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從陜西到山東,生活在黃河三角洲的朱鹮還好嗎?

發佈時間:2023-04-25 11:21:34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吳書光 袁敏 張武岳 | 責任編輯:李培剛

“我們盼望著迎來黃河口土生土長的朱鹮!”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河口站高級工程師張希濤説。

“現在朱鹮的背部已經開始發灰,這是繁殖羽,意味著朱鹮已經進入了繁殖期。”張希濤指著野化訓練基地里正在進食的朱鹮介紹。4月15日,他驚喜地發現有只朱鹮産了一枚卵。如今,保護區的同事們都期待著小朱鹮的誕生。

野化訓練基地裏,朱鹮愜意地棲息在樹枝上。(受訪者供圖)


朱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東方寶石”之稱,1981年全球僅在陜西漢中發現7隻朱鹮,如今其全球數量恢復到9000余只,其中陜西境內7000多只。

2022年,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陜西漢中朱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商定引入朱鹮種源,在黃河口濕地開展野化放歸科學研究。2022年12月中旬,30隻朱鹮來到了山東東營。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風景秀麗、生機盎然。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如今,朱鹮已經在黃河三角洲生活了4個多月。記者通過監控畫面看到,面積達3300平方米的野化訓練基地裏設置了鹽沼、蘆葦、灌木等,模擬黃河三角洲濕地生態環境。朱鹮或在橫杠上站立休息,或在低空追逐嬉戲,或在水畔取食泥鰍和麵包蟲。

張希濤介紹説,工作人員每天早晨六點半定時為朱鹮投食,為鍛鍊朱鹮的野外適應能力,每次都將新鮮泥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放在盆內,另一部分投入水中,供朱鹮自由取食。“現在朱鹮平均每只每天能吃近300克泥鰍,已經達到了成年朱鹮的正常食量。”

山東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東方白鸛的重要越冬和繁衍地。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 攝


春日來臨,黃河三角洲氣溫逐漸升高,工作人員早早在野化訓練基地上方搭好簡易草棚,為朱鹮遮風擋雨,並抓緊做好水源消毒、飲食消毒工作,在食物和水中添加鈣、鎂、鋅、乳酸菌等營養物質,保障朱鹮的健康,為繁殖做準備。

張希濤説,他們將持續對朱鹮進行野化訓練,幫助它們儘快適應黃河口的飲食和氣候,希望這種靈動美麗的鳥兒能飛出野化訓練基地,在黃河三角洲的廣闊天地自由翱翔。

黃河三角洲位於河海交匯處,擁有完整的暖溫帶濕地生態系統,近年來,保護區先後實施17個濕地修復工程,開展關鍵物種棲息地保護、原生植物保育、海洋生態修復等工作,吸引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等多種珍稀鳥類來此越冬繁衍。

山西晉中左權縣因地制宜、通力合作發展社會經濟、推動鄉村振興
雄安新區的建設發展是國家的高度謀略,隨著新區的建成運營,原來在雄縣境內的企業全部搬遷。左權抓住這一機遇,前往考察招商。
黃河干流中下游及部分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紀實
此次排查工作究竟是如何開展的?與以往長江、渤海等流域相比,此次現場排查有哪些特點?
黃河內蒙古段進入開河期
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獲悉,黃河內蒙古段經過50天的穩定封凍,2月20日8時,黃河開河斷面通過右岸苦水溝(寧蒙交界)1公里,標誌著黃河內蒙古段進入開河期。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