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6月29日,武漢市2022年度第二批集中供地收官,18宗進入競價階段的地塊全部成交,成交土地總面積約59.92萬平方米,規劃建築總面積約128.74萬平方米,成交總金額約113.11億元。10宗涉住宅地塊總成交額為99.21億元。
預計有超過30家樓盤將在下月申領銷許,涉及房源超過5000套,7月料將成為今年供應量最多的一個月。
各大省會城市的樓市調控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調控效果又如何?
6月23日,第二輪集中土拍平穩收官,成功出讓20宗地塊,總成交規劃建築面積為198.36萬平方米,攬金達271.3億元,整體溢價率為3.23%,且未有流拍現象。
6月23日,蘇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收官。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此次供地共有3宗地塊溢價成交,其餘14宗地塊全部底價成交,總成交價為271.3億元。
隨著鄭州今年首批次集中供地落下帷幕,2022年全國22城首輪集中供地也全部完成。
隨著鄭州今年首批次集中供地落下帷幕,2022年全國22城首輪集中供地也全部完成。
隨著鄭州今年首批次集中供地落下帷幕,2022年全國22城首輪集中供地也全部完成。
鄭州作為今年首輪集中土拍的壓軸者,于6月22日完成收官之作,從出讓結果來看,成功出讓15宗地塊,其中2宗溢價成交,13宗底價成交,共收金106.74億元,總出讓面積66.33萬㎡,本輪平均溢價率為1.89%。
從2021年二批次集中供地開始,土拍規則逐漸趨嚴,在企業端“三道紅線”以及拿地自有資金等規則下,企業拿地能力驟然收緊,土地市場流拍也隨之走高。2022年以來,房地産供需兩端調控政策持續優化調整,涉及降首付比例、下調房貸利率、放寬限購及限售、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方面,穩定房地産市場發展及購房者置業預期。同時,供應端土拍規則也延續調整趨勢,減少或取消競自持竟配建部分,從降低成本到降低實際成本;在地塊的利潤空間方面,也有明顯的提升,如此前流拍地塊降低地價後重新掛牌,以及提高限售價格,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拿地積極性。
首批集中供地共成交397宗,總成交率84.65%,流拍及撤牌地塊72宗,流拍地塊佔比較去年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明顯減少。受城市供應端影響,22城首批次成交規劃建築面積3907萬㎡,較去年首批次減少6628萬平米,同比降低62.9%;較去年三批次減少2058萬平米,降低34.5%。成交出讓金4969億元,較去年三批次減少908億元,佔去年全年成交21.9%。此外,各城市成交差異明顯,城市間土地市場熱度分化顯著,部分城市土拍市場回溫加速。
2022年首批集中供地推出自北京1月7日公告開始,至鄭州6月22日成交結束,歷時5個月15天。其中環渤海區域城市北京最早于1月7日公告,2月17日完成出讓成交;中部區域城市鄭州5月19日發佈公告,于6月22日完成出讓,從公告到成交準備時間僅有1個月左右。
國家統計局16日公佈5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呈漲幅擴大或者降幅收窄的跡象,二手房市場仍處於低迷態勢。
三十而立,對於人生而言,三十才真正成熟;三十而麗,對於中央別墅區而言,三十年區域價值被推向最高。
國家統計局16日公佈5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一、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呈漲幅擴大或者降幅收窄的跡象,二手房市場仍處於低迷態勢。業內人士認為,市場仍處在修復進程中,隨著各地購房政策的持續寬鬆,今年四季度房價或真正走出下跌。
6月16日,青島市今年第二輪集中供地收官,本次供地26宗地塊中,有2宗“觸頂”,24宗底價成交,另外還有1宗流拍,總成交價約104.87億元。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5月全國房地産行業數據顯示,房企拿地意願仍不高,今年1-5月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45.7%。而從5月的土地市場來看,重點城市迎來集中供地,廣州、蘇州首輪集中土拍收官,廈門、福州及北京開啟第二輪集中土拍。因此,全國土地市場成交規模環比上升,但同比不及去年同期,整體溢價率走低,流拍不斷出現。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5月全國房地産行業數據顯示,房企拿地意願仍不高,今年1-5月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45.7%。
瀋陽第一批次集中供地順利收官,最終5宗涉宅用地底價成交4宗,流拍1宗,總成交價13.99億元,總出讓面積142846平方米。
6月9日,天津嘉裏中心的收官大宅作品——雅頌臺行銷體驗中心,在天津嘉裏匯商場三層正式開放。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