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統綜合治理控出水 一泓清水入黃河

發佈時間:2023-08-17 09:19:23 | 來源:央視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鄭偉

央視網消息:汾河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全長700多公里,流域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滋養了山西四分之一的土地。2017年以來,山西按照“讓汾河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的總要求,展開了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統治理汾河的新篇章,確保“一泓清水入黃河”。

總臺記者 張説地:我現在來到了位於山西運城的汾河和黃河的交匯處,汾河在山西境內一路流淌了713公里之後,從這裡匯入黃河。流入黃河的汾河水水質到底如何,不遠處有汾河入黃的最後一個國家級生態監測站,我們一起去看一下。

我手裏拿的是剛從汾河入黃口取出的水,那麼這水的指標到底怎麼檢測?這裡有台儀器,每四個小時就自動對旁邊的汾河水進行採樣檢測,通過各項數據的分析來判斷汾河水的水質是否達標。

運城市生態環境局萬榮分局副局長 吳效奎:2021年至今,(入黃口)水質基本上能穩定在Ⅳ類,好的時候能達到Ⅲ類,甚至接近Ⅱ類。

總臺記者 張説地:汾河從2017年以前的劣Ⅴ類水質到現在全部提升到Ⅳ類水質以上,究竟是怎麼發生轉變的?我們先去源頭看一看。

總臺記者 張説地:這裡就是位於山西寧武的汾河源頭,汾河源頭的水就來源於我身後的管涔山,山上大大小小14個源頭活水從山上流下匯聚於此,一路向南。

現在的汾河源頭山清水秀、風光旖旎,但以前這裡一度因粗放式開採、過度砍伐破壞嚴重,“雨季過洪水、旱季沒流水、平時是污水”是當地村民曾對汾河源頭的形容。

寧武縣汾河治理事務中心主任 李建明:治理前,整個源頭周邊可以説是一片廢墟,破磚破瓦到處都是。通過我們多年的治理,剷除、關停污染企業511處,清理廢棄物品和垃圾246萬噸,山體主要以造林、涵養林為主,森林覆蓋率提高到現在的45.3%。

如今,從汾河源頭流出的水已經常年穩定在Ⅱ類水質。源頭的水質有了保障,而如何處理好汾河沿岸城鎮生活污水的排入也是提升汾河水質的關鍵。自2020年起,山西加強汾河沿線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逐步實現沿線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全覆蓋。

總臺記者 張説地:這裡是太原市的一家污水處理廠,每天有大量的生活污水經由這裡處理後直排汾河。這瓶水就是生活污水進入廠內的樣子,經過預處理、生物處理、深度處理後,就得到了這樣一瓶清亮的水,只有達到這個標準才能直排汾河。

現在,太原已經實現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而汾河沿岸的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工程也都在穩步推進中。

近年來,汾河沿岸還通過濕地及生態防護林建設等措施,形成完善的生態濕地系統,提升河流的自凈能力。如今的汾河一碧萬頃,水質持續向好,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的綜合治理真正實現了“一泓清水入黃河”。

山西晉中左權縣因地制宜、通力合作發展社會經濟、推動鄉村振興
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是國家的高度謀略,隨著新區的建成運營,原來在雄縣境內的企業全部搬遷。左權抓住這一機遇,前往考察招商。
黃河干流中下游及部分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紀實
此次排查工作究竟是如何開展的?與以往長江、渤海等流域相比,此次現場排查有哪些特點?
黃河內蒙古段進入開河期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獲悉,黃河內蒙古段經過50天的穩定封凍,2月20日8時,黃河開河斷面通過右岸苦水溝(寧蒙交界)1公里,標誌著黃河內蒙古段進入開河期。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