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個人合作建房記事:歷經半年未拿到地

來源:地産中國網綜合 2013-09-03 09:54:00


 
現實
 
房價便宜四成很難

 
時隔半年以後,合作建房邁入實施性階段,順程公司擬定了長沙個人合作建房項目運作初步方案,查看意向地塊準備“拍地”。
 
7月14日,順程公司組織會員前往查看了三個地塊,分別是位於開福區163醫院旁邊的A地塊、星沙工程兵學院附近的B地塊和位於芙蓉區農科院附近的C地塊。
 
根據順程公司法人王傳海提供的項目運作初步方案, 3宗地建成後的預估房價(毛坯房)每平方米從4000元到5500元不等,可比普通商業樓盤便宜1500至1800元。
 
相比周邊的普通商業樓盤,“理論差價”與“實際差價”並非一碼事。王銘發現, A項目預估成本在5500元/平方米以內,緊鄰該地塊的“心伽泊莊園”目前均價6200元/平方米左右。相比周邊的樓盤只有700元的差距,與當初宣傳的便宜40%有明顯差距。
 
他算了一筆賬,買周邊現房可以立即辦房貸,100平方米的房子出租3年有幾萬租金,相當於買期房每平方米少了幾百元。他感慨:“如果3年他們沒建好,就毫無優勢可言。”
 
轉眼又過去了一個多月,向組織方諮詢項目進展也沒得到回應,讓王銘心情低落,以至於産生被騙了的念頭,向組織方打電話要求退還報名費。7月以來,已經有多名會員向順程公司提出了退還報名費的要求。
 
困局
 
歷經半年未拿到地

 
因為會員普遍認為價格難以接受,組織方還沒有正式參與土地“招拍挂”,只好重新調整方案。

記者發現,前期順程公司有拿地意向的三個地塊均在二環以外。王傳海表示,市區成熟地塊地價高拿不起地。由於拍地需要資金,在地塊面積的選擇上也有限制,通常只能選擇小面積的地塊,否則合作建房者無法召集起那麼多人。再考慮到強制規定的商住比、容積率等地塊因素,讓合作建房者選擇範圍變得更狹窄。
 
據記者了解,順程公司運作半年多以來至今沒有拿到一塊建房用地。
 
四問
 
1 政策支援嗎?

 
政策不明朗,或成為個人合作建房最大的攔路虎。建房需要相應的資質要求,按照業內人士説法,“住房建設主管部門就只和房産公司打交道”。因此,截至目前,政府層面對於合作建房並沒有明確政策支援。長沙市住建委副主任趙志宏就告訴記者,迄今未聽説長沙順程公司個人合作建房這回事,只能由具有房産開發資質的公司來建房。
 
2 能拿到地嗎?
 
湖南房地産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王義高分析,合作建房者很難成功拿到地。他稱,當下從經濟結構、産權關係、土地政策、運營模式等方面都沒有給個人合作建房提供太多的機會和法律政策的支援。首先,不允許私人購買土地;其次,土地財政情形下,“招拍挂”制度就是在推高地價,不管是土地用作合作建房還是開發商品房,最終價高者得。
 
3 由誰來建?
 
王傳海則告訴記者,拍到地之後會由有房産開發資質的公司來建房,除了找開發商合作代建之外,也可能自己成立房産公司。在溫州,趙智強採取的方法是跟開發商合作,支付對方3%的項目代建費。
 
華盛世紀城房地産開發公司副總經理陳光輝認為,這對開發商來説並不一定有吸引力,因為後期很多的合同和文件都需要開發商去簽訂、銜接。一旦承建房子以後,開發商要承擔房屋品質責任。建築商工程款也是與開發商結算,除非事先將房款打到開發商賬戶,否則一旦出現工程款拖欠,將會由開發商擔責。在沒有其他利益的情況下,開發商一般不會與合作建房者合作。
 
4 能拿到房産證嗎?
 
而在觀望的合作建房者裏,有人就明確表示,是因為對政策不明朗的擔心,顧慮無法順利拿到房産證。趙智強在家鄉溫州的個人合作建房項目“理想佳苑”,正因為政策方面因素,業主至今仍沒拿到房産證。
 
陳光輝直言,一個房産項目開發下來,涉及的審批將近100來項,“很可能摸門路不清,需要到處跑,打的費都不知要多少,一個環節沒搞好,就可能影響項目建設週期,甚至影響到産權證”。三湘都市報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長沙個人合作建房記事:歷經半年未拿到地
來源:地産中國網綜合2013-09-03 09:54:00
2005年 “長沙市集資自建理想家園合作社”成立,有100多名會員加入。6月左右,“長沙市集資自建理想家園合作社”辦公室搬離,發起人手機變成“停機”或“空號”。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