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國情> 你不知道的國情> 你不知道的國情(專題)>

江西省推進醫學學科建設實施方案內容是什麼?

2024-11-13 15:12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加快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的意見》,錨定新時代衛生健康“四區四高地”建設目標任務,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以提升醫學學科競爭力為核心,以加強醫學學科研究和提升臨床服務能力為抓手,著力推動醫學學科研究、學科人才、學科平臺、成果轉化的有機整合。

二、主要目標

總體目標:圍繞培育和發展衛生健康新質生産力的要求,深入結合當前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和創新能力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推進衛生健康新質生産力發展和事業高品質發展,到2027年,全省醫學學科體系更加完善,打造有影響的學科“高原”,優勢學科躋身國家隊前列,形成學科“高峰”,基本形成“金字塔”學科體系。

具體目標:“兩個進位”:1.全國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排名進位;2.醫學學科全國排名進位。“三個增量”:1.國家級科技創新項目有大的增量;2.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有大的增量;3.高層次人才有大的增量。“四個突破”:1.國家科技獎勵有新的突破;2.頂尖人才有新的突破;3.國家(部委)級科技創新平臺有新的突破;4.中藥新藥創制有新的突破。

三、重點任務   

(一)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計劃

1.推進科技創新管理。健全衛生健康科技組織體系,加強科技創新管理和專業機構力量建設。規範科技創新活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促進科技成果推廣和應用。進一步樹立“研究真問題、真研究問題、産出真成果”“投入問産出、花錢問績效”的創新導向。推動省醫學科學院、省中醫藥研究院、省中醫藥健康産業研究院改革與發展,推動省人民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省腫瘤研究所、省兒童醫學研究所、省婦産醫學研究所等省級科研院所高效運轉,加快成果産出。成立省級衛生健康科技創新與教育學會,組建省衛生健康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推進省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建設,推動全省倫理審查結果互認。(責任單位:省衛健委,省科技廳)

2.推進科研攻堅行動。促進醫學科研項目“根深葉茂”,強化項目梯次孵化,聚焦培養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組織實施委科技計劃項目(“培育”項目);聚焦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水準提升,組織實施委科技創新重點項目(“提升”項目);圍繞重大疾病診療技術、重大疾病機理、重大診療裝備攻關,組織實施省級科技計劃項目(“攻關”項目)。對我省作為第一完成人或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項目,按國家獎勵標準給予1:1獎勵支援。穩步提升公立醫院科研投入,三級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每年科研經費投入不低於年度醫療總收入的2%。其他醫療衛生機構要強化科研意識,逐步加大科研經費投入。(責任單位:省衛健委,省科技廳,省財政廳)

3.推進創新平臺賦能建設。加快推進我省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在優勢學科方向爭創國家和部委級科技創新平臺,對新認定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給予最高1000 萬元項目補助。推動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衛生健康領域省重點實驗室高品質發展,佈局扶持24家省衛生健康重點實驗室,建設63家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臨床研究基地,在重點學科和關鍵技術領域形成持續創新能力。推進高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P3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活動管理,提升“一錘定音”能力;推進省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品質管理控制中心建設和規範管理運作,到2025年實現設區市實驗室生物安全品質管理控制中心全覆蓋。(責任單位:省衛健委,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中醫藥局,省疾控局)

4.推進科技創新資源整合。支援打造公共醫學樣本資源服務平臺,規範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安全穩妥進行人類遺傳資源的深度利用和挖掘。依託省級全民健康資訊平臺,推動建設匯集全省醫學檢驗檢查結果、處方病案、臨床試驗、研究數據等資源的醫學大數據平臺,有條件提供數據開放共用。支援我省全國重點實驗室聯合省內外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究。依託省疾控中心建設省預防醫學科學院,與省內高校共同建設國內一流的公共衛生重點學科。(責任單位:省衛健委,省科技廳,省疾控局)

(二)學科人才引育提檔計劃

5.加大引育高層次人才,提升學科人才衝量。實施人才集聚行動,提升高層次人才省內培育量和省外引進量,形成梯次接續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和創新團隊。到2027年,採取“一事一議”“一人一策”等方式精準引進1至2名頂尖人才,給予經費、項目綜合支援,支援其組建學科團隊併為其量身創設學科平臺或新型研發機構;新增5名左右國家級領軍人才,在創新平臺建設、科技項目資助方面給予支援。實施“贛鄱英才計劃”衛生健康創新人才項目,引進50名左右創新領軍人才,培養30名左右創新高端人才,其中青年佔比約為60%。圍繞我省優勢學科方向,遴選打造一批省級臨床創新團隊。探索設立學術院長(副院長)、學術科主任(副主任)崗位,用於引進重點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和培養專業型領導人員。培養一批“行政+專業”複合型人才。(責任單位:省衛健委,省人社廳,省科技廳)

6.加大本土學科人才培育,提升學科人才品質。以需定招合理確定院校醫學專業招生規模,全面提升醫學教育品質,積極爭取擴大學位授權點和研究生培養規模。提升醫學教育辦學門檻,嚴格限制非醫藥類高等院校和職業院校設置醫藥衛生類專業。支援南昌大學臨床醫學、基礎醫學,江西中醫藥大學中藥學、中醫學等優勢學科、特色學科建設,支援省內醫學高校以行業需求為導向,開設新醫科專業,設置交叉學科。支援省內學科領軍人才在國際、全國學術組織擔任領導職務,提升學科人才的學術影響力。探索建立縣級“醫學學科人才池”,統籌學科人才一體化配備和管理。(責任單位:省衛健委,省教育廳,省中醫藥局)

7.健全人才制度建設,培植學科人才引育沃土。建立人才支援政策的定期調整機制,不斷完善支援重點、資助額度、管理方式,保證政策比較優勢,構建近悅遠來、包容大氣的人才集聚機制。建立行業主建、全省整合的學科人才資訊庫,打造“贛籍醫學人才‘歸巢’”等引才新品牌。探索制定人才引育指標任務,支援區域醫療中心或依託單位引育高層次學科人才,壓實引育單位主體責任。深入推進醫學領域職稱制度改革,探索更加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建立醫療、科研、教學等明確區分的評價體系。建立人才引育情況監測機制和有利於學科發展的績效分類評價制度,著力提高學科人才分類的專業化、制度化、科學化水準。(責任單位:省衛健委,省人社廳)

(三)診療能力強基提級計劃

8.強化區域醫療中心引領,築牢專科能力壓艙石。以國家、省級區域醫療中心為平臺,定向放大優質醫療資源,強化與引入的高水準醫院合作。以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為導向,探索應用一批具備專科特色和核心競爭力的前沿醫療技術項目,聯合攻關一批疑難重症關鍵醫療技術項目,提質擴容一批重點疾病領域醫療技術項目。發揮區域醫療中心引領作用,加強學科共建,專科聯建,鞏固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診療服務區位優勢。提升區域醫療中心輻射影響,扶持縣級醫院全面提升一批核心專科、夯實一批支撐專科、打造一批優勢專科,提高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和就診率,減少患者異地就醫。(責任單位:省衛健委)

9.打破臨床診療科目壁壘,建設專病診療新高地。以疾病為鏈條,以診療為核心,建設一批“補短板”專科,擴大體量規模;建設一批“看難病”專科,提升品質效率;建設一批“影響力”專科,突破發展瓶頸。探索打破原有的醫學學科和診療科目壁壘,以優勢學科和(或)重點扶持學科為主體、相關學科共同參與的“1+N”學科群為基礎,建設一批專病診療中心。加強臨床診療技術創新、應用研究和成果轉化,推進臨床與基礎研究交叉融合、醫工交叉融合、人工智慧交叉融合等跨領域突破發展。(責任單位:省衛健委)

10.均衡優質醫療資源佈局,織密特色專科服務網。建立以醫療服務能力、醫療技術水準、醫療品質安全和效率為核心的臨床專科能力評估機制。優化臨床專科佈局,培育一批優質基礎學科和平臺學科重點專科項目。在部分發病率高且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重大疾病的專病診療模式和學科組織形式上進行創新性突破,建設一批系統連續、特色鮮明、學科融合、優質高效的高水準臨床專科群,形成覆蓋本轄區疾病譜主要疾病和重大疾病的三級醫院臨床專科服務網。深化中西醫學科融合發展,促進中西醫醫療資源有效整合和中西醫醫療技術優勢互補,強化中西醫協同“旗艦”科室建設,顯著提高部分重大疑難疾病的臨床療效。遴選打造100個省級基層特色專科,遴選5家三級醫院作為基層特色專科孵化中心並強化技術規範和品質控制,造就一批在當地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基層名醫名科。(責任單位:省衛健委,省中醫藥局)

(四)學科産業孵化提速計劃

11.推進學科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建設。結合江西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加快推進轉化平臺建設,推動研究成果快速轉化為臨床應用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産品。支援有條件的高等院校、醫療衛生機構、科研院所依託自身資源優勢,建設成果轉移轉化平臺。遴選建設一批學科成果孵化轉化示範基地。開展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推動醫療衛生機構成立轉移轉化基金,促進專利授權、技術轉移和合作、成果孵化。培養一批懂技術、懂管理、懂市場的技術經紀人。支援成立學科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或聯盟,打造高水準、專業化、市場化服務機構,提供新型學科成果轉化經紀人、合作牽引、創業孵化、成果展示等延伸服務。(責任單位:省衛健委,省科技廳)

12.推動學科與産業深度融合。以學科為牽引,支援以醫藥、醫療器械為代表的醫藥産業不斷發展壯大,帶動全産業鏈及相關學科領域提質升級。形成對優勢産業的全方位扶持,促進優勢産業發展壯大,帶領全領域産業提能升級。支援有條件的高校成立大健康産業學院,面向産業需求和學科前沿開展重大基礎和應用研究。推動以中醫學科引領中藥創新及老品種升級開發,促進經典名方産品化産業化,加快院內製劑轉化應用。推動醫院通過學科成果轉化實現社會效益、診療能力、經濟效益“三提升”。(責任單位:省衛健委,省中醫藥局)

(五)學科管理規範提標計劃

13.推動學科梯次培育體系建設。推動建立上下互動、部門聯動、協調高效的醫學學科管理體系,統籌謀劃學科佈局,合理調配資源,實現優勢互補。省級層面建立醫學學科管理領導機制,省市縣三級聯動,制定出臺不同層級學科建設目標和舉措。接續優化省醫學“領先學科”,實施“培育學科”建設,支援省醫學“領先學科”與基層開展學科幫扶。探索省內優勢學科、領軍人才整合機制,集中力量培育建設一批登峰學科、省優勢特色學科,爭取更多學科進入國家隊第一方陣。到2027年,形成省醫學“領先學科”為龍頭、“培育學科”為骨幹,高水準市級和縣級學科為支點的學科網路。(責任單位:省衛健委)

14.創新醫學學科評價。組建專門的學科建設專家委員會,制定科學、統一、規範的學科評價標準,建立學科數字化檔案。推動學科建設成效納入等級醫院評審指標,並與績效分配掛鉤。充分發揮國家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揮棒”作用,依託中國醫學科學院,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學科評價指標體系,開展省內三級公立醫院學科評價,結果作為優化學科佈局、統籌資源配置、改進精細化管理、制定學科發展戰略的重要依據。(責任單位:省衛健委)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醫學學科建設,加強省市聯動和溝通協調,明確職責分工,加強績效評估,形成工作合力。 

(二)完善資金投入。按照財權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要求,支援醫學學科建設發展。拓寬資金投入渠道,引導學科建設單位、企業、社會資本等加大對學科建設的投入力度。  

(三)強化政策保障。創新醫學學科建設項目、平臺依託單位的管理機制,三級公立醫院要有承擔學科建設管理職能的部門和人員,黨委書記直接分管,統籌推進學科、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健全科技成果激勵機制,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

(四)加強宣傳引導。大力宣傳提升學科建設在衛生健康事業高品質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對學科建設的重視度和認同度,調動各方面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營造有利於學科建設發展的良好氛圍。總結推廣學科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不斷推進學科建設發展。

【責任編輯:蔡彬】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