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調控政策不斷 樓市現三大轉折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7-08-11 17:38:00

原標題:調控密集加碼 中國樓市現三大轉折

2017年行至過半,房地産市場也在新一輪密集調控下,冷卻降溫進入“下半場”。隨著各地五花八門的調控政策不斷落地實施,中國樓市出現三大轉折。

——房地産市場走勢轉折

一二線城市房地産市場熱度和走勢的變化,是今年以來中國樓市最明顯的轉折之一。

本輪樓市上漲始於2015年,先由一線城市拉動,隨後2016年熱度逐漸轉移到二線城市。進入2017年後,樓市出現逆轉分化,熱點城市在調控中降溫,而此前表現疲軟的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開始補漲。

圖片來源於網路

官方數據顯示,6月份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環比平均分別下降0.1%和0.2%。這是一線城市房價兩年以來出現的首次環比下降。6月份,北京和上海新房價格環比均出現負增長。

7月一二線樓市降溫持續。安居客發佈的數據顯示,包括廈門、南京、天津等熱點二線城市在7月份房價出現環比下降。

去年曾零首付鼓勵大學生買房去庫存的瀋陽樓市近期出現大反轉。短短一年半時間內,瀋陽樓市從偏冷到過熱,近期更是加入限售大軍,以抑制投機。

8月2日,中國指數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7月受監測的29個主要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環比下降8.69%,近六成城市成交環比下滑;29城樓市成交同比下降約26%。資料圖為重慶高樓。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房地産領域資金驟緊

作為資金密集型産業,房地産業的發展週期往往與資金鬆緊密切相關。在降杠桿、擠泡沫等政策導向下,今年以來無論是前端的房企發債融資還是末端的購房貸款,均出現信貸收緊的跡象,資金成本上升。

由於境內融資受限,大量房企轉戰海外融資。據中原地産研究中心統計,2017年前7個月,房企海外美元融資額度創下歷史新高,同期,房企融資成本明顯上升。

末端的房貸也在收緊。央行近期發佈的《中國區域金融運作報告(2017)》明確指出,在支援居民合理自住購房同時,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央行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房地産貸款增加3.04萬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全年佔比低6.7個百分點。其中,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增速比上年末回落5.9個百分點。

多地房貸利率折扣減少、首付比例提高。融360數據顯示,6月中國首套房平均利率為4.89%,環比上升了3.38%。以北京為例,“3·17新政”實施以來,北京首套房貸款利率以基準利率為主流,部分銀行上浮10%。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此前曾表示,房地産信貸增長勢頭回落,個人住房貸款抵借比率和期限均有所下降,這些變化有利於抑制房地産泡沫,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從“購”到”租”,調控思路轉向

從廣州、瀋陽等地試水“租購同權”,到鄭州、無錫將租賃行為納入落戶條件,再到上海、北京、佛山等地出讓100%由開發商建設自持商品房的地塊,租購並舉政策開始真正落地。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指出,在7月份各地出臺的33個政策中,有9個政策直接或間接地涉及了租賃市場的內容,這和上半年頻頻收緊購房政策的導向出現差異。

從購到租,不僅意味著中國在住房供應體系方面開始“補短板”,還是調控思路的重大轉變——從以往的側重調控房價,轉移到建立多元化的住房供應體系,以滿足居住需求,從而讓短期調控政策轉變為長效機制建設。

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指出,租售同權就是樓市長效機制的一個重要方向,中國房地産市場由此將進入新房市場、二手房市場、租賃市場“三足鼎立”的階段,在不同地方形成“一二線城市二手、租賃為主,三四線城市新房為主”的住房供應結構。

在長效機制加速建設的背景下,楊現領認為,未來房地産政策將體現一些新的邏輯:為保持政策的穩定性,短期內不會頻繁大幅刺激或大幅打壓;如首套房首付等重要政策可能會長期不變;最為重要的是,各地政策將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刀切”的做法或逐漸退出。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各種調控政策不斷 樓市現三大轉折
來源:中國新聞網2017-08-11 17:38:00
一二線城市房地産市場熱度和走勢的變化,是今年以來中國樓市最明顯的轉折之一。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