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傳虎:中小城市“供給側改革”的發展邏輯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5-12-17 13:32:00

【地産中國網·原創報道】打開中國的地産版圖,對於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來説,去庫存壓力不大,剛需旺盛,每年城市新增人數也在增加,再加上現在的政策刺激,成交數量依然可觀。

而在更廣闊的腹地,尤其是三四線城市,樓市過剩的狀態普遍存在。雖然有數據表示,去庫存有效果,庫存量同比有下降,但這個下降能否持續發力是個問題,因為中小城市房地産市場很容易飽和,壓力依然很大。

事實上,中國房地産市場急劇上升的時代已過去,增長放緩已是大勢所趨。供給和需求有效匹配,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資源利用率。

近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地産中國網舉辦的“第七屆地産中國論壇暨2015中國房地産年度紅榜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論壇以“資本催生大地産”為主題,“供給側改革”、“網際網路+”等熱詞頻繁提及。論壇上,中城會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賽伯樂投資集團合夥人汪傳虎面對新時期的産業轉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接受了地産中國網的專訪。

地産中國網:A股中50多家房企都在談轉型,表現出行業整體對未來發展的焦慮,在新業態不斷出現的背景下,您如何看待傳統房企的轉型?未來的出現在哪?

汪傳虎:房地産經過前十幾年的快速發展,整個供需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供需矛盾發生轉化。房地産從總量上來看是相對飽和的狀態。房地産要發展,更多的需要創新,從産業、服務,用戶需求、運營角度去轉型。光從需求層面,我認為很難去解決房地産的庫存問題。房地産要長期發展,還需要更多靠供給這一側進行改革,改善企業的經營理念,提高房地産的産業、技術和服務含量,滿足新形勢的需要。尤其中國目前正在做産業升級轉型,而房地産是一個很好的載體,而這一載體也給了房地産很好的發展空間。僅僅從房地産、建築本身推進是有問題的,一定要結合産業,從産業角度來思考問題,把産業、地産真正打通。這就需要理念、模式的創新,能力的提升、資源的匹配,要求房地産商從簡單的開發商向産業投資開發運營商方向轉變。

地産中國網:産業升級對三四線城市庫存高壓的情況有哪些促進作用?

汪傳虎:三四線城市的發展,一定要從簡單的房地産開發的角度跳出來,因為三四線城市如果也從房地産角度出發,那庫存是難以解決的。三四線城市最缺的不是地産,而是産業。下一輪整個産業升級中,三四線城市通過頂層設計,産融結合的方式把産業做起來,這才是關鍵。房地産是為産業、為人服務的,房地産行業有了人,才有地産的需求。三四城市庫存的情況,我認為核心點是依賴於産業的發展。産業發展起來,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地産中國網:您覺得三四線城市發展産業最大的困難在哪?

汪傳虎:有幾個方面。第一,原來我們國家的産業政策,整個配置是向大中城市傾斜的,這是制約三四線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現在國家也在強調這方面的改善工作。我們認為,中小城市下一步的發展,在國家資源配置發生變化的同時,中小城市如果自身在發展理念、模式創新、資源整合、平臺搭建等方面能真正發揮作用,是非常關鍵的。

地産中國網:未來一二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之間會呈現怎樣的一種發展趨勢?

汪傳虎:一定是一種均衡的概念,強調均衡。一線城市有一線城市的優勢,三四線城市也有三四線城市的優勢。關鍵在於找到各自優勢,把優勢集中,把産業做起來,形成優勢互補的基礎。打通一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之間的瓶頸,我認為除了頂層規劃與設計之外,還需要靠本身的發展理念與發展驅動來促進。尤其中國目前的GDP 已達到一定程度,消費很旺,人們的消費觀念得到轉變,實際上這給了三四線城市發展的巨大機會。三四線城市雖然後發展,但環境很好,在三四線城市可以把消費類、服務類、生活方式類的作用發揮起來,比如大健康、旅遊、科技農業等,把這些形成一個産業,或根據當地特點,來做一些適合當地發展的新興産業,都是一種發展。

地産中國網:三四線城市發展,如何解決人才的問題?

汪傳虎:人是追求事業的,有了産業與事業,人才一定會有,網際網路時代不存在這個問題。原來都向大中城市集聚,因為大中城市有很好的創業機會,很好的發展前景,當三四線城市擁有很好的條件後,我認為很多人會改變這種方式,整個社會會出現一種反向。比如西方發達國家,不一定都住在大城市,有些人願意去小城市創業,小城市生活。另外,也有在大城市工作的,也會去小城市休閒度假、生活。另外,等特色的産業出來後,特色的人才自然也會有,這需要靠整個資源的分配機制去調整,國家也在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地産中國網:你如何看待中小城市的人思維上跟不上的問題?

汪傳虎:這是一個過程,任何事情的發展,一定是有一個趨於前進的過程。國家的引導,資源配置方式的轉變,都會逐步改變。改革開放前,中國人的思想特別落後,但現在有了巨大的變化。所以只要把方向把握好,不斷地往這一方向累計,這些東西都會得到改變。當然,短期內不可能形成人才的變化,得有一個過程。

地産中國網:在中小城市發展過程中,中城會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汪傳虎: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長期多年從事中小城市的科學評價,總結了很多的經驗教訓,所以中小城委在科學評價以外,下一步更多地把積累的數據、經驗,變成事後的評價,與前面的指導相結合。下一步會找一些試點城市重點來推廣。

中城委以後會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1、加強對中小城市發展頂層設計的指導。搭建平臺,成立中小城市發展研究院;2、嫁接中小城市發展的産業、資本平臺。打通政府、産業、金融平臺,準備設立中小城市投融資聯盟來經營和促進,同時與行業內優勢的企業合作。3、設立産業引導基金,構建産業聯盟,同時通過産融結合的方式來給中小城市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地産中國網:中小城委目前在中小城市方面,有哪些資源?

汪傳虎:第一,我們擁有非常好的城市資源,與中小城市建立了長期的關係;第二,我們平臺有很多各個行業的領軍企業,並將他們組成産業聯盟與資本聯盟,這是我們下一步需要重點打造的;第三,我們搭建平臺,形成一個較好的機制,讓他們在機制下産生互動。這是中小城市發展的要素,通過很好的機制,把行業內的優勢企業組織、聚齊起來,釋放出企業的活力。企業不僅限于地産企業,一定是各種企業的組合。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汪傳虎:中小城市“供給側改革”的發展邏輯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5-12-17 13:32:00
近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地産中國網舉辦的“第七屆地産中國論壇暨2015中國房地産年度紅榜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論壇以“資本催生大地産”為主題,“供給側改革”、“網際網路+”等熱詞頻繁提及。論壇上,中城會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賽伯樂投資集團合夥人汪傳虎面對新時期的産業轉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接受了地産中國網的專訪。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