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30城地鐵財報:6家公司營收破百億,補貼總額超千億

來源:澎湃新聞 2023-05-23 12:45:37

作為大城市居民的重要出行工具,各城地鐵的發展都備受當地人關注。而地鐵的發展,與地鐵公司的財務狀況密不可分。

目前全國共有44個城市開通了以地鐵模式運作的軌道交通,但部分公司的財務報告未公開。筆者從上海清算所、中國債券資訊網、上交所等平臺查詢到30家軌道交通公司2022年的財報,對經營狀況進行了整理分析。

6家公司營收破百億,深圳地鐵利潤大幅下滑

2022年,深圳地鐵的營收反超北京基礎設施投資(北京地鐵母公司,下稱京投),登頂全國第一。去年深圳地鐵營業總收入為239.76億元,相比上一年增加了75.79億元。

京投去年的營業總收入為150.85億元,相比2021年下降了約19億元。廣州地鐵營收仍然位列第三,去年營收為122.85億元。

2021年時,有4家地鐵公司營收超過100億元,除了北上廣三地,還有武漢地鐵。2022年,營收超過100億元的公司增至6家,新增了成都軌道交通和廈門軌道交通。

七成以上的公司去年營收在50億元以下,其中有9家營收在10億元以下。統計範圍內,烏魯木齊軌道交通營收最少,只有7093萬元。

2022年疫情反覆,公眾出行受到影響,不少地鐵的營收出現下滑,與此同時凈利潤也下滑。

深圳地鐵2021年的歸母凈利潤將近30億元,2022年只有10.42億元。南昌軌道交通凈利潤下降也非常多,去年同比降低了14.9億元。廣州地鐵去年的凈利潤下降9.5億元,蘭州軌道交通下降5.14億元,京投下降了2.72億元。

杭州地鐵和西安地鐵凈利潤大幅增加12億元左右,烏魯木齊軌道交通凈利潤增加了4.22億元,長春軌道交通增加了2.51億元,不過主要都是因為收到的政府補貼大幅增加。

七成公司現金減少

受到經營等困難影響後,軌道交通公司手上的現金正在減少。

統計發現,在29家軌道交通公司中(貴陽無數據,下同),21家公司的貨幣資金減少,總計減少額度達到570億元。貨幣資金包括現金、銀行存款及其他貨幣資金,持有貨幣資金是進行生産經營活動的基本條件。

杭州地鐵的貨幣資金減額最多,去年一年減少了95億元;天津軌道交通的貨幣資金減少了60億元,武漢地鐵和南京地鐵也減少了50億元以上。

數據顯示,廣州地鐵手上“最有錢”。截至2022年末,廣州地鐵貨幣資金達到284.42億元,比上一年增加了29億元。成都軌道交通、深圳地鐵、京投三家公司的貨幣資金也超過200億元。

賬上“最缺錢”的公司是常州地鐵、昆明軌道交通、蘭州軌道交通等,截至去年底的貨幣資金不足10億元,並且還在減少。到今年一季度末,昆明軌道交通的貨幣資金只有1億元,常州地鐵只有4.23億元。

昆明地鐵此前還傳出拖欠員工工資的消息。昆明地鐵客服人員對界面新聞表示,針對該情況,昆明地鐵內部已經和員工有所溝通,如果員工在資金上存在問題,可以和直屬領導進行反映。

政府補助總額超千億,地産反哺地鐵運營

目前,大多數城市的地鐵都無法達到國務院要求的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的客流強度。在交通部發佈的4月份的數據中,全國44個地鐵城市只有17城的客流強度超過0.7。地鐵客流強超過1的城市有7個,分別是廣州(1.43)、西安(1.36)、深圳(1.35)、長沙(1.33)、上海(1.28)、北京(1.24)、成都(1.09)。

客流強度不足,加上票價相對較低,僅靠地鐵公司自身難以維持地鐵正常運營,大部分地鐵對政府補助極度依賴。

筆者統計了財報中的“其他收益”條目,代表與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而與日常活動無關的補助計入營業外收入,這部分補助很少,本文不考慮。

2022年,京投拿到的補貼依然最多,達到了262.86億元,比2021年又增加了48億元。杭州地鐵的補貼去年也大幅增加,達到了94.69億元,是補貼額第二高的公司。

重慶、鄭州、蘇州、青島、成都、寧波、南京等地的軌道交通公司,去年拿到的政府補貼額也超過50億元。長春、長沙、西安、廈門、天津等地軌道交通公司的補貼額超過30億元。

深圳地鐵是大型地鐵公司中獲得政府補助最少的,但去年補助額也在增加。2021年深圳地鐵只獲得1.37億元補助,2022年增加至5.31億元。

就統計範圍中的29家公司,去年總共獲得了約1100億元的政府補助。而2021年,這些公司獲得的政府補助在650億元左右,去年增加了400多億元。

目前,多地正在踐行TOD發展模式,即以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發展。TOD模式可在在軌道站點進行高密度物業開發,通過房地産相關的收入反哺地鐵運營,港鐵通過這種方式實現自身造血並獲得了可觀的利潤。

在內地,“軌道+物業”做的最好的是毗鄰香港的深圳。2022年,深圳地鐵在站城一體化方面獲得了160億元的收入,在地鐵公司中金額最高。

去年,京投的房地産開發和土地一級開發共收入接近63億元;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場站綜合開發收入62億元;武漢地鐵資源一級開發收入近54億元。杭州、青島、寧波、南寧、廣州等地的軌道交通,在房地産相關方面也有不錯的收入。

北京地鐵總資産突破8000億,但一年要付149億利息

隨著地鐵建設推進,地鐵公司的資産和負債都在增加。

從資産角度來看,目前北京地鐵母公司京投資産規模最大,去年已突破8000億元,當然負債也高達5338億元,資産負債率為65%。

深圳地鐵的總資産去年增幅最大,一年間增加了681億元,這也帶動深圳地鐵成為資産規模超6000億元的企業。2022年,深圳地鐵總資産6616億元,位列第二,總負債3500億元,也是第二。

資産負債率方面,最高的是蘭州軌道交通,是唯一一家超過80%的企業。蘭州軌道交通2021年的資産負債率為80.79%,2022年為82.63%,相比而言又上升了1.84個百分點。

長春軌道交通的資産負債率為76.83%,濟南軌道交通為74.36%,其他公司的資産負債率基本在50%-70%。

由於高額的負債,地鐵公司們每年要付大量利息,成為很大一部分成本支出。

2022年,京投的利息費用為149.38億元,成都軌道交通利息費用68.71億元,杭州地鐵支付利息費用44.42億元,重慶軌道交通利息費用為42.9億元。另外,深圳、鄭州、寧波、廣州、青島、長沙、長春、蘇州、西安等地軌道交通公司的利息費用也在20億元以上。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透視30城地鐵財報:6家公司營收破百億,補貼總額超千億
來源:澎湃新聞2023-05-23 12:45:37
作為大城市居民的重要出行工具,各城地鐵的發展都備受當地人關注。而地鐵的發展,與地鐵公司的財務狀況密不可分。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