛機場到紡織工廠,從食品運輸到商業銀行,從電腦配件到石油化學工業無所不包。它的經營總額高達40余億美元。

    簡而言之,深圳投資股份公司希望將自己的經營管理模式和投資行為制度化,建立一套講求實效的新的運營模式。它計劃將決策權力下放給子公司,與此同時把競爭所帶來的壓力同樣施加到基層的經營管理者身上。這項改革試點的成功不僅可以為中國的國企改革樹立榜樣,也可以對中國的公共事業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啟動因經營不善至今尚未被合理利用的大批資金。

    深圳投資股份公司的總經理李海胡(音譯)去年在接受深圳商業日報記者採訪時説:“我們不聽任何的藉口和推辭,而只關心子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如果子公司的負責人沒有達到工作目標的話,我們就會在年末算總賬。”

    在從被動經營的股份公司轉變成有戰略眼光的投資者的過程中,深圳投資股份公司所面臨的困難比其他國有股份公司要少很多。它不必擔心解決下崗問題、為社會提供廉價服務問題,不必恪守國家控制50%以上資産的規則的要求,也不用害怕被別人指責在電信業這樣的敏感行業形成壟斷。

    深圳投資股份公司的經營決策完全自主,它已經把高科技、金融和服務業定為自己今後的三大主要經營領域。這就意味著它將在一部分子公司中進行必要的合併,以擴大自身在這幾個領域中的影響。一些大的經營狀況良好的子公司會被保留下來,其餘的將會被出售。該公司的董事兼總裁助理李景琪(音譯)先生説:“長期以來,深圳一直是國有資産管理方式的樣板。現在,我們正在通過自身的實踐得出最為合理的結論。”

    這種轉變在中國也許還算是新鮮的事物,然而深圳投資股份公司的改革模式對華爾街上的任何人來説都再熟悉不過了。它的改革目標是通過對子公司的所有權來監督其運作。作為一個高期望值的投資者,該公司將會通過自身的行為把新的經營管理理念帶給深圳乃至全中國的國有企業。

    深圳投資股份公司目前正在進行之中的這場改革的成敗關係到中國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大局。國有企業在中國的經濟總産值中佔有40%以上的份額,解決了大部分中國勞動者的就業問題。由於經營管理不善,中國國企的虧損在前幾年日益嚴重,威脅著國家的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對於肩負保持社會穩定和鞏固政治平穩局勢雙重任務的國有公司來説,改革勢在必行。

    經濟改革在中國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細微的改變都會觸及中國社會敏感的政治神經。深圳作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與首都北京有千里之遙,多年來中國的經濟改革都是最先在這裡試行的。深圳的國有企業比其他省市的國企建立得要晚,規模也相對較小。深圳投資股份公司建立於1987年,是中國第一家管理國有企業的控股公司,其目的在於把企業從政府的計劃經濟枷鎖中解脫出來,貫徹政企分開的政策,使國有企業直接面對市場,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近年來,該公司充分利用股市的引資作用,並且通過高薪和公司間的合併取得了很好的經營業績。

    經營狀況越來越好

    僅去年一年,深圳投資股份公司的資産收益率達到3%,盈利3.6億美元,是1997年收益的三倍。據保守的估計,公司的總資産已經從1997年的100億美元增加到了現在的130億美元。

    當然,要想真正立於不敗之地,深圳投資股份公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總裁助理李景琪先生説,深圳工業科技園和電信設備製造廠、石化和建材集團等五大分公司的虧損影響了公司的總收益。

    發行股票是深圳投資股份公司改善經營狀況的又一條出路。包括現代電腦、深圳發展銀行、國信證券、深圳風險投資和深圳公共運輸集團在內的十幾家下屬公司已經開始運籌自己的上市計劃。

    業內人士提醒到,只有當政府加強對股市的監管並出臺一整套有效的股市運作規則後,小股民和獨立股東才能有更大的發言權,上市公司才能更多地獲益。

    公司的內部改革也許是最難的環節,也是問題的關鍵所在。現在,深圳投資股份公司的董事會由深圳市國有資産管理委員會的官員控制,公司的董事會並未完全行使自己應該享有的權利。

    因此,公司正在考慮吸引新的商界人士加入董事會。這是極為重要的步驟,好比是制度上的換血。這也是使深圳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經濟樣板的最好選擇。

    

    《遠東經濟評論》2001年2月15日

    

相關新聞

參考文獻

相關專題

相關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