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來臨,濱海城市山東威海步入旅遊旺季。眼下,在威海港龍眼灣港區的陸島交通碼頭,榮成新錦成海上旅遊有限公司經理戚帥忙著接待一批又一批登船遊客。“能趕上五一以來的這波旅遊熱度,高效審批真是幫了大忙。”戚帥説。
為搶抓夏日旅遊發展機遇,戚帥的公司今年4月底從廣西北海加急購置了一艘遊輪,但原船舶營運證未同步登出,無法在威海運營。“如果正常走‘登出—申領’手續的話,至少需要7個工作日辦結,就錯過五一假期了。”戚帥説。
面對企業所急所需,威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結合現有政策,主動研究審批流程,打破原有的登出後再申領“兩步走”流程,調整變更為“一步走”,僅用兩個工作日就辦結換發了船舶營運證,讓新購置遊輪在五一節前就能合法運營。五一假期,該艘遊輪接待遊客6186人次,創收49.5萬元,佔該公司當期總營業收入的41.5%。
記者了解到,這僅是當地優化審批助“燃”旅遊業的一個縮影。瞄準市場趨勢,當地重點對旅行社設立、餐飲經營等旅遊消費行業許可事項流程再簡化,推動審批時限壓縮85%。今年1-4月份,當地新增旅行社19家,同比增長91%;新增住宿和餐飲行業經營主體2351家,同比增長57.5%。
今年,威海以“大抓經濟”為工作導向,創新“一産一策”“一企一策”審批模式,打造專業化、精細化涉企服務體系,全力為産業高品質發展搶佔先機。
對於關係民生的醫療健康産業,威海在企業諮詢之初就提前介入、事前輔導,在項目竣工驗收時一併到府收取材料、幫辦指導,讓企業一次達到標準、一次辦結取證。比如僅用7個工作日就辦結了威海市立醫院臨港院區的所有審批備案事項。
針對新能源産業,威海綜合運用“模擬審批+告知承諾”服務模式,預先審核項目申報材料,待達到法定條件後,轉化成“正式審批”,以最短時間一次辦結審批手續。
今年以來,當地僅用5個工作日就為國電投海上風電項目辦結了項目核準、用海預審等手續,僅用半天就為海上風電集控中心等項目發放使用林地的批復。
近年來,威海堅持“審批效率換企業效益”理念,推動行政審批服務效能水準走在山東省前列。在2022年山東省行政審批服務機構改革效能評估中,威海排名全省第1位。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