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城鎮化將成經濟增長引擎

來源:人民網 2014-09-09 08:54:00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

  在中國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城鎮化成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話題之一。對此,曾經在201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諫言的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認為,目前我們需要依託城鎮化進行經濟結構的轉型,這其中發展實體經濟和搞好農業現代化是進行城鎮化的關鍵。

  轉型:迫在眉睫

  “城鎮化的本質是人的城鎮化,不是土地的城鎮化。城鎮化是人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轉變,不是蓋大樓、修馬路就能簡單解決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十八大報告都強調了要積極穩妥推進填市化建設,要提高城鎮化品質。這個品質的著力點就是要以人為本,核心是人的生産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變。”姚景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姚景源舉出一組數據:目前我國的城鎮化率公佈的數據是51.27%,達到了47%的世界平均水準,但這個數字有水分,因為這個計算的方法是用城填人口來算,也就是在城市裏面連續居住超過6個月的常住人口,一下子就把兩億多農民工全計算到城填化裏邊來了,而實際上這些農民工並沒有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他們還沒能完整地、更好地享受到城市的公共産品、公共服務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如果把這兩億多農民工扣除的話,那麼我們真正的城鎮化率也就是35%左右,顯然這個比重太低了,在發達國家都是70%以上,甚至90%以上。

  “也就是説,中國的城填化率和國際上的平均水準比,和發達國家比,我們還有相當大的差距。而從經濟學理論上講,差距就是潛力,就是增長空間。所以未來,城鎮化是支撐中國經濟增長、支撐我們擴大內需的最重要的領域和貢獻點。”姚景源表示。

  此外,姚景源提到,要讓中國經濟能再進一步,最重要的就是轉變增長方式。再具體一點,要把擴大內需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點,關鍵在於城鎮化。按照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工業化創造供給,城鎮化創造需求。過去30多年的發展當中,工業化和城鎮化二者速度不匹配,創造需求的城鎮化大大落後於創造供給的工業化發展速度。新型城鎮化要有兩條:積極穩妥提高城鎮化,努力提高城鎮化的品質。

  姚景源表示,城鎮化也是改善民生最重要的途徑。還有很多的民生問題:比如3個“一億人”的問題:第一是進城務工一億人的戶籍問題,第二是解決中西部人口一億人的文化問題,第三是農村一億人口的生活改善問題。全世界哪個國家有這麼大的發展空間?未來,一個增長型中國最波瀾壯闊的就是城鎮化。

  城鎮化:兩大要素

  對於如何搞好城鎮化,姚景源認為,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前提:搞好農業現代化和發展實體經濟。

  首先,要看到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是相輔相成的。要搞好城鎮化,一定要夯實農業基礎,讓農業現代化。

  姚景源説,第二和第三産業的發展歸根到底取決於第一産業的勞動生産力。而中國的農業基礎還是很薄弱的。過去連續10年糧食豐收,打破了以往的5年農業週期(2年豐産,2年平産,1年歉收)。但這不是常規。不能保證明年後年還能豐收。過去政策靠提高價格來支援農業。而事實上,中國相當多的農産品價格比國際市場高不少。

  姚景源舉例説:我們的玉米價格比國際市場高30%;豬肉一斤生産成本是6.5元,美國是4.5元;牛奶一斤生産成本是4.1元,國際上是2.5元。顯然這種狀況不可持續。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中國富農業要富,中國強農業要強。總理的報告也曾説過,農業化和現代化是相輔相成的,要發展城鎮化,還是要著力建設農業現代化。”姚景源説。

  其次,姚景源認為,發展城鎮化還要著力發展實體經濟。城鎮化第一需要是就業,有了就業才能有收入,有消費,才能形成市場。為什麼一些地區出現鬼城?就是只有人,沒有實體經濟。現在全國直轄市、省地縣級市加在一起大大小小657個,再加上2000多個縣。如果都有特色的實體經濟撐著,那城鎮化就順理成章,一馬平川,有了不得的成就。

  “總之,城鎮化能夠在未來支撐中國經濟增長,也是擴大內需、擴大消費的最大增長空間。這是偉大的機遇,但是一定要遵循規律,真正選擇好城鎮化的路徑和戰略。”姚景源最後表示。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姚景源:城鎮化將成經濟增長引擎
來源:人民網2014-09-09 08:54:00
姚景源:城鎮化將成經濟增長引擎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