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青海頒河長令治理保護“母親河”湟水

發佈時間:2022-05-10 13:56:49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李培剛

圖為志願者巡護湟水河的支流。(資料圖)張添福攝

中新網西寧5月9日電 (記者張添福)加強河源保護、從嚴控污減排、落實生態流量、嚴格岸線管控……中新網記者9日從青海省水利部門獲悉,湟水省級責任河長日前簽署青海省湟水河長令(2022年第〔1〕號),謀求進一步強化湟水治理保護。


青海省是母親河黃河的發源地,而湟水則屬黃河上游一級支流,被譽為“青海人的母親河”。

湟水流域承載了青海省大部分的人口、耕地和工礦企業,其流經甘肅省後,匯入黃河。

上述青海省湟水河長令要求,加強河源保護。即青海省海北州要對湟水源頭實行更加嚴格的保護。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保護,維護湟水源頭天然生態系統完整性。實施湟水上游河道、濕地、退化草場治理修復工程,為生態自然修復創造條件。

為了控污減排,青海省湟水河長令強調,加強水污染綜合防治,提升水環境品質。住建部門要督導沿湟各城市、縣城生活污水處理廠加強運營管理、擴能增效,提升處理能力,確保達標排放。發改部門要結合實際謀劃新增污水處理廠、配套管網建設。生態環境部門要督導沿湟各地落實“一口一策”整治要求,對排查出的入河排污口,採取保留、立即封堵或限期封堵、綜合治理等措施,依法取締一批、清理合併一批、規範整治一批,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

對於生態流量問題,上述河長令要求,分類推進小水電整改,實施小水電綠色改造和現代化提升工程;全面排查河道斷流河流、萎縮乾涸湖泊修復名錄,有序開展修復工作,讓河流流動起來,把湖泊恢復起來。水行政主管部門、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建立水電站保障下游生態用水定期檢查制度,確保水電站生態流量持續落實到位,確保湟水民和控制斷面日均流量不小于8立方米每秒,保障率不小于90%,對未按規定落實生態流量的責任主體,依法依規予以處理。

此外,上述河長令要求,加強岸線分區管控、用途管制,嚴格涉河湖建設項目行政審批、監管,縱深推進河湖“清四亂”常態化規範化,遏增量、清存量,將整治重點向中小河流、農村河湖延伸。開展妨礙河道行洪突出問題排查整治,做實問題動態復核、清理整治、核驗銷號等工作,確保2022年5月底前完成阻水嚴重的建(構)築物清理整改,11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務。(完)

沙荒地變聚寶盆 黃河故道上的油桃熟了
冠縣位於黃河中下游、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因歷史上黃河數次改道,這裡多是沙土地,故道區曾沙丘遍野,風沙化土地面積達21.5萬畝,風、沙、旱、澇、鹼“五害”並存,經濟基礎薄弱。
青海頒河長令治理保護“母親河”湟水
加強河源保護、從嚴控污減排、落實生態流量、嚴格岸線管控……中新網記者9日從青海省水利部門獲悉,湟水省級責任河長日前簽署青海省湟水河長令(2022年第〔1〕號),謀求進一步強化湟水治理保護。
賀蘭山大青山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評國優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了黃河流域82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保護成效的評估結果,其中有22個保護區獲得優秀等次,內蒙古賀蘭山和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列其中。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