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內蒙古黃河流域 千年關隘雞鹿塞

發佈時間:2023-07-05 09:10:14 | 來源:內蒙古日報 | 作者:武峰 | 責任編輯:鄭偉

漢代牛耕圖壁畫

內蒙古黃河流域出土的典型秦漢時期農業器具(青銅蒜頭壺、青銅扁壺、釉陶倉)

雞鹿塞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境內,始建於漢武帝時期,是漢代長城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保存了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甕城建築。

千年古塞,悠悠歲月。2000多年前,黃河流經陰山腳下,形成了水草豐茂的河套平原,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條件,成為中原地區歷代王朝與北方遊牧政權爭奪的地方,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在這裡發生了交替、碰撞、融合。

雞鹿塞于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巍峨的陰山、遼闊的草原、富饒的平原都將成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見證者。

遺跡黃河改道留下的“城”

古老的黃河蜿蜒曲折,自蘭州東流進入黃土高原,因地勢阻擋,順流北上,出內蒙古磴口縣後,進入地勢平坦的河套平原。

磴口,以黃河渡船的岸口驛站而得名。據史書記載,磴口地區是戰國七雄之一趙國的九原邑管地,“趙武靈王時屬高闕山南九原西部地。”

秦統一六國後,命令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上,城河上為塞,並北渡黃河,取高闕、陶山、北假中,築城屯兵駐守,移民墾邊,於是,磴口地區得到第一次農業開發。

秦朝在全國分設郡、縣兩級行政管理體制,磴口地方為九原郡九原縣的轄地。漢朝,在這裡設立過臨戎、三封、窳渾等縣,並修築雞鹿塞,統歸朔方郡管轄。 

由於磴口地區是烏蘭布和沙漠、庫布其沙漠和毛烏素沙地包圍中的一塊綠洲,屏山阻河,易守難攻,加之地易産牧,食鹽資源富足,所以歷史上成為北方遊牧部落和中原王朝爭奪的戰略要地。

1963年,北京大學地理學家侯仁之教授與考古學家俞偉超先生來內蒙古實地考察後,確認了漢代北方陰山地區著名的軍事要塞雞鹿塞的位置就在黃河北岸的高地障城。

黃河自北地郡富平縣向北流,進入了朔方郡內,河水向東轉彎的地方是朔方郡窳渾縣(大致相當於今磴口縣境內)。這是西北三郡——安定、北地、朔方邊境上唯一的西行路口,同時大量移民到此屯墾。

《水經注疏》中這樣記載:河水又北迤西,溢於窳渾縣故城東……有道自西北出雞鹿塞。《漢書·地理志》寫道:“窳渾縣南有大道,西北出雞鹿塞。”説明雞鹿塞地處窳渾縣域內,意即磴口縣境內,今名哈降格乃山口。

陰山南麓這一片古代稱為“河南地”“朔方郡”的地方本就是黃河流域,經過歷史上黃河數次大改道,現今的河道是漢朝時期黃河的南河,而雞鹿塞腳下的北河烏加河才是漢朝時期黃河的主幹。今磴口縣黃河以西有較大海子31個,多為黃河改道而遺留下來,總面積4萬畝以上。

雞鹿塞在秦朝已經是一座重要的軍事要塞,當年,雞鹿塞腳下黃河奔流,窳渾縣城東有大澤——屠申澤。據《水經注》記載,河水(黃河古稱)入套,南北分流,史稱“南河”“北河”,南河是支流(即現今之河道),由今磴口縣哈騰套海林場以北的黃河分流後向東流去。

北河是主流,與南河分開後,流經現磴口縣、杭錦後旗至狼山前,然後折向東流,並沿狼山流經杭錦後旗、臨河區、五原縣、烏拉特前旗,出西山咀與南河匯流。

南河與北河之間的地帶,一般稱之為河套或後套地區。古代河套依山帶水、氣候適宜,沃野千里,曾是雞犬相聞、阡陌縱橫的漢代墾區。秦漢時,狼山林木蔥蔥、滿山翠綠,山前河水滔滔、沃野千里,這就是雞鹿塞為什麼要建在這裡的重要原因。

■ 傳説昭君出塞的歷史佳話

據《漢書·匈奴傳》記載,呼韓邪單于曾三上長安,與漢朝修好。西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又赴長安,漢元帝將王昭君以公主身份賜予單于為妻,同年相伴出塞途經雞鹿塞。

王昭君,姓王名嬙,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相傳,王昭君當年就是從長安出發,過鄂爾多斯高原、黃河,經雞鹿塞進入漠北高原,成就和親佳話。

漢元帝為紀念此次和親而改元“竟寧”。“竟”同“境”,“竟寧”取“邊境安寧”之意。昭君出塞後,漢朝與匈奴政權維持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和平局面,迎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的太平盛世。

來自巴彥淖爾的文史資料記載,王昭君在雞鹿塞居住了兩年之久,在她居住期間,每天早晨都有雄雞高唱,傍晚有陣陣鹿鳴,當地人認為這是吉祥的象徵,所以取名為“雞鹿塞”。

雞鹿塞全用天然石塊砌成,築于距溝底高18米的山坡平臺上,呈正方形,雖經2000多年風雨剝蝕,仍然整齊堅實。南墻偏西部有一開口,是城門所在,城門外有入口的小圍墻是甕型城門,城的四角有突出部分類似後來的“馬面”。靠南墻東部內側和西北角砌有蹬道,是我國最早的甕城之一,易守難攻。

城內出土文物有漢代繩紋磚瓦、灰陶片、箭簇和一件青銅弩機。在古城周圍十公里範圍內有9座大體完好的烽火臺,雞鹿塞和烽燧共同組成了漢王朝西北邊陲的軍事要衝。

隋朝楊廣有詩云:“鹿塞鴻旗駐,龍庭翠輦回。氈帳望風舉,穹廬向日開。”詩中“鹿塞”即指磴口境內“雞鹿塞”。

昭君出塞,使漢匈兩族團結和睦,國泰民安,“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現出欣欣向榮的和平景象。

王昭君去世後,厚葬於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黃河水。後人稱之為“青冢”。

昭君出塞和親,使天下為一家。它所展示的“華夏一統,胡漢一家,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就是中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深層原因。

■ 屯田開啟河套地區農業開發先河

當呼韓邪單于經由雞鹿塞出塞時,漢朝還贈送邊塞地方屯墾生産的糧食三萬四千斛之多,約合今100余萬公斤,可見當時朔方郡一帶屯墾生産的繁榮。

侯仁之、俞偉超聯合撰寫的《烏蘭布和沙漠的考古發現和地理環境的變遷》指出,黃河提供了適宜農業生産的生態環境資源,使內蒙古黃河流域成為中國古代農耕社會的中心之一。位於黃河中上游兩岸的河套地區依託黃河帶來的自然條件,從漢武帝設立郡縣直至東漢初年的一百多年間,得到了大規模的開發,尤其體現在農業方面。

河套平原地處漢代北方邊境,黃河貫穿其間,水草豐茂,形成了農牧皆宜的環境條件,也因此成為中原政權和北方遊牧民族的必爭之地。

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力圖改革,胡服騎射,將勢力擴張到陰山南麓地帶,形成了農耕和遊牧文明的碰撞。

西漢時期,經過休養生息,在西元前127年,“遂取河南地,築朔方”,中原與北方地區展開了密切的互動,其中至關重要的問題在於該地農業經濟在交互中的作用,河套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宜耕宜牧的地理環境使其成為漢匈交融的經濟與文化廊道。

雞鹿塞作為中原北方地區重要的關塞,邊境的互市也為文化互動提供了另一種渠道,因為它不僅是商品交換的場所,以物品為媒介傳播農耕文化,也吸引了大量北方地區民眾前來。

雖然目前河套地區關市的分佈尚不明確,但自漢文帝開關市以來,北方地區一直相當重視這種貿易形式。據賈誼《新書》記載,漢朝的美食和美酒一直是市場上深受北地人們喜愛的貨品:“農耕文化可能通過飯食和人口流動向北方草原擴散,逐漸被融入遊牧社會中。”

中國科學院院士、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指出:“在河套地區大規模發展農業,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政府發起的深入持久而全面地主導一個地區的經濟進程,也是中央政府邊境開發的典範之一。”

黃河對河套地區農耕文明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黃河帶來的水資源和土壤資源是農業經濟的重要基礎,為人們在該地區定居和農墾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依託于合宜的自然環境,漢代的邊疆政策得以實現,在黃河水網附近建設郡縣,從中原地區移民充實邊境並納入屯田體系,強調農業種植,為邊防駐軍提供物質基礎,成為漢政府穩固邊疆的關鍵因素。

山西晉中左權縣因地制宜、通力合作發展社會經濟、推動鄉村振興
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是國家的高度謀略,隨著新區的建成運營,原來在雄縣境內的企業全部搬遷。左權抓住這一機遇,前往考察招商。
黃河干流中下游及部分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紀實
此次排查工作究竟是如何開展的?與以往長江、渤海等流域相比,此次現場排查有哪些特點?
黃河內蒙古段進入開河期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獲悉,黃河內蒙古段經過50天的穩定封凍,2月20日8時,黃河開河斷面通過右岸苦水溝(寧蒙交界)1公里,標誌著黃河內蒙古段進入開河期。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