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助力農産品銷售講好黃河岸邊鄉村振興故事

發佈時間:2020-08-04 10:30:29

結合自己的專長,我能貢獻什麼?這是近一年來我經常思考的問題。

2019年10月,我來到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玉皇廟村,開始為期兩年的挂職鍛鍊。玉皇廟村是魯西南地區的明星村,以前靠工業反哺農業。近年來,縣裏的幾家傳統農産品加工企業開始走下坡路,導致當地的農産品銷路窄、頻壓貨。為了幫農民穩定收入,我和同事決定給全縣農産品拍個宣傳片,做一次新推廣。

農産品品類眾多,如何才能找到一條拍攝主線,既體現文化特色又讓人印象深刻呢?我找來地方縣誌,仔細翻閱才有了主意。東明是黃河入魯第一縣,人們依河而耕、隨河而生,歸根結底是黃河孕育了這裡豐富的農業作物和精妙的加工技藝。我提議以“母親河的饋贈”為主題,將每種農産品與黃河之間的故事挖掘出來,帶著食客一起探尋農産品裏的“黃河味道”。宣傳片拍出了“大片”的感覺,播出後,吸引了當地及周邊市縣的有關部門和企業前來實地參觀,銷售市場逐漸打開,農民種植生産的積極性也更強了。

前不久,村中採摘園的優質鮮桃收穫在即,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原本要運輸至外地市場的桃子滯銷,果農們一時手足無措。兩家本地企業派人實地考察後,通過合作供貨、網上售賣的方式,解決了村民的心頭難事。在村委會支援下,我把這段助農故事撰寫成稿子,發在微信公眾號上。很快,一些企業主動聯繫村裏,申請幫扶困難農戶。為表達對社會各界的謝意,果農們特意精選300多斤鮮桃,通過村集體捐贈給了鎮裏的敬老院,實現了愛心的傳遞。

作為新聞學專業的畢業生,來到基層工作後,我發現廣闊的基層天地大有可為,其間所遇到的每一個人、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是講好鄉土故事的好素材。我要繼續深入田間地頭,了解村民的需求,聽取村民的建議,選擇典型的事例,找好合適的傳播角度,和鄉親們一起講好深入人心的鄉村振興故事。(作者為共青團中央幹部,現為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武勝橋鎮玉皇廟村駐村幹部,本報記者易舒冉採訪整理)


黃河“巡河人”助沿岸百姓平安度汛
黃河流經寧夏397公里,近期,黃河寧夏段最大入境流量達3160立方米每秒,從沿河鄉鎮村莊到各級相關部門,寧夏早已進入備汛狀態。
張新斌:打造黃河文化主地標的構想與思路
建設黃河文化主地標,對於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強化中華傳統文化記憶,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遊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內蒙古發展改革論壇獻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上午,主題為“紮實推進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的第62期內蒙古發展改革論壇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舉行。本次論壇由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指導,內蒙古自治區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巴彥淖爾市發展改革委協辦。
相關部委
水利部 黃委會 文化和旅遊部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發改委 國家林草局 國家文物局
流域省區
山東 河南 陜西 山西 內蒙古 寧夏 甘肅 四川 青海
研究機構
中國科學院 中國工程院 中國農業科學院 中國社會科學院 中國地質科學院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中華文化遺産研究院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