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炒房族捲土重來 中國買家身影閃現

來源:地産中國網 2013-07-31 08:51:00

據《證券時報》報道,今年以來,美國房地産市場持續復蘇,房價、銷量和新房開工量等多項指標持續釋放利好信號,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房地産市場再度迎來投資熱潮,“炒房族”也捲土重來。不過,有當地的房産諮詢公司開始擔心,美國“炒房”勢頭有點太猛了。

投資比重不斷增加

房地産研究公司對炒房的定義是,房屋在6個月之內被買進和賣出。美國伯恩斯房地産諮詢公司發現,房地産投資者的活躍度逐漸增強,在該公司跟蹤的成交案例中,轉售的比例高達30%,在奧蘭多和佛羅裏達州的比例更高達45%。更有消息指出,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和佛羅裏達州等在次貸危機中房價大幅下跌的地區,為抓住房價上漲的先機,有些投資公司過去幾個月甚至整街購買待售房産。

此外,伯恩斯房地産諮詢公司公佈的數據顯示,出於投資目的而購房的消費者比重已經突破30%,創下近8年來的新高。在亞特蘭大,現金購房交易的比例高達42%,出於投資目的而購房的消費者比重達到27%。

美國RealtyTrac公司副總裁布洛姆奎斯特曾表示,當下的“炒房族”更為謹慎,不僅依靠房價上漲獲利,更在買入房屋後會先給房屋增值,然後再賣出,這意味著炒房族會修繕房屋,修繕成本依房屋狀況而不同。根據RealtyTrac的數據,美國舊屋投機數量同比增長19%。伯恩斯房地産諮詢公司也坦承:最近在美國的電臺裏再次播出久違的翻新舊屋服務廣告。

伯恩斯房地産諮詢公司還表示,許多投資者都在購買一手房,他們蜂擁至售樓處好像自己真的需要這些新房子。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美國新房銷售中間價為24.97萬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23.26萬美元,舊房銷售中間價為21.42萬美元。新房銷售雖在整個美國房地産市場上所佔比重不大,但對經濟增長仍有重要影響,自去年以來逐步回暖,已成為支撐經濟復蘇的重要力量。布洛姆奎斯特也認為,“炒房族”回歸也表明,美國大部分地區房價已不會再下跌。

誰是背後主力?

次貸危機的慘痛教訓似乎早已煙消雲散,與美國房地産市場本輪復蘇相伴的是“炒房族”捲土重來。據業內經理人分析,引領這次美國房地産市場復蘇的是包括華爾街一些大鱷在內的投資者,以往美國房屋市場復蘇通常由家庭和個人的剛性需求帶動,而本輪復蘇更主要的是投資成分居多,投資者扮演了購房的主力。

購房者平塔爾曾經在一天之內在南加州五個縣買下了12套止贖房,買完就後悔了,但並不是因為自己買太多。他發現,在美國奧蘭治縣,差不多每一套掛牌價不到40萬美元的房子都會被機構投資者迅速買下。

美國全國房地産經紀人協會最新公佈的報告顯示,由於抵押貸款利率上行的影響開始顯現,6月份美國舊房銷售簽約指數從前月高點滑落。儘管近期美國抵押貸款利率持續上升,增加了購房成本,但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抵押貸款利率仍處於近50年以來的歷史低點附近,不會抑制潛在購房需求。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購房後的持有成本極高,因高評估價産生的高房産稅等各種稅費也會讓投資者叫苦不迭。除非房價強勁攀升,否則純粹的炒房收益不會特別誘人。

中國房企涉足

如果説美國本土的投資者也開始炒房,此前華人到美國買房推高當地房價的消息更是被市場熱炒。儘管大量中國人赴美買房推高整體房價的説法有點言過其實,但中國房企越來越積極參與到美國房地産市場卻是不爭的事實。

近日,上海綠地集團宣佈以10億美元投資美國洛杉磯房地産項目,該項目創下了中國地産開發商在美國最大的一樁地産收購案,加之年初萬科與美國房企合作開發舊金山項目,SOHO中國張欣購買紐約著名商業地産的舉動,隨著中國買家的身影越來越多出現在海外市場,中國房企出海步伐正在加速。彭博社評論認為,在中國政府保持對國內房企打壓力度之時,中國房地産開發商正積極進軍海外市場。

究竟有多少中國投資者在美國買房?確切的數據很難獲取,但從美國銀行的房貸數額統計數據中,或許可以略窺一斑。以花旗銀行西雅圖分行私人銀行部的數據為例,去年該地區來自中國客戶的房貸數額增長了30%。與此同時,中國房地産開發商海外項目的目標客戶群體,主要還是瞄準了在海外購房置業的國人。對此,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國人投資需求外溢,開發商緊跟其後,其實已經成為中國市場的延伸。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美炒房族捲土重來 中國買家身影閃現
來源:地産中國網2013-07-31 08:51:00
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房地産市場再度迎來投資熱潮,“炒房族”也捲土重來。有當地的房産諮詢公司開始擔心,炒房勢頭有點太猛了。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