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帶動“兩翼”齊飛,助推京津冀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23-07-17 14:36:15

邁入寬敞、明亮的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很難想像這座毗鄰北京市西二環的現代化大廈,曾是聚集了近3000家商鋪的服裝市場。

大廈原名“四達大廈”,在21世紀初,和周邊其他11個市場,形成了中國北方地區最大的服裝批發集散地——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簡稱“動批”)。2014年,“動批”開始有序疏解。2017年,疏解騰退工作完成。2018年初,北京市政府決定以西城區“動批”為核心區域,建設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創新示範區(簡稱“金科新區”)。

短短幾年,“金科新區”已累計新引入頭部或重點金融科技企業和專業服務機構166家,註冊資本金超過1100億元(人民幣,下同),2022年實現稅收超過30億元。

“動批”蝶變“金科新區”,是北京減量發展的時代縮影。近十年來,北京緊緊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累計退出一般製造業企業約3000家,疏解和升級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個。科技、商務等“高精尖”産業新設市場主體佔比上升至65.6%。核心區人口、建築、商業、旅遊“四個密度”穩步下降。

“北京成為全國第一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首都功能不斷優化提升。”北京市發改委協同綜合處處長周浩如是説。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棋局中,北京是“一核”,通過疏解非首都功能,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推動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兩翼”齊飛。

2017年4月,中國宣佈在河北設立雄安新區,這裡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2017年8月,京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明確北京以“交鑰匙”方式,支援雄安新區新建幼兒園、小學、完全中學、綜合醫院各1所。這是雄安新區啟動區第一批建設的公共服務與民生保障項目。

記者日前在“未來之城”雄安新區看到,啟動區內吊塔林立,一座高水準現代化城市正拔地而起。

位於啟動區的“三校一院”目前已進入合作辦學辦醫新階段:雄安北海幼兒園、雄安史家衚同小學、北京四中雄安校區是“近鄰”,今年9月將迎來首批學生;雄安宣武醫院與三所學校相距約2公里,預計今年9月底竣工交付。

與此同時,京雄高速、城際建成投用,兩地進入1小時通勤圈;高校科技成果、中關村科技企業在雄安新區落地,兩地産業鏈協調聯動……雄安新區目前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公共服務水準持續提升,承載力和承接力不斷增強,吸引力也不斷提升。

雄安新區形成北京“新兩翼”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從“打基礎、補短板,有序拉開城市框架”向“立長遠、強功能,全面上臺階”邁進,努力打造新時代首都高品質發展的城市樣板。

記者日前走進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地一片忙碌景象。

“項目預計2025年投入使用。建成後,將是亞洲最大的地下綜合交通樞紐。”北京城市副中心綜合樞紐公司副總經理張登科介紹,項目內設置京唐城際和城際鐵路聯絡線,建成後15分鐘到達首都機場、35分鐘到達大興國際機場及河北唐山、1小時內到達天津濱海新區及河北雄安新區,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現代化的交通支撐。

“城市副中心承載力和輻射力穩步增強。”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胡九龍表示,近三年,城市副中心保持每年千億元投資強度。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東六環入地改造以及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築等一批重大工程全面提速。今年底前啟動第二批市級機關搬遷。累計實現81家央企二三級企業、61家市屬國企及下屬企業先後落戶。

數據顯示,2022年,北京、天津、河北經濟總量突破10萬億元,是2013年的1.8倍,京津冀區域整體發展水準得到顯著提升。未來,北京將全力支援雄安新區建設,高水準建設好北京城市副中心,與津冀攜手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努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一核”帶動“兩翼”齊飛,助推京津冀打造世界級城市群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3-07-17 14:36:15
邁入寬敞、明亮的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很難想像這座毗鄰北京市西二環的現代化大廈,曾是聚集了近3000家商鋪的服裝市場。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