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用文化激活城市發展

來源:中國建設報 2019-01-23 15:07:05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當前,我們正從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自信。正如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所説:“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城市作為人們主要的生活空間,在激發文化自覺、樹立文化自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文化成為城市發展新動能

城市發展的邏輯正在轉變,最核心的是關注人的需求,讓城市回歸日常生活。城市發展的要求也正在發生轉變,一是突出規劃的人民性。習近平總書記在2017年考察北京城市規劃建設時指出,城市規劃建設做得好不好,最終要用人民群眾滿意度來衡量。要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以北京市民最關心的問題為導向,以解決人口過多、交通擁堵、房價高漲、大氣污染等問題為突破口,提出解決問題的綜合方略,要健全制度、完善政策,不斷提高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務供給水準,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二是突出城市文化保護。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考察北京玉河時指出,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産。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産是一張金名片,傳承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是首都的職責。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處理好城市改造開發和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利用的關係,切實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隨著“增量時代”向“存量時代”轉變,城市需要以文化作為發展新動能。這就是説,在“存量時代”和“國土空間規劃”背景下,城市建設有限性大大增加,依靠土地財政的城市發展模式舉步維艱,需要探索城市發展新動能——文化動力。

2015年召開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要求,統籌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動力,提高城市發展持續性。放眼全球,城市文化在創意與軟實力、開放與多元、動感與魅力、經濟活力貢獻度等方面的作用愈發凸顯,倫敦、紐約、新加坡、首爾等城市均將文化視為城市發展的重要部分。

我國文化産業發展迅速,文化消費上升勢頭強勁。2013年——2017年,我國文化消費綜合指數持續增長,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7年的81.6%,年平均增長率為2.6%。近年來,我國文化産業增速始終高於GDP增速,佔GDP比重逐年增加,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例如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多個省市,文化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超過5%,成為當地的支柱産業。調查顯示,當前我國文化消費的潛在規模是4.7萬億元,應該佔居民消費總支出的30%,大概存在著3.66萬億元的文化消費的缺口。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整體穩定,但下行壓力依舊不容小覷。依據國際經驗,我國文化産業發展將出現“口紅效應”,蓬勃發展、勢頭強勁的文化産業將繼續處於黃金髮展階段。比如在歷史上的美國大蕭條時期,其電影業蓬勃發展,米高梅、華納、環球等八大電影公司迅速崛起,每星期有8500萬美國人走進電影院,每家影院一年放映100——400部影片,八大電影公司平均每週生産一部影片。當代人同樣面臨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等問題,文化産業參與門檻低、精神慰藉力度強,將成為新的消費動力。

文化激活城市的三個規劃路徑

文化不是點綴,而是能為城市創造新功能和價值。在城市發展中應該高度重視文化産業、文化設施和文化空間的塑造。

塑造城市文化空間有三個層次:

一是微觀尺度的文化空間氛圍營造,包括良好的歷史格局、創意的公共藝術空間、豐富的城市人文藝術活動體系等;

二是中觀尺度的文化設施佈局,通過重大文化設施和文化産業的集聚,來展現城市文化魅力、提升收益、塑造形象等;

三是宏觀尺度的戰略文化空間佈局,通過線性的文化空間軸線,體現城市魅力的核心,構成城市文化空間整體佈局。

文化激活城市的規劃路徑有三個,即以文博群落彰顯國家文明、以文化創新帶動城市復興、以文化藝術塑造市民場所。

第一,博物館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承載,記錄和展現著城市的歷史和未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級文博群落是一個國家的精神地標,具有彰顯國家文化自信、教化國民的功能。例如華盛頓國家廣場將國家級文化功能集聚在城市中軸線上,形成國家文化認同,在展示國家文化特徵的同時也是對政治理念、政治文化的一種傳播。

第二,以文化創新帶動城市復興。以倫敦南岸的轉型歷程為例。該地經過30年的改造歷程,由一個衰落的舊工業區升級為世界一流的現代文化藝術中心及創意産業中心。在其復興過程中,策略之一是發展文創産業,推動價值再創造。倫敦南岸是英國最早由廢舊工業區改造而成的文化藝術創意中心,眾多的文化設施和文化活動推動了創意産業繁榮,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策略之二是打造文化空間、文化設施,提升片區魅力。倫敦南岸憑藉公共文化設施和創意産業發展帶來居住商業配套持續升級,最終實現了區域價值突破並對大倫敦城市升級作出巨大貢獻。例如,這裡建設了歐洲最大的藝術中心及世界一流的博物館、中型劇場、美術館、文化機構、藝術學校、博羅集市等。策略之三是吸引高端人口,促進文化交流。前期文化産業的發展吸引更多的高端人口來到倫敦南岸,例如南岸地區城市魅力的提升帶來了藝術家、創意人才,形成創意階層。多樣的文化活動促進了人群之間的交流、激發了城市發展活力。

第三,以文化藝術塑造市民場所。一是通過公共藝術參與,打造有活力的文化體驗空間。例如芝加哥的千禧公園是集藝術、音樂、建築與景觀完美融合的藝術中心,也是芝加哥重要的公共文化娛樂中心,通過互動式公共藝術、面向市民的特色文化活動來滿足公眾參與等多重需求。二是突出複合多樣功能,打造親民的文化交流空間。例如東京的上野公園是融上野公園之景與博物館群落而衍生的、具有休憩教化功能的文化場所,同樣為城市發展帶來了活力。

以文化觸媒帶動南中軸地區復興

在我國城市發展中,“文化激活城市”在北京南中軸地區規劃中的實踐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區位來看,南中軸地區位於北京中心城區南部地區,涉及東城、豐臺、朝陽、大興行政轄區,用地北端距離天安門直線距離約4.0公里。從規劃範圍來看,南中軸地區概念性規劃研究範圍為北起南二環,南至南五環,西起京開高速,東至成壽寺路、涼水河一線,總面積約98.9平方公里。該地區是北京中心城區的發展短板和洼地,功能業態低端、基礎設施欠賬、城市品質欠佳。

但該地區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歷史上,這裡是遼金兩朝皇家獵場、元明清三朝皇家苑囿、近代京南重要軍事屏障和抗戰、鐵路、航空航太發展的先鋒基地。因此,既有研究把南中軸地區定位為“未來軸線、騰飛舞臺”,認為南中軸地區是中國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新的標誌性里程碑。

根據《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要加強南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投入,全面騰退、置換不符合城市戰略定位的功能和産業,為首都生産生活提供高品質服務保障,促進南北均衡發展。2018年9月,北京市發佈的《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提出,要把南中軸建設成為“生態文化發展軸”。

南中軸地區發展面臨功能疏解、區域協同、南向開放三大機遇。第一,經過非首都功能疏解,這裡潛在可騰退空間近40平方公里,是中心城區最後的大面積可開發區域。第二,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中心城區以提升首都功能為核心任務,南中軸地區作為中心城區的一部分,可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首都功能承載空間的重要節點。第三,雄安新區的崛起,將帶動“北京-雄安”發展走廊崛起,使南中軸地區的區域地位更為突出;新機場將帶動北京南部地區發展,使之成為和首都機場國際化區域並重的新興國際化地區。

在南中軸地區的未來發展中,要做到文化塑軸,用文化激活城市。一要構建“核心引領、輻射區域”的文化空間體系,實現文化驅動發展,帶動南城文化休閒服務軸、文化科技融合軸發展,實現傳統文化、新文化和國際多元文化融合發展、文明互鑒。二要重點發展國家紀念、文化博覽、創意設計、時尚藝術功能,體現新時代大國文化自信。例如基於場地歷史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産,發展創意設計,實現傳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促進文化向科技、生活等多領域的滲透,發展引領時代的新興創意設計。

此外,要做到自然冶園,將森林引入城市;要修復生態格局,改善人居環境,例如,以南苑森林濕地公園和鳳池公園兩大濕地公園建設為支點,修復現狀破碎綠色空間,完善第一、二道生態綠隔;對中軸路進行生態化改造,串聯故宮、天壇、先農壇等生態綠心,延續“生態中軸”格局。要做到步道織網,匹配功能更新,推行綠色交通和窄路密網模式,重塑南中軸地區的交通組織,打造“綠色交通主導”的漫步之城,最終通過多種功能、多元文化融合,打造彰顯中國氣質的軸線空間。

此文根據作者在“CBC城鄉創新發展大師薈”上的發言整理,有刪減。

(責任編輯:)
網站無障礙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保軍:用文化激活城市發展
來源:中國建設報2019-01-23 15:07:05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