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山東總結發佈十種鄉村振興經驗做法

發佈時間:2022-07-12 10:13:39 | 來源:大眾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在山東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具體實踐中,各地圍繞“五大振興”探索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經驗做法。7月11日,山東省委農辦秘書處處長周團結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了十種類型。

産業融合帶動型。以龍大、得利斯、濱州中裕等為代表的一批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在“公司+農戶”基礎上,帶動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把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更加緊密地銜接起來,打造全産業鏈,實現一二三産業融合。

片區聯動開髮型。以行政區劃、流域或片區等為單元,統籌規劃佈局,通過産業聚合、資源整合、組織聯合等方式,實現區域整體提升。例如濟南市實施“百村示範千村整治”行動,泰安市岱岳區打造九女峰片區、五蓮縣建設白鷺灣田園綜合體等。

生産託管服務型。圍繞解決“誰來種地,地怎麼種”問題,結合土地流轉,將農業生産的一個或多個環節委託給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目前,全省承包地流轉面積超過4400萬畝,生産託管服務面積超過2億畝次。

數字賦能驅動型。各地借助新一代資訊技術,使無人機撒藥、App種菜、“直播帶貨”等成為新農活,推動電商農業等新業態快速成長。例如淄博市打造數字農業農村中心城市、曹縣發展電商淘寶村等。全國農産品數字化百強縣,山東省有17個縣(市)上榜,數量最多。

人才智力支撐型。各地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土專家”“田秀才”,集聚了一大批現代化、複合型人才服務鄉村振興。例如濟寧培育“鄉村振興合夥人”、威海招募“鄉村規劃師”、聊城“棚二代”返鄉創業等。

“兩山”理論實踐型。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打開“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的通道,讓自然資本保值增值、綠色産業富民惠民。比如,高青縣通過生態修復和環境提升,把風吹沙滿天的黃河灌區沉沙池打造成天鵝湖風景區;蒙陰縣依託山多林多的特點,大力發展生態林果,“蒙陰蜜桃”品牌價值超過260億元。

文化傳承涵養型。把賡續紅色基因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挖掘活化古村落、傳統手工技藝、革命遺址等資源,發展研學教育、旅遊體驗等,傳統鄉村煥發新生機。比如,廣饒縣劉集後村紅色教育,棗莊市薛城區中陳郝村古村落保護等。

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型。發揮基層黨組織優勢,通過黨組織領辦新型合作經濟組織,構建集體與農戶之間新的利益聯結機制。

黨組織聯建共建型。創新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村與村、村與企業、村與合作社等組建聯合黨委或黨建聯合體,以組織聯合促進融合發展、協同治理。比如,萊西市推進區域化黨建聯合。

社會力量撬動型。各類金融機構、科研院所、國有企業、社會組織等,發揮自身優勢,撬動各類資源要素向鄉村聚集,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力支援。(完)


內蒙古奮力推進生態環境高水準保護
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加強自然生態保護,持續深化生態環境領域改革,切實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堅決守護好內蒙古這片碧綠、這方蔚藍、這份純凈,美麗內蒙古建設呈現嶄新局面,為築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奠定了堅實的生態環境基礎。
山東總結發佈十種鄉村振興經驗做法
在山東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具體實踐中,各地圍繞“五大振興”探索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各具特色的經驗做法。7月11日,山東省委農辦秘書處處長周團結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了十種類型。
守住紅線 恢復撂荒地 端穩老百姓的“飯碗”
6月23日,記者來到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拉西瓦鎮仍果村進行了實地走訪。盛夏的高原烈日炎炎,站在仍果村54.6公頃(820多畝)的麥田邊,放眼望去,滿眼儘是鬱鬱蔥蔥,剛出芒的青稞麥穗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搖擺,一派勃勃生機。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