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變地産 與時俱進” 第八屆地産中國論壇落幕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6-12-08 09:02:00

昨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地産中國網主辦的“第八屆地産中國論壇暨2016中國房地産年度紅榜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現場300余位業內人士匯聚一堂。第八屆地産中國論壇以“融變地産”為主題,回顧行業之變,前瞻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此外,由中國網地産中國歷時兩個月打造的“2016中國房地産年度紅榜”榜單揭曉,該榜單涵蓋年度標桿企業、年度領軍人物、年度優秀價值職業經理人和年度典範項目四大類獎項。

地産中國網


  大咖論道宏觀經濟和房地産走勢
  對於我國房地産當下所面臨的經濟形勢和金融環境,國家資訊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范劍平進行了分析與解讀。他認為,2016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平均增速是6.7%,雖然保持穩定增長,但是結構性問題很大,我國經濟已經出現了過度的金融化和房地産化。
  “明年,我國的實體經濟會持續下滑,通貨膨脹壓力也會繼續增加,在中國經濟工作會議之後,相信會有更細緻更全面的政策方案出臺,引導資金回流到實體經濟領域,整體的貨幣環境不會像前幾年那麼寬鬆,這是2017年房地産所可能面臨的經濟和政策大背景。”范劍平預測。
  2016年,營改增全面實施,同時地産稅呼之欲出,這對整個房地産行業將産生怎樣的重大影響?未來,還有哪些可能加碼的稅收政策?對此,原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靳東升專門就“財稅政策將如何影響房地産行業”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認為,將營改增試點範圍擴大至房地産領域,有著極大的利好影響,不僅打通了稅收抵扣鏈條,還有利於簡化地産稅制,消除重復徵稅影響,降低房地産綜合稅負,促進房價合理回歸。
  對於業內熱議的地産稅,靳東升表示,外界不必過分解讀地産稅,也不必過於擔心它對剛需購房者的影響,制定的過程一定會考慮低收入者的利益,充分體現“居者有其屋”的精神。
  對於2016年年底襲來的房地産調控,全國房地産商會主席顧雲昌表示,我國土地供應嚴重錯位,導致這一輪房地産市場出現“雙泡沫”,一方面是一二線城市的價格泡沫、資産泡沫,另一方面是三四線城市的數量泡沫,庫存高企,房子賣不掉。因此國家推出了“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的調控方針,用兩隻手進行調控,一隻手遏制價格泡沫,另一隻手遏制資産泡沫。
  但是顧雲昌又指出,房地産調控只是一種短期的藥,長效藥是供給側改革。而供給側的核心問題就是要解決土地的錯配問題,土地的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的方向背道而馳,進而導致了土地供需的錯配、房屋錯建、産品錯位,所以“房地産需求側的調控永遠在路上,供給側的改革則任重而道遠” 。
  存量市場運營將是下一個風口
  在“網際網路+”風潮過後,與房地産運營相關的諸多細分領域逐漸升溫,那麼,誰會是下一個風口?對此,現場嘉賓認為,存量房市場將會是下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
  據鏈家地産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的商品房交易額為15萬億,其中增速最快的是二手房,交易額達到5萬億,相比2008年增長了10倍。以北京為例,2003年二手房交易量只有3萬套,2016年則增至25萬套,增長了8倍。毫無疑問,中國的房地産市場正快速進入到存量時代。
  鏈家地産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表示,存量房時代的到來已經開始影響房地産市場的運作機制和調控邏輯。
  “存量房的交易主體是分散的個人,業主既是賣方主體又是買方主體,連環交易的比例越來越高,複雜性越來越大,不確定因素也越來越多。隨著交易鏈條的拉長,市場越來越脆弱。所以,任何一次房地産調控都可能會對這個市場産生非常敏感的影響。”楊現領指出。
  高毛利、高週轉、高杠桿的增量時代已經過去,然而從現實情況來看,存量市場儘管空間巨大,但問題卻很多,由於經營水準有限,一些存量資産沒有實現最好、最佳用途。如何解決問題並有效運營存量資産,這不僅是一門技術活,更是一門學問。
  翰同資本創始人王倩指出,通過輕資産的方式可以最大化發揮存量資産的作用。依託于企業的重資産,輕資産的盈利模式就會非常清晰,只要對於重資産的任何經營行為進行改進,邊際效益就會非常明顯。
  “一線城市諸如北京、上海核心區域的寫字樓或者商業物業,收益率是4%—5%,通過輕資産運作後,每一塊錢租金的增加,就會給這個物業帶來20到25倍的價值回報。”王倩如是説,另外輕資産並不需要很密集的資本,同時能夠構建迅速擴張的體系,實現規模化發展。

地産中國網

  巔峰對話:融變地産 與時俱進
  論壇的“巔峰對話”環節不僅邀請了來自權威機構的專家,還匯集了龍湖地産、泰禾集團、京投發展、偉業我愛我家等企業高管,他們探討的主題主要集中在行業當前的發展趨勢和未來走向。
  清華大學房地産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表示,2016年中國房地産實現了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的高增長,這主要得益於房地産資金鏈的充裕。但是,在資金的獲取過程中,並沒有架構起非常完善的管理體系,這導致地産風險不斷積聚,從而可能會波及到金融及宏觀經濟層面,希望行業能夠探索出規範的、更放心的資金入場形式。
  本次論壇以“融變地産”為主題,對於“融變”二字,雲房數據董事長閆旭東認為,以往房地産的資金來源有自有資金、銀行貸款、預售資金等,目前的融資渠道更多元化,增加了信託、基金、險資和企業債,證券化的資金比例正在發生變化。隨著資金來源的變化,企業投資方向也發生了變化,資本市場利率水準、回報率水準和結構性也發生了變化,這是融的一個根本點,當然這也意味著整個地産行業正在進行變局。
  在龍湖集團副總裁、公司品牌及行銷部總經理袁春看來,“融變地産”中的“融”,一方面指金融,另一方面指融合。在通過招拍挂獲取土地難度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相對來講,整合併購不僅可以解決問題,還可以實現規模的快速增長。企業的並購與融合是大方向,但並購中也會有一些不良資産,未來如何處理這部分,是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首創置業設計行銷中心總經理高廣漢表示,重資産模式正倒逼企業給大象插上翅膀,讓大象飛起來。這對翅膀離不開金融,離不開網際網路,更離不開在新的網際網路大潮中或者共用大潮中産生的新風口。同時,這也倒逼企業不得不歷練營運能力,從傳統的住宅開發,到城市綜合體或者其他物業類型開發,再到物業服務與眾創空間等領域。
  2016年中國房地産年度紅榜正式揭曉
  活動現場,由中國網地産中國歷時兩個月打造的“2016中國房地産年度紅榜”榜單正式發佈。據了解,在年度標桿企業的評選中,通過對上榜企業的重組與細分,一批發展迅猛的企業進入領軍房企陣營,一些與地産漸行漸遠、發展不突出的龍頭企業意外落選,一些具有特色發展模式的中型房企則反而榜上有名。
  本屆紅榜“年度標桿企業”榜單共分為五項子榜單,分別是領軍企業、創新力領軍企業、綠色創新力房企、典型特色房企和優秀助力企業。
  萬科集團、恒大集團、碧桂園集團、保利地産、中海地産、融創中國、龍湖地産、華潤置地8家企業憑藉在地産領域的規模優勢和領先表現榮登“年度領軍企業”榜單。
  當下,我國房地産市場正在進入存量階段,這個萬億級的藍海市場不僅引來群雄爭霸,還孵化出超大型的企業,諸如作為以數據驅動的全價值鏈房産服務平臺,鏈家以突出的創新能力和內部生態鏈的構建能力被評為“2016中國房地産年度創新力領軍企業”。
  大象在起舞,但特色房企也風光無限。2016年,共有包括孔雀城路勁地産、新鷗鵬集團、京投發展、星河灣集團、金科集團、首創置業、山水文園投資集團、協信控股集團、江河地産、隆基泰和集團等11家企業上榜“年度典型特色房企”。與此同時,上榜“年度綠色創新力房企”的有中國金茂、中國葛洲壩地産、遠洋集團、億利金威;獲得“年度優秀助力企業”的有翰同資本、房教中國、北京房展。
  中國房地産的發展離不開優秀企業領袖和職業經理人的戰略眼光與辛勞付出,2016年中國房地産年度人物的榜單上,王石許家印孫宏斌、左暉、張寶全五位行業領袖榮登“年度行業領軍人物”榜單,李戰洪、劉肖、高一軒、樓艷青、王簡、高廣漢、朱銳、王動、李亮、范偉等行業翹楚則被評為“年度優秀職業經理人”。
  此外,獲得“年度典範項目”的有景粼原著、翡翠長安、北科建泰禾麗湖院子、使館壹號院、保利首開天譽、星河灣半島、首開龍湖天瑯、中駿纏熉天璟、浙江山水主題小鎮洠旗樂園、廊坊孔雀城悅府、魯能錠粔臺美高梅別墅、中信墅、保利大都匯、八達嶺孔雀城金科天元道、新西塘孔雀城、尚峯壹號、魯能格拉斯小鎮、新鷗鵬教育MALL等19個項目。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融變地産 與時俱進” 第八屆地産中國論壇落幕
來源:中國新聞網2016-12-08 09:02:00
昨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地産中國網主辦的“第八屆地産中國論壇暨2016中國房地産年度紅榜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號樓慶功廳舉行,現場300余位業內人士匯聚一堂。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