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眉山擬出臺新政鼓勵團購新房,“團購”模式能否激活市場?

來源:新京報 2022-08-25 09:50:40

眉山近日發佈的“意見稿”,提出了一系列針對團購新房的配套優惠政策。

又有一地鼓勵團體購房。近期,四川省眉山市擬出臺新政,對市外(即眉山市之外,下同)群體在眉山團購新房行為實施一系列配套利好,如一次性團購30套以上的,優惠購房款的3%至5%不等。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針對市外購房人群釋放購房優惠,進一步擴大了眉山購房的優惠範圍,有利於刺激購房需求的進一步釋放,穩定眉山房地産市場發展。

團購新房群體可享當地購房者同等保障

據四川省眉山市人民政府官網發佈的消息,近日,眉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牽頭擬定了《市外在眉團購新建商品住宅配套政策(徵求意見稿)》(簡稱“《意見稿》”),其中提出了一系列針對團購新房的配套優惠政策。

根據《意見稿》,此次政策所指團購新建商品住宅,是指市外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在眉山市範圍內一次性購買30套以上的新建商品住宅。團購主體除享受眉山市現有統一的購房政策外,由住建部門協調房地産開發企業再給予購房優惠。如一次性團購30套以上的優惠購房款的3%,一次性團購50套以上的優惠購房款的4%,一次性團購100套以上的優惠購房款的5%,具體優惠根據不同樓盤情況確定。

除了購房優惠外,《意見稿》還在配套條件方面出臺相應利好,為團購新建商品住宅群體提供與當地購房者同權的保障。如在教育方面,團購新建商品住宅人士的子女可享受與本地購房者子女一樣,接受義務教育就近就便入學的同等待遇;在醫療保障方面,團購新建商品住宅者納入當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並且,眉山市將為團購新建商品住宅群眾提供戶籍登記、養老托幼、就業創業便利,在社區托幼、遊覽A級旅遊景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生活保障方面享受眉山市民待遇。

值得一提的是,《意見稿》還鼓勵外地房地産開發企業在眉山市投資房地産開發項目,為外地購房群眾提供定制服務和定向服務。

多地鼓勵團體購房,或成快速去化新選擇

對於眉山此次擬出臺的新政,中指研究院四川分院研究總監蘇宇認為,此次針對市外購房人群釋放購房優惠,進一步擴大了眉山購房的優惠範圍,有利於刺激購房需求的進一步釋放,穩定眉山房地産市場發展。

加快去化的政策手段背後,是當地待激活的房地産市場。在蘇宇看來,目前四川房地産市場仍處於調整期,除成都依託快速發展的産業人口支撐,市場韌性較強以外,四川省內二級城市復蘇仍需時間。“各地政府均在積極制定穩定市場、激活需求的政策,以期市場加速復蘇。”蘇宇如是説。

從全國多地出臺的樓市新政來看,“團體購房”或許成為當地快速去庫存的一個新選擇。

今年8月初,四川省遂寧市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才團購住房相關工作的通知》,提出全市各級黨政機關、各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職工等各類人才均可以參與人才團購活動,活動時間原則上持續1年。參與團購的房地産項目優惠力度原則上不低於所購住房總價款的3%。

7月8日,吉林省長春市也發佈《進一步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支援集中批量購買商品房。其中提到,支援機關單位、國有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社會群體與房地産開發企業接洽,組織商品房集中批量購買活動。

此外,四川省巴中市、雲南省普洱市、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等地也在早前出臺新政,以一定的購房款優惠,鼓勵以團購模式組織買房。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今年5月,網傳廣州市增城區內部發文,擬組織開展團體購房的活動,但該政策至今未有官方發文。

“團購工作本身屬於去庫存政策的一種,同時也是政府組織、定向的系統的大規模的行銷策劃工作,是當前批量去庫存的手段,也是激活住房交易行情較好的手段。”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四川眉山擬出臺新政鼓勵團購新房,“團購”模式能否激活市場?
來源:新京報2022-08-25 09:50:40
又有一地鼓勵團體購房。近期,四川省眉山市擬出臺新政,對市外(即眉山市之外,下同)群體在眉山團購新房行為實施一系列配套利好,如一次性團購30套以上的,優惠購房款的3%至5%不等。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