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態勢比肩河西江北房價會趕上河西嗎

來源: 2016-01-22 09:15:00

問1

未來2-3年,南京房價還有30%-50%的漲幅?

背景資料 南京市政協委員毛龍泉在兩會期間提到,現在房地産商都在拼命拿地,很多地方的地價已經高於現在的樓面價,許多房地産商對南京樓市未來2至3年內有一個預期,認為還會有30%至50%的上漲空間。

核心觀點

影響房價的因素很多,大漲大跌可能性很小,購房者無需過多恐慌、量力而行

正榮集團南京公司行銷部經理唐曉表示,南京未來2—3年房價能漲多少,其實目前還很難去做一個準確性的預判。整體來看,南京市場過去十年來,發展平穩。雖然未來不確定因素依很多,但出現大漲大跌的可能性不大,購房者無需過度恐慌。

南京佳兆業集團行銷總監周亮表示,“南京未來2—3年內房價漲幅具體能有多少,的確不好具體預判,但可以肯定的是,南京樓市未來價格一定是整體向上的,未來幾年政策、規劃對房地産發展推動力很強,尤其是規劃清晰明確,落地速度快,規劃起點要高的板塊,比如目前江北、河西南板塊就具備這些要素,所以價格也一路猛漲,對於投資、自住,都是很好的選擇”。

南京金地集團副總經理劉婷則表示,雖然2015年南京拍出了很多地王,但從整體土地供給情況來看,地王佔比還是偏小的。雖然目前新房庫存量在持續走低,但今年新房上市量較去年持平,基本還是比較穩定的。2016年政策、供求關係出現大變化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購房者無需過於恐慌,建議買房要保持理性,尤其是剛需客群,更要量力而行。

問2

只要在新街口40公里範圍內,房子就不愁賣?

背景資料 南京市政協委員葉斌:南京預計以新街口為核心的四十公里範圍內,産業要素還會集聚,人口也會是凈增加流動,區域內房子不用太發愁,但是40公里以外的區域,可能會存在去庫存化的難題。

核心觀點

40公里符合特大城市發展趨勢 區域庫存仍要看具體供需結構

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小武:南京和其他城市不同,城市方向並不規則,所以40公里更像是一個比喻,南京的城市規劃是根據城市道路的延伸進行區域的輻射,是符合南京城市由大城市向特大城市發展規律的。按照不堵車的路況,其實40公里也就是40分鐘到一個小時的開車距離,這個範圍內的區域可以定義為適宜居住的區域。

至於40公里以內外的庫存問題,最終還是要看每一個區域的供給結構和區域發展形態。即使處在新街口核心的40公里範圍內,麒麟板塊的規劃是典型的圈層效應,是按照空間上的同心圓形態規劃的,但這個區域存在供給量過快的事實,這一點,包括江北板塊也存在著供給結構失衡的隱患。

南京市規劃局相關工作人員:目前樓市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市場,除了高淳溧水這兩個相對而言遠一些的區域外,其他區域基本上是納入了新街口為核心的四十公里範圍之內。北到六合區,南到祿口新城,東到仙林湖,西到江心洲。無論是哪個區域,有相對成熟的樓市環境,有相對穩定、源源不斷的市場需求,去庫存應該問題不大。40公里之外,恐怕就不是很樂觀,高淳溧水,包括都市圈一些區域都存在去庫存難題。

問3

政策如果沒有打壓,是保持現狀,還是會繼續寬鬆?

背景資料 南京市房産局局長郭宏定分析:房地産調控要分類施策,該去庫存要去庫存,該拉動經濟還得拉動。房地産對經濟有很強的帶動作用,如果市場本身很景氣、很健康,不要強行打壓。

核心觀點

“一刀切”打壓政策恐難現,降息、降準或仍將持續

同策諮詢機構南京公司副總經理楊銳認為,在宏觀層面,出現“一刀切”打壓政策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房地産市場火熱的仍限于部分一二線城市,很多三四線城市的表現仍堪稱災難。

楊銳表示,不排除個別地方政府會出臺一些抑制房價上漲的政策,但是地價的持續攀高導致房價難降;而另一些具有巨大庫存壓力的城市,則有可能出臺新的救市政策。他認為,南京樓市的市場需求已經呈現一定幅度的透支,預計2016年年中之際會出現一輪新的調整。而降息、降準等仍是大勢所趨。

南京中航科技城行銷中心總經理邵晴認為,去年政策紅利已經集中釋放,2016年預計會保持現狀。自去年以來,改善性需求便呈現集體井噴的狀態,河西、城中、鼓樓濱江等多個板塊量價齊升;此外,河西、江北等板塊也呈現出供不應求、投資客頻出等現象。邵晴預計今年大部分時間內市場仍將呈供不應求之狀;而隨著去年高價地的入市,供不應求將轉為供需平衡,市場也將陷入新的博弈之中。

問4

開發態勢比肩河西,江北房價會趕上河西嗎?

背景資料 近日,在政協分組討論會上,南京市政協委員葉斌介紹,在江北新區管委會的組織下,江北新區的建設,會有當年河西新城區的開發態勢,江北新區雖然還沒啟動大面積建設,但房價已看漲。

核心觀點

江北規劃不輸河西,但趕上河西還需很長時間,江北庫存量是河西的4倍

分析師認為,江北房價以目前的基礎看還有較大的上漲空間,但是要趕上河西還需要10年左右,如果國家級新區各項招商引資項目落位良好,各項高能級配套也能趕上或超越河西的速度與品質,且産業發展的能級與水準足以提供大量的高技術人才就業,江北的房價比肩甚至超過河西才有可能。

二手房專家表示,首先,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規劃之初的格局就大於河西,交通、教育、醫療、商業等配套設施均被納入重點建設,投資力度空前,潛力更大。其二,新區效應無疑為江北攢動了人氣,但江北的庫存量是河西的4倍,而且地域更廣,未來的推盤量會更加巨大,超大的體量使得江北房源的稀缺性明顯不如河西,對後期房價拔高可能會有一定阻礙作用。其三,2015年河西地王頻現,房價全面進入3.5萬元時代,江北新區房價雖大漲近20%,但仍處在南京價格洼地。所以,未來江北房價趕超河西路途漫漫。

問5

經歷過2015年房價的瘋漲,2016年哪些板塊仍有上漲空間,哪些板塊風險或現?

背景資料 南京市政協委員葉斌表示:從河西、仙林地區的房價走勢來看,江北這种經過高規劃、有整片高標準的建設用地的區域,房價是有“追漲相”的。不過自江北新區上升為國家級新區後,房價是不是漲得有點過快,超過了兩年內的漲幅預期,還有待於市場的考驗。

核心觀點

河西中部還將繼續上漲 橋北板塊風險最大

今年南京上漲空間最大的板塊應該還是河西板塊,包括河西中部和南部,這兩個板塊地王最為集中,其中保利的G39地塊樓面地價高達24026元/平米。因此,今年河西中部的價格將上漲到4萬/平米以上。但是河西中部可以説是風險最小的板塊,因為土地供應量有限。而今年河西南部的價格大約會是3.2萬-3.3萬/平方米,有著10%的上漲空間。

江北板塊如果在今年有著很好的落地政策及産業導入的話,還是有著很好的上漲空間。而橋北板塊可以説是今年風險最大的板塊,首先就是長江大橋面臨著為期兩年的大修,交通不便;其次,橋北的存量房市場巨大,一旦2016年市場有所波動,跳水最快的還是橋北板塊。此外,高新區尚有機會,但還是會受到橋北存量房市場的影響。

江寧百家湖板塊,2015年萬科翡翠公園的價格已經達到了2.2萬/平米。而2016年,龍湖、景楓和中銳的新項目面市將抬高整個區域的價格至2.5萬/平米左右。江寧大學城和九龍湖板塊供應量都很少,預計價格穩中有升。

南站板塊在2016年價格應該是一個穩步提升的狀態;2016年仙林湖的高層産品價格應該也是穩中有升,麒麟板塊産業支撐不足,帶來的人口導入有限,存量房市場大,2016年難有出色表現;城北板塊2016年中海、嘉華的新項目都將面世,板塊內中等戶型的價格大約在2.5萬元/平方米以上;板橋板塊有點被遺忘的感覺,主要跟隨大市,但即使上漲,漲幅肯定較低。

問6

房價不斷攀高,全市工資平均水準卻只有5千多元/月,購買力到底來自哪?

背景資料 2015年10月,南京市人社局工資處發佈2015年企業在崗職工工資指導價稱,2014年南京在崗職工每人平均工資67102元,也就是説月均工資水準在5592元。而目前幾大傳統剛需板塊單價已漲至2萬/平米,僅憑每月5000多的工資想在南京買房很難。此外,去年在江浦多家樓盤的銷售中,投資客比例佔有一半。

核心觀點

剛需買房多“啃老”,投資客入市為優化資産配置

南京藍風機構副總經理翁忠平:南京人口基數大,月收入5000多元的工資水準是被拉低的。其實,在2015年的南京市場中,改善與投資需求是主力,80%的購房者實際都為有房一族。去年有限的投資渠道,拉動了不少投資客進入樓市,而且相比2000年左右的短期房産投資,現在投資客戶更看重房産的長期投資。如今想單純靠工資的收入在南京買房確實很難,即使剛需買房也多是有家裏父母支援。

新景祥業務發展與諮詢顧問中心總經理王慧:在南京置業的外地剛需購買力多來自於雙方父母贊助,所以不能只看平均工資。南京本地的購買力則得益於二手房房價增長,轉賣獲取更多的買房資金,所以南京二手房銷量幾乎和一手房成交量一致。未來純粹的投資客比重其實會隨著房價高漲逐步減少 。對於投資客而言,資産的優化配置會逐步成為主流。(來源:現代快報)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開發態勢比肩河西江北房價會趕上河西嗎
來源:2016-01-22 09:15:00
許多房地産商對南京樓市未來2至3年內有一個預期,認為還會有30%至50%的上漲空間。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