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京滬深財政高增長:高房價和營改增貢獻大?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6-05-24 09:54:00

(原標題:解密京滬深財政收入高增長:高房價和營改增貢獻大?)

核心提示:4月京滬深新建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分別為18.3%、28%、62.4%,其中深滬漲幅分列全國第一、第二。房價快速上升,會使得土地增值稅和房地産交易契稅快速增長,進而拉高財政收入。但是高房價高企也給製造業和研髮型企業造成壓力。

一線樓市雙刃劍

一線城市房地産回暖正助財政收入回升,一季度北京、上海、廣東經濟增速分別只有6.9%、6.7%、7.3%,在全國排名靠後,但是這些地區財政收入位於全國前列,三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分別是13.4%、28.3%、16.8%。但一線城市的另一面卻是,房地産結構日趨畸形,地王頻出,豪宅氾濫。高企的房價不斷推高城市生活生産成本,房地産及金融侵蝕著其他産業的空間,中産階層和實業公司試圖逃離,城市財政收入中製造業和工業佔比下降,創業創新活力衰減。

京滬深政府錢袋子快撐破了。

根據各地財政部門公佈的數字,4月上海、深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完成840.4億元、334.51億元,分別同比增35.3%、31.48%。同期北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達到了12.4%的增速。

這與當地經濟增速並不相稱。一季度京滬深GDP(地區生産總值)增速分別是6.9%、6.7%、8.4%,在全國城市中排名並不靠前。但三地一季度的一般預算收入實現了快速增長。

另外,這些地區的工業增速並不高,其中上海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速是-7%,北京為1.9%,上海增速為全國倒數第二。而這些財政收入大增可能與服務業發展快有關。

國家稅務總局研究所研究員付廣軍告訴記者,工業增速很低,但是增值稅大增,可能與很多工業領域的服務業分拆出來,繳納增值稅有關。“我知道的很多集團公司分拆成了小公司,單獨的服務業公司增多,繳納的稅多,財政收入增速就提高了。” 付廣軍説。

京滬深財政收入高增長

一般而言,經濟增速慢,財政收入相應降低。但很多地在經濟放緩時,財政收入增速仍在迅猛增長。

如一季度北京、上海、廣東經濟增速分別只有6.9%、6.7%、7.3%,在全國排名靠後,但是這些地區財政收入位於全國前列,三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分別是13.4%、28.3%、16.8%。到了4月,這些地區的一般預算增速仍是高位,分別為12.3%、30.2%、21%。另外深圳表現搶眼,4月份深圳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4.51億元,同比增長31.48%,比一季度的29.6%加快。

這與很多地區財政收入和經濟增速同時低增長,或者同時高增長的情況不一樣,前者如東北三省,後者如貴州、重慶。

受此影響,全國的一般預算收入排名發生了重大變化。前4個月上海一般預算收入增速為2960.4億元,同比增長30.2%,直逼江蘇全省的一般預算收入。江蘇1-4月一般預算收入為3133.3億元,增長15.5。但是一季度上海GDP總量只有6225億元,還不急江蘇、山東GDP(分別為16509億元、14915億元)的一半。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認為,GDP總量低,財政收入高,這很正常。原因是,上海今年以來服務業發展快,房價上升快帶動了土地和契稅的快速增長,因此實現整個一般預算收入快速增加也在情理之中。這種情況在其他一線城市也存在。但是高房價儘管短期帶來財政收入增加,但是也會提高商務和居住成本。

“因為最終産品的價格是一樣的,但是成本不一樣,這樣高成本的地區優勢難以維持。像上海一般工業就難以發展,甚至一些研發機構也會增加成本。” 胡怡建説。

根據上海財稅稅務部門的解釋:4月份,上海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40.4億元,比2015年同期增長35.3%。4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主體稅種增勢良好。從行業來看,租賃和商務服務、房地産等行業對財政收入增長貢獻較大。

具體分析各個稅種,則房地産契稅等貢獻大。如一季度的數字顯示,上海土地增值稅和契稅分別達到了125億、91億元,分別增長29%、71%。深圳表現更突出,一季度土地整治水和契稅增速分別達到108%、37%以上。

不過,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主任鐘堅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深圳財政收入增長快,的確有房地産的因素,但並不是主要因素。

“深圳不像有些城市主要是拍賣土地,深圳早就已經沒有土地生財的狀況。而且大批自主企業的勢頭髮展非常好,主要靠包括金融、高端技術等産業獲得發展。” 鐘堅説。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一季度深圳企業所得稅、營業稅分別增長了84%、26%以上。這説明深圳財政收入快,不只是房價高增的貢獻,也有工業和其他服務業企業的貢獻。

營改增和房地産貢獻大?

事實上,深圳除了房地産價格迅猛增長導致相關稅收增長快外,其他的工業和服務業領域稅收也增速很快。這與上海、北京的情況類似。

北京、上海、深圳地區工業增速不高。1-4月三地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分別為1.2%、-5.3%、7.5%,在全國城市中排位靠後,其中上海在全國省市自治區排名為全國倒數第二。

但是這些地區工業增速低的背後,增值稅增速卻很高。如一季度上海增值稅、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分別增速都在26%以上。北京一季度增值稅完成226.1億元,同比增長14.3%;營業稅完成356.8億元,同比增長7.8%;企業所得稅完成272.9億元,同比增長12.5%;個人所得稅完成177.4億元,同比增長21%。深圳也是增值稅、營業稅、個所得稅增速都在漲。

但是增值稅主要是由工業和商業等徵收,營業稅在5月份以前針對金融業等徵收。所以4月深圳、北京、上海營業稅稅額高容易理解。但是京滬深的工業增速很低,上海還是負數,工業主要徵收增值稅,增值稅快速增長,與工業低迷形成了對比。

國家稅務總局研究所研究員付廣軍對此指出,工業增速低,增值稅增速一般也低。為什麼京滬深增值稅增速很高,可能與服務業營業稅改增值稅有關。因為5月在金融、房地産等多個行業營業稅改為了增值稅,預計5月增值稅有新的變化。另外,增值稅在京滬深的快速增長,可能與一些集團公司實施分拆有關。

這些地區將製造業企業的一些服務環節拆成小的公司,單獨徵收服務業。這從其服務業比例快速增加也能得到反映。“但是具體分析還要有深入的數據來解讀。” 付廣軍説。

一季度,京滬深的GDP增速分別為6.9%、6.7%、8.4%,服務業增速分別為8.2%、11.5%、9.1%,服務業增速快於整個經濟增速,服務業比例分別為81.3%、70.6%,59.9%,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4、2.8、2.7個百分點。

不過京滬深房價快速上升是有目共睹的。4月三地新建住宅價格同比漲幅分別為18.3%、28%、62.4%,其中深滬漲幅分列全國第一、第二。房價快速上升,會使得土地增值稅和房地産交易契稅快速增長,進而拉高財政收入。但是因為高房價不只是給一般製造業造成壓力,也給甚至給一些高端的製造業和研發設計企業造成了更高的商務成本,經濟難以可持續。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認為,高房價也會對研發企業造成一些生存壓力,一線城市要大力發展高科技企業,仍需要注意高房價帶來的負面影響。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解密京滬深財政高增長:高房價和營改增貢獻大?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6-05-24 09:54:00
一線城市房地産回暖正助財政收入回升,一季度北京、上海、廣東經濟增速分別只有6.9%、6.7%、7.3%,在全國排名靠後,但是這些地區財政收入位於全國前列,三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分別是13.4%、28.3%、16.8%。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