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搜索
據機構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0余城優化住房限購政策,部分城市或區域全面取消限購。
多個城市鬆綁限購,降低限購門檻,特別是出臺針對人才、老年人、多孩家庭等人群的購房政策,這成為近期樓市政策鬆綁的新方向。
在最新發佈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中,土地市場的統一被放到要素市場改革首位,透露了不少未來改革方向。比如,城鎮新增建設用地將與人口吸納掛鉤,與財政轉移支付掛鉤;在建設用地增量逐步遞減之下,將統籌增量和存量建設用地,城市建設不再“攤大餅”而將注重城市更新;將完善全國統一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
5月15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佈《關於調整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今年以來,中國多地樓市持續低溫運作,房地産企業發債規模同比大幅下滑,其中境外債券發行規模收縮明顯,佔比持續走低。
從發達經濟體到新興市場經濟體,通脹儼然已成全球性問題。
18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中國經濟一季報,數據顯示,1—3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3104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3.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18.6%。
當前,我國正處於城鎮化高速發展的階段,需要不斷推進基礎設施的建設及更新換代。而在高速城鎮化過程中,房地産支柱産業地位不會動搖,可以説工業化和城鎮化必然會推動房地産行業的發展。
2021年是房地産行業的轉折之年。屢經調控之後,房地産告別了沿用20多年的“高杠桿、高負債、高增長”的“三高”模式,回歸理性的發展航道。在行業面臨調整和陣痛之時,個別房企接連“爆雷”,行業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雖然2022年樓市政策暖風徐徐襲來,但市場還在回溫的路上。
不出意外的話,今年下半年,房地産市場回升態勢會更加明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市場會回暖,但不會像前幾輪調控那樣出現“過山車”式的冷熱擺動。
不容忽視的是,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房地産業規模大、鏈條長、牽涉面廣,對上下游相關産業帶動效應強,對投資和消費影響重大,對經濟金融穩定和風險防範具有重要的系統性影響。
中國將2022年GDP增速目標設定在5.5%左右。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實現這一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需要付出艱苦努力。而最近的疫情形勢如同一場“倒春寒”,給正在“爬坡過坎”的中國經濟帶來考驗,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更須努力。
除少數申請延期披露業績報告以外,其他大部分的港股上市房企都已經在3月份交出了2021年的“成績單”,而A股上市房企的年報也在緊鑼密鼓的披露中。
每年3月和4月,是上市房企集中接受投資者“檢閱”的高光時刻
31日,中指研究院發佈《2022中國商業地産百強企業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商業地産百強代表企業經營性物業持有及運營面積均值為464.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3.7%,增幅較2020年收窄1.0個百分點。
3月31日,中指研究院發佈《2022中國商業地産百強企業研究報告》。
現實已經很難,但面對客觀困境,房企紛紛表示不“躺平”,並努力尋求解決之道。面對逆境,房企心中都有一個不屈的靈魂。
卓越商企服務持續聚焦商管賽道,在2021年取得驕人的成績,其經營收入及利潤快速增長、利潤率持續提升、增值服務佔比提高、業務規模高品質增長……
2022年3月28日,“高端商務物業第一股”卓越商企服務交出了2021年報業績,這是一份亮麗的成績單。
3月24日,眾安集團發佈2021年度業績。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房企早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