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強省會人才購房細則出爐:省內高層次人才可享長沙戶籍同等購房待遇

來源:澎湃新聞 2023-01-19 15:28:59

1月18日,據官方微信公眾號“長沙發佈”,《關於強省會人才購房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日前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按程式報上級有關部門完成備案,由長沙市住建局、市委人才辦印發,明確45周歲(含)以下,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或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的人才,落戶長沙並繳納社保或個稅後,可在限購區域內購買首套商品住房,博士、碩士學歷及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不限年齡。同時,對湖南省內市州高層次人才,按程式認定後,享受長沙戶籍同等購房待遇。

去年,湖南出臺《關於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援長沙市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放寬人才落戶限制,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在長沙就業人員可即時申報落戶”。同時,長沙出臺《關於貫徹和落實強省會戰略的行動方案(2022—2026年)》,其中明確,經認定45周歲(含)以下、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博士、碩士不限年齡)或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的人才,可憑畢業證或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直接落戶。

根據《實施細則》,“強省會”人才購房政策將落實以供保需、以需促供、供需聯動、系統平衡的要求,支援家庭首套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嚴防投機炒房。在認定標準上,45周歲(含)以下的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博士、碩士學歷不限年齡)或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不限年齡)的人才,可通過“人才引進”通道便捷落戶長沙(在“我的長沙”APP即可網上辦理人才落戶),落戶後繳納社保或個稅,可在長沙限購區域內購買首套住房。對湖南省內市州高層次人才,按程式認定後,享受長沙戶籍同等購房待遇。

長沙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強省會’人才購房政策的實施,將吸引更多人才來長創新創業,為奮力實施‘強省會’戰略、推動現代化新長沙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撐。”長沙將嚴格落實“房住不炒”總體要求,全力支援首套剛性住房需求,不斷提升住房建設品質和配套水準,持續升級各項監管措施,保障人才家庭選房購房,讓其在長沙安居樂業,安心創業;同時加大“強省會”人才購房政策評估,發揮市區多部門聯動監管機制,堅決遏制投機炒房,確保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

快問快答:

1、符合45周歲(含)以下的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博士、碩士學歷不限年齡)或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不限年齡)的人才落戶長沙後,請問是否不受繳納社保或個稅時長限制,立即可在限購區域內購買首套商品住房?

答:細則出臺後,通過“人才引進”方式落戶長沙,且在購房當月有正常繳納社保或個稅記錄的,可在限購區域內購買首套住房。

2、《實施細則》發佈前,已在長沙落戶且繳納了社保或者個稅的“人才”,是否同樣享受該政策?

答:《實施細則》發佈前,已經通過“人才引進”方式落戶長沙,且在購房當月有正常繳納社保或個稅記錄的,可同樣享受“強省會”人才購房政策;通過其他方式落戶長沙的,仍須符合原限購政策規定,不享受“強省會”人才購房政策。

3、《實施細則》提到的“具有專科及以上學歷”,請問如果學歷是非全日制,是否符合條件?

答:按照人才引進有關規定,此類情況符合條件,可以享受該政策。

4、請問符合該政策條件的湖南省內市州高層次人才如何申報?

答:湖南省內市州高層次人才可向當地市級人才部門提交申請資料,由當地市級人才部門按流程辦理。經長沙市委人才辦認定後,可享受長沙戶籍同等購房待遇。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長沙強省會人才購房細則出爐:省內高層次人才可享長沙戶籍同等購房待遇
來源:澎湃新聞2023-01-19 15:28:59
1月18日,據官方微信公眾號“長沙發佈”,《關於強省會人才購房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日前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按程式報上級有關部門完成備案,由長沙市住建局、市委人才辦印發,明確45周歲(含)以下,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或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的人才,落戶長沙並繳納社保或個稅後,可在限購區域內購買首套商品住房,博士、碩士學歷及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不限年齡。同時,對湖南省內市州高層次人才,按程式認定後,享受長沙戶籍同等購房待遇。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