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黃河入海口生物多樣性顯著改善

發佈時間:2023-05-23 08:55:43 | 來源:網信山東 | 作者: | 責任編輯:鄭偉

山東省濟南生態環境監測中心近期在山東黃河入海口開展的水生態調查顯示,黃河入海口生物多樣性有顯著改善,幾近絕跡的黃河刀魚(刀鱭)、江豚重新被發現。

圖為調查隊員採集到的一條野生黃河刀魚。(山東省濟南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供圖)

“我們僅撒網三次,就在其中一網發現野生黃河刀魚3條,最長的體長達34釐米,是近年採集到的最大樣本。”山東省濟南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鄭琳琳介紹,黃河刀魚屬於洄遊性魚類,每年農曆三月中旬陸續由黃河入海口逆流而上,到東平湖産卵、孵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受黃河徑流斷流以及人工捕撈影響,黃河刀魚資源日趨減少,幾近絕跡。此次採樣結果反映,黃河刀魚種群恢復比較好。

調查組還拍攝到國家瀕危二級野生水生保護動物東亞江豚活動的照片。鄭琳琳介紹,江豚生態位處於食物鏈頂端,屬於生態系統中的指示物種。江豚的出現能反映生態系統相對健康。

圖為調查隊員在黃河入海口拍攝到的江豚。(山東省濟南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供圖)

她説,江豚喜歡生活在近岸淺水域及鹹淡水交匯水域,渤海灣黃河三角洲海域歷來就是東亞江豚的固定繁衍場所,但前些年江豚數量一直在減少。隨著黃河國家戰略的實施,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工作的持續深入,黃河入海口區域海洋生態得到修復,昔日“江豬翻滾躍漁船”的景象頻頻再現黃河口。

山東省濟南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主任潘光介紹,這次調查由山東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實施。調查結果表明,黃河與近岸海域水質穩定向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卓有成效,生態保護與修復紮實有效,完善的現代海洋産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建設深入推進。

山西晉中左權縣因地制宜、通力合作發展社會經濟、推動鄉村振興
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是國家的高度謀略,隨著新區的建成運營,原來在雄縣境內的企業全部搬遷。左權抓住這一機遇,前往考察招商。
黃河干流中下游及部分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紀實
此次排查工作究竟是如何開展的?與以往長江、渤海等流域相比,此次現場排查有哪些特點?
黃河內蒙古段進入開河期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獲悉,黃河內蒙古段經過50天的穩定封凍,2月20日8時,黃河開河斷面通過右岸苦水溝(寧蒙交界)1公里,標誌著黃河內蒙古段進入開河期。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