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月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 提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2020-12-19 14:33:15

今年1至11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 提前超額完成900萬人的目標任務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好于預期

12月14日,由教育部、人社部、國資委、共青團中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發起,央視頻攜手國投人力主辦的“國聘行動”第二季——“春華秋實 國聘行動”大型融媒體招聘活動在京啟動。繼啟動儀式當天舉行首場線下活動“中國雄安集團有限公司走進清華校園專場招聘會”後,“國聘行動”又于12月16日舉辦“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走進北京大學專場招聘會”。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疫情衝擊下,今年的就業工作呈現出哪些新形勢新特點?高校畢業生工作找得怎麼樣?應運而生的新業態新工作意味著什麼?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頂壓前行,我國就業形勢逐步回暖,好于預期

今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穩就業任務異常艱巨繁重。黨中央對此高度重視,把就業放在“六穩”“六保”首位,強調要實施好就業優先政策,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各地區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全方位不間斷強化就業服務。

“綜合統計監測和調研情況看,當前就業形勢總體平穩、逐步回暖、好于預期。”人社部就業促進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概括起來講就是“一增、一降、一升”。“一增”指城鎮新增就業穩步增長。1-11月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提前超額完成900萬人的預期目標任務。“一降”指調查失業率逐步下降。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曾達到6.2%的歷史最高值,隨後逐步回落,11月份降至5.2%的年內最低水準,低於6%的預期調控目標。“一升”指勞動力市場活躍度上升。人力資源市場機構網路招聘數據顯示,疫情發生後市場需求急劇下滑,招聘需求人數一季度同比減少25.9%,目前已經由負轉正,三季度同比增加1.1%。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發多變、國際經貿環境趨緊、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風險挑戰交織疊加情況下,就業形勢能夠保持總體穩定,成績來之不易。這根本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對就業工作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具體來説,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一是得益於經濟恢復的基礎效應。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復工復産全面推進,經濟運作逐季好轉,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為就業大局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是得益於穩就業政策的對衝效應。力度空前的減稅降費穩住了企業、保住了就業崗位。持續深化的“放管服”改革,鼓勵創業創新,支援發展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拓展了就業增長的新空間。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分類精準施策,強化兜底保障,穩住了就業的基本盤。

三是得益於服務培訓的助力效應。創新開展不間斷的就業服務,特別是在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刻,線下招聘受阻,網路招聘發揮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市場熱度,加之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大規模開展職業培訓,也緩衝了失業風險。

四是得益於社會各方面的合力效應。面對困難挑戰,各地區、各部門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出臺一系列政策。企業發揚社會責任,儘量不裁員、少裁員。廣大勞動者不等不靠,自主就業創業。

政府通過“減免緩返補”等政策為企業減負,穩住現有就業崗位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一些企業生産和經營帶來困難。今年2月,人社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了階段性減免企業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社會保險費的政策。6月,根據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將階段性減免政策期限進行了延長,其中將減半徵收政策延長到6月底,將免征社保費政策延長到今年年底。同時,新政策規定,2020年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基數下限可以暫時不調整,同時規定今年繳費有困難的靈活就業人員,可以自願暫緩繳納養老保險費,明年再進行補繳。

新政策出臺後,得到了迅速貫徹落實,對紓解企業困難、穩住現有就業崗位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截至9月底,階段性減免三項社會保險費政策惠及企業1129.9萬戶,減免額9107億元,緩繳社會保險費616億元。此外,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政策減少企業繳費2322億元,合計減輕企業成本12045億元。

“這些都是直達市場主體的‘真金白銀’,對企業渡難關、穩崗位發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人社部就業促進司相關負責人説。

當餐飲、旅遊業等按下“暫停鍵”,“宅經濟”“雲經濟”等異軍突起,新就業形態吸引了大量就業困難群體就業。今年1至2月,美團平臺就已招聘7.5萬名外賣騎手。2至6月,滴滴平臺全國新增註冊司機107萬人。疫情讓生活服務、線上教育、線上問診、遠端辦公、生鮮電商等新業態迎來新發展機遇。

“電商平臺就業、分享經濟就業、創業式就業是三種相對成熟初具規模的新就業形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教授張成剛介紹,電商平臺就業以某個核心産品或服務為交易平臺,在此基礎上嫁接各類服務,滿足用戶一站式需求;分享經濟就業依託網際網路平臺連接服務供給和消費,使閒置勞動力及其技能、經驗、專業知識等在碎片化時間中發揮最大價值;創業式就業以創業為就業方式,個人自找項目、自籌資金、自主經營、自擔風險實現就業,其代表人群為“創客”。

人工智慧訓練師、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職業,反映了技術不斷進步、産業不斷升級的新趨勢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把解決人民群眾就業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要積極挖掘各行業尤其是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就業新潛力。

王靜,80後,中國人壽廣東省分公司客服人員。今年6月,從事客服工作12年之久的她,偶然接觸到人工智慧訓練這個新職業。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她開始嘗試。而這一試,就把她拉到了新職業的軌道上。

通過流程梳理、語料梳理、對話設計、數據分析、效果調優等方法,王靜和她的同事將服務經驗填充人工智慧的“大腦”,幫助客戶和服務人員解決一些簡單重復的問題,減少人工客服的壓力。“現在各行各業都在嘗試AI落地,我很看好人工智慧訓練師的職業前景。”王靜説。

“人工智慧訓練師”是近年來隨著AI技術廣泛應用産生的新興職業,其工作是讓AI更“懂”人類,更好為人類服務。今年2月,人工智慧訓練師正式成為新職業並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

今年7月,人社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發佈了包括“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網際網路行銷師”等在內的9個新職業。截至目前,陸續發佈了包括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網約配送員、健康照護師、數字化管理師、農業經理人等在內的三個批次38個新職業,引導、鼓勵和支援更多勞動者接觸新職業、進入新職業。

“一大批具有創新活力的新職業應運而生,反映了我國技術進步、産業升級的新趨勢,折射著發展的新風口。”張成剛分析,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催生出一批批新職業。隨著人民生活水準提升,消費需求逐漸個性化、多元化,適應新消費需求、帶來新服務體驗的新業態應運而生。“新職業和新就業形態所代表的新經濟、新動能脫穎而出,為中國經濟櫛風沐雨仍可從容前行提供了底氣和支撐。”

線下受阻線上補,線上線下同發力,助力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

早上8點打開電腦,登錄招聘網站,仔細篩選崗位並投遞簡歷,收到回復後,約定時間進行視頻面試……這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研究生王碩最近的生活常態。

最近一段時間,王碩已在網上投遞十幾份簡歷,拿到多個錄用通知。“‘線上投遞’‘視頻面試’,效率很高。最快的一次,從投簡歷到拿到錄用通知,只用了4天時間。”

受疫情影響,大部分用人單位春季校園招聘由線下轉為線上,“網際網路+就業”新模式得到廣泛應用。

圍繞就業工作的各環節,教育部相繼推出“雲招聘”“雲管理”“雲指導”“雲簽約”等雲上服務。2月,教育部會同9家招聘網站,推出“24365校園網路招聘服務”,以“雲招聘”形式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截至9月1日累計提供崗位資訊1522萬條,累計註冊669萬人次,投遞簡歷3736萬人次;3月,推出“全國高校畢業生網上簽約平臺”,推動11省896所高校開展網簽工作,累計有64.5萬人完成網簽;4月,組織推出“網際網路+就業指導”直播課,累計開展23場直播課,吸引超7000萬人次觀看……

人社部加大招聘組織力度,上半年聚焦線上,開展百日千萬網路招聘專項行動,推出醫療衛生、網際網路、電商行業等招聘專場,發佈畢業生崗位需求850萬人次;下半年突出線下,組織民營企業招聘月、大中城市聯合招聘活動,發佈崗位數據150萬,排期50場跨區域巡迴招聘會。

今年3月,“國聘行動”第一季啟動。截至6月中旬,共有近17000家企業參與,累計向廣大求職者提供160多萬個優質招聘職位,共計收到求職者簡歷505萬份。9個月後,各部門繼續攜手,將“國聘行動”第二季上升為國家層面的就業工程,共同做好“就業”這篇大文章。活動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呈現線上崗位發佈、網路招聘宣講、就業創業培訓指導等內容的同時,重點做好線下活動,讓“國聘行動”走進高校、企業和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走到大學畢業生和求職者身邊。

“傳統的就業招聘方式人力物力成本高、招聘資訊覆蓋面小、招聘方式單一、受時間和空間等限制較多,線下受阻線上補,線上線下同發力,很好地破解了這些問題。”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相關負責人説。

政策性崗位對“穩就業”“保就業”具有重要作用,“擴招”是今年落實政策性崗位的關鍵詞。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教育、人社、國資等相關部門全面擴招擴募,“特崗計劃”等中央基層就業項目招募17萬餘人,擴招1萬人;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招錄高校畢業生;國有企業已錄取高校畢業生64.6萬人;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已發佈崗位50萬多個;擴大大學生應徵入伍規模;鼓勵城鄉社區、基層醫療機構吸納畢業生……截至9月1日,各類政策性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280多萬人,同比增加70多萬,為確保就業大局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1屆普通高校畢業生總量再創新高。“我們將堅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啟動實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推出崗位拓展、政策引領、優化指導、服務升級、困難幫扶、創業帶動、狠抓落實等七方面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充分更高品質就業。”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相關負責人説。

11月末全國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達3243萬人,超過去年水準,90%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得到了産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援

從建檔立卡貧困戶,到技術鋼筋工,再到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項目冠軍……今年8月,山西省天鎮縣農民工韓曉東實現了人生的一次跨越。

韓曉東曾常年在家務農,後到大同一處建築工地當起了鋼筋工。由於缺技術、少經驗,僅憑蠻力的他不是刮破手,就是扎傷腳,最危險的一次差點失去了雙手。今年以來,山西省人社廳狠抓“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韓曉東積極參加技能培訓,被推選為首屆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鋼筋工參賽選手。最終,他在240分鐘內完成比賽項目,榮獲第一名。

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增加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採取拓寬就業渠道、完善就業政策、優化就業服務、加強技能培訓等方面措施,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

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主要包括外出務工與就地就近就業兩大方向。人社部探索形成了有組織勞務輸出、發展扶貧車間、産業項目吸納、創業帶動就業四條渠道,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增收。今年11月末,全國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達3243萬人,超過去年水準。“十三五”以來,全國900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員中,90%以上得到了産業扶貧和就業扶貧支援。

“十四五”期間,人社部將健全就業扶貧政策長效機制,按照“四不摘”要求,保持就業扶貧政策總體穩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準動態平衡’,就業一頭牽著消費,一頭牽著供給,保居民就業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方面。”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稱,必須不斷拓寬就業渠道,優化政策供給,強化基礎支撐,發揮就業連接收入、支撐消費的重要作用,支援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有人迎來新工作,有人實現再就業……就業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這是中國經濟的堅實根基,也是高品質發展的堅定底氣。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前11月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 提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2020-12-19 14:33:15
12月14日,由教育部、人社部、國資委、共青團中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發起,央視頻攜手國投人力主辦的“國聘行動”第二季——“春華秋實 國聘行動”大型融媒體招聘活動在京啟動。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