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勢頭不減

來源:經濟日報 2022-04-24 11:42:27

今年一季度,創新發展態勢持續。新産業不斷成長,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8%,均保持較快增長。

“隨著我國發展階段的變化,市場對中高端産品需求增加,加之創新驅動戰略有效實施,産業升級步伐加快。”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淩暉表示,近年來我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大企業創新激勵力度,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促進産業升級發展,效果不斷顯現。

創新驅動效果明顯

“一季度,我國創新投入持續增長。在全球新産業體系中,我國産業體系完整、供應鏈效率高、貿易性價比高的生産競爭優勢在疫情期間進一步凸顯。”哈爾濱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馬濤認為,我國新經濟生産力水準持續提升,新産業貿易能級穩步提高,高技術製造業發展迅速。

中國社會經濟系統分析研究會副理事長趙剛認為,一季度經濟平穩增長,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貢獻不容忽視。近年來,儘管出現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形勢複雜動蕩等不利環境,我國經濟增長依然保持了較好勢頭,這得益於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經濟發展韌性足。

一季度,對全國近11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企業對各項優惠政策的滿意度環比提高了2.7個百分點,其中對減稅降費政策的滿意度超過了85%。

“創新一靠人才,二靠資金。近年來,國家採取一系列扶持創新的政策,如對科技人才的各種鬆綁激勵政策,對科技企業的各種稅費優惠,還建設了各類産學研合作平臺,這些舉措有力推動了中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趙剛説。

暢通供需保障生産

今年一季度,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27%,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32.7%、14.5%。這説明,代表科技創新的高技術産業投資,成為經濟發展中的亮點,凸顯了資本對創新發展的信心。

“創新發展的優勢體現在技術和制度兩個層面。”中科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志生認為,由於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疫情對社會經濟的衝擊比前兩年更為突出。

洪志生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可在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等區域示範應用無人配送、智慧投遞、短時間高容量數據庫、高性能算力等新技術,並輔之以相應的物流運作、物資保障、部門數據開放共用等微制度創新,探索數字化、智慧化、低碳化的智慧社區建設之路。

“應深刻認識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大勢,把短期面臨的問題,轉化為長期發展的機會。”洪志生説。

“通過創新發展提振當前經濟,應從暢通供需和提升就業兩個方面發揮優勢。”馬濤表示,首先,暢通供需,提高技術創新迭代對經濟迴圈應急支撐。加快健康碼全國48小時互認的技術支撐體系建設,保障中低技術勞動力全國流動性,儘快克服疫情帶來的生産物流體系梗阻、企業資金週期拉長等問題。其次,就業優先,通過增就業實現促消費、保生産。疫情加快了數字技術産業融合場景,帶來了新型就業需求,需要進一步提高數字技術對就業的創造效應。

繼續疏通難點堵點

3月份以來,受諸多因素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隨著疫情發展與國際局勢變動,短期內原材料、能源、金融等基礎要素價格普遍上漲,對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形成較大衝擊。”馬濤表示,要全力以赴為企業降成本。加快建設財稅大數據,發揮其基礎性作用,結合國家“專精特新”專項行動計劃,推動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供需貫通。

趙剛認為,針對原始創新供給不足問題,要給科研人員更高的自由度和寬鬆度,提升創新人才的積極性,加強與發達國家的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合作。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有助於破除長期以來的部門利益分割和地方保護主義的壁壘。”洪志生認為,創新發展必須尊重基層創新,讓更多人擁有平等的機會參與創新並獲利,為新興産業的衍生和培育提供基礎。

(責任編輯:孫悅)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創新發展勢頭不減
來源:經濟日報2022-04-24 11:42:27
今年一季度,創新發展態勢持續。新産業不斷成長,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8%,均保持較快增長。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