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8幅地全拍出 2幅宅地未達限價

來源:揚子晚報 2017-10-27 14:42:31

業內人士認為:南京土地市場進入“降溫”模式,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已有成效

南京樓市進入“銀十”的首場土地拍賣于25日下午落下帷幕,國土部門推出的8幅地塊全部拍出,成交金額約129億,其中6幅住宅性質的地塊有2幅未達最高限價,來自城北、江北、江寧的地塊樓面價均未超過20000元/㎡。業內人士認為,南京土地市場已經進入“降溫”模式。  

鏖戰近5小時,中海首入燕子磯新城

南京市國土部門推出的8幅地塊來自城北、江北、江寧、湯山等地,其中城北佔了3幅,分別位於燕子磯新城、邁皋橋和小市地區。

當中面積最大的要數燕子磯新城的2017G51地塊,這也是昨日競爭最激烈的1幅,歷經112輪、耗時近5個小時才決出買家。這幅地塊位於太新路附近,與中航國際社區、融創玉蘭公館等毗鄰,出讓面積近10萬平方米,用地性質除了住宅與商住部分,還包括社會福利用地,還需配建人才房(含租賃住房)。昨天上午9時,該地塊正式開拍,在國土部門的網路競拍公眾頁面上記者看到,多家開發商閒庭信步般緩慢舉牌應價,有不少輪次的報價都是接近4分鐘的舉牌限時之前才刷新出來。上午11點時,幾乎只剩下兩家開發商“火拼”,最終到下午13點40分才定格在49.1億元,中海地産成為“大贏家”,這也是中海首次進入燕子磯板塊。49.1億元的成交價距離54.6億元的最高限價仍有不小的差距。

按照綜合容積率2.84計算,該地塊的最終樓面價為17932元/㎡,此前南京燕子磯板塊的宅地樓面價最高達2.3萬元/㎡,其餘多接近2萬元/㎡,因此,中海拿下的2017G51地塊不算太貴。不過該地塊需要配建超過1.2萬平方米人才房,算上這部分建設成本,可能就不止17932元/㎡的樓面價了。

棲霞建設拿下邁皋橋宅地,需配建保障房

南京本土老牌房企棲霞建設昨日也收入1幅住宅用地。該地塊是位於南京城北邁皋橋的2017G53地塊,出讓面積為3.5萬平方米,容積率為2.5,最高限價為17.6億元,折合樓面地價接近20000元/㎡。

可能是純住宅用地相對稀缺,該地塊也拍了兩個多小時才分出勝負,107輪過後,棲霞建設以17.6億的最高價競得,同時需配建11000平方米的保障房

位於城北的另一幅小市商辦地塊則被南京地鐵以1.6億元的底價摘得。

江北、江寧宅地均需現房銷售

中海地産昨日還收入1幅位於浦口的住宅用地,位於江寧方山的商住地塊則被美的地産拿下,九龍湖的2017G57地塊被金地與弘陽聯手摘得,位於湯山的1幅宅地則由南京國資新城收入。值得關注的是,這些地塊均需現房銷售,這可能導致未來可供房源數量增加,對於穩定樓市將起到積極作用。

另外,江寧九龍湖核心地段的商辦地塊被景楓置業以6.15億元拿下。

專家觀點>>>

南京土地市場降溫 遏制房價見成效

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相關人士指出,從此次拍賣結果來看,所有宅地的樓面價均未超過20000元/㎡,不難看出南京樓市調控的力度仍在加強。如果沒有積極的調控措施,包括燕子磯新城、江浦、九龍湖等地的地塊價格極有可能超過“2”字頭,調控成效顯著。

對於開發商來説,過去地價決定房價的老觀念已經行不通了,按照業界的普遍演算法,房價通常是地價的1.5至2倍,而從近期的新房市場來看,一些項目正在“虧本”賣房,麒麟的“虧本地王”京奧港未來墅便是一例。因此,房企在拿地時關注更多的是項目所在區域的價格“紅線”,並以此來決定是否出手,土地市場正在逐漸降溫。

樓市專家還指出,南京房價在過去10個月內“止步不前”,除了今年6月和9月的環比零漲幅,其餘全部為環比下跌,由此可見,南京在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方面已取得實質性成效。

(責任編輯:)
即時資訊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10號恒通國際商務園B12C座五層
郵       編:100015
聯繫電話:010-59756138/6139
電子郵箱:dichan@dichanchina.com
網站無障礙
南京:8幅地全拍出 2幅宅地未達限價
來源:揚子晚報2017-10-27 14:42:31
​南京樓市進入“銀十”的首場土地拍賣于25日下午落下帷幕,國土部門推出的8幅地塊全部拍出,成交金額約129億,其中6幅住宅性質的地塊有2幅未達最高限價,來自城北、江北、江寧的地塊樓面價均未超過20000元/㎡。業內人士認為,南京土地市場已經進入“降溫”模式。
長按保存圖片

中國網地産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

中國網地産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電話:010-59756138/6139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1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關於我們 主辦單位 權責申明 聯繫我們 廣告合作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27341號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04號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