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內容是什麼?
中試是把處在試製階段的新産品轉化到生産過程的過渡性試驗,是科技成果産業化的關鍵環節,是製造業創新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和現代化産業體系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製造業中試持續推進,促進了技術迭代、工藝改進和産品創新。但中試服務體系不健全、自主可控能力不強等問題日益突出,為科技成果産業化提供軟硬體産品和服務的中試産業發展滯後,難以滿足高品質發展的現實需求。為打造現代化中試能力,支撐産業科技創新和高品質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遵循産業發展規律,以建設先進的中試能力為目標,堅持需求導向和場景牽引,健全服務平臺體系,創新發展中試産業,優化中試發展生態,促進中試與創新鏈、産業鏈同步發展,為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加快實現新型工業化、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創新發展。以創新驅動引領中試發展,推動中試全鏈條持續升級,實現技術高端化、能力現代化、管理精細化、服務高效化,支撐高品質研發和成果産業化。
堅持系統佈局。注重遠近結合、分類實施、軟硬協同,按産業門類建設相適應的中試能力,按産業集群佈局中試服務,推動中試線建設與産業鏈深度融合,支撐産業邁向中高端。
堅持供需聯動。圍繞産業實際和企業中試需求,推動中試平臺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圍繞中試平臺能力需求,擴大精密測量儀器、高端試驗設備、設計倣真軟體等産品供給。
堅持經濟高效。指導中試能力集約建設、規範管理,適度超前佈局現代化中試能力。科學配置中試資源,推動中試服務網路化,提高中試驗證效率,實現提質增效。
堅持安全可靠。堅持技術和管理並重,將安全保障貫穿中試全過程,加強風險識別、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分析評估,確保中試發展安全可靠、自主可控。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我國製造業中試發展取得積極進展,重點産業鏈中試能力基本全覆蓋,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高端化、綠色化水準顯著提升,中試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中試平臺5個以上,中試發展生態進一步優化,一批自主研發的中試軟硬體産品投入使用,中試對製造業支撐保障作用明顯增強。
到2027年,我國製造業中試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先進中試能力加快形成,優質高效的中試服務體系更加完善,中試發展生態更加健全,為産業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四、佈局現代化中試能力
(一)加快中試能力體系全覆蓋。科學規劃覆蓋重點行業的先進中試能力,形成完善的中試技術體系、先進的中試服務網路和有效的中試軟硬體産品供給。建設一批有較強行業帶動力的重大中試項目。支援産業鏈龍頭企業將中試和研發生産一體謀劃,形成行業完整中試能力。
(二)促進中試能力建設工程化。實施製造業中試能力提升工程,按照謀劃一批、建設一批、儲備一批的思路實現階段式突破。引導企業制定中試能力提升計劃,推動流程型製造企業建設面向産品試製和批量生産的中試能力,提升産品品質和生産效率;推動離散型製造企業建設面向新産品研發和持續迭代的中試能力,提高産品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
(三)推進中試數字化。加強新一代資訊技術融合應用,開展試驗設備和流程的數字化改造,優化試驗方式和管理模式,推廣數字技術在工藝工裝測試、缺陷檢測、預測性維護等試驗場景的解決方案。鼓勵企業挖掘數據價值,構建數字孿生系統,開展虛擬倣真實驗,強化基於模型的系統工程規模應用,縮短研發週期,降低試驗成本,實現無實物樣機生産。
(四)推進中試網路化。開展網路化的協同中試,深化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5G等技術在中試環節的應用,推進企業中試資源的網路化連接、平臺化匯聚,提升設備和系統的互操作水準,實現生産實驗管控一體化。推動企業與供應商雲上共用試驗數據資源。推廣中試雲服務,滿足中試雲化需求。
(五)推動中試智慧化。推動智慧中試線建設,加快中試智慧化改造,全面提升試驗過程、管理服務、安全保障的智慧化水準。推動機器視覺、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大模型在中試環節的應用,通過全面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和精準執行,優化工藝過程,提升試驗效率。
(六)推動中試高端化。持續提升中試技術和試驗品質,滿足不斷升級的産品中試需要。加快高精度測量儀器、高端試驗設備等産品研製,加強設計倣真軟體攻關,支撐高水準中試。對具有重大應用前景、高附加值的試驗材料、高端産品和裝備,優先納入首批次材料、首臺(套)裝備應用指導目錄。
(七)推動中試綠色化。將中試與工業綠色低碳安全同步推進,加快中試綠色轉型,推廣資源消耗低、環境影響小、本質安全可靠的新模式。引導企業建設綠色安全中試線,推進綠色技術軟體化封裝,開展中試資源能源和污染物全過程動態監測、精準控制和優化管理,提升中試資源綜合利用效率。
五、構建中試服務平臺體系
(八)推動龍頭企業建設産業鏈中試平臺。支援龍頭企業提供應用場景和試驗環境,搭建自主産品中試平臺,帶動産品研發設計和驗證試驗,與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制定中試技術規則和標準,著力解決中試共性問題。推動國有企業加強中試自主創新技術和産品推廣,在關鍵領域率先落地應用。
(九)建設綜合性中試公共服務機構。佈局建設技術領先、世界一流的綜合性中試公共服務機構,提供跨行業、跨領域的高水準中試服務。聚焦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統籌指導有優勢、有條件的科研力量建設區域綜合性中試公共服務機構。在産業集群和園區建設綜合性的中試公共服務能力,全方位支撐産業發展,滿足企業多樣化需求。
(十)建設專業化中試公共服務機構。佈局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專業化中試公共服務機構,提供具有行業特色、滿足特殊場景需要的專業化服務。結合資源稟賦,集聚專業力量參與建設,完善特殊應用場景下的試驗能力和極端環境試驗能力,有效滿足行業發展及特殊應用場景需求。
(十一)建設高水準多層次中試載體。支援有條件的地方基於産業基礎和比較優勢打造輻射範圍大、轉化能力強、發展機制好的中試中心。強化現有創新和服務平台中試功能,加強技術研發轉化,開放試驗能力、試驗場地和研究成果。引導各類載體重視智慧財産權管理,建立和完善智慧財産權保護制度。
六、創新發展中試産業
(十二)強化政策協同。完善中試政策體系,促進中試與高新區、工業園區、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安全應急産業示範基地、先進製造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等政策有機結合,加強中試資訊交流、資源共建共用、産業鏈對接協同,優化配置要素資源。
(十三)加快關鍵技術攻關。以産業化為目標,凝練中試共性需求,推動中試科研平臺體系建設,重點突破極端複雜環境試驗、可靠性倣真分析、數字孿生等中試關鍵技術和計量、標準、試驗檢測、分析評價等基礎共性技術。支援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用戶單位聯合攻關,解決中試瓶頸問題。
(十四)突破軟硬體産品。推動中試軟硬體補短板、鍛長板,以解決堵點卡點中斷點問題為導向,推進軟硬體産品標準化、系列化、模組化、成套化發展。組織實施一批滿足應用場景要求的軟硬體産品示範項目,推進中試軟硬體産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增加高品質産品和服務供給。
(十五)打造自主中試線。提升中試線系統整合能力,促進優質自主産品在建設中試線過程中先行先試,提升中試線自主可控水準。推動中試線軟硬體産品與工業網際網路、數字基礎設施的整合應用。打造行業中試線示範樣板,遴選一批中試示範線,並組織推廣。
(十六)培育優質企業。對標國際先進水準,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能力的儀器儀錶、計量標準裝置、試驗檢測設備、設計倣真軟體等領域龍頭企業。支援中小企業聚焦主業、精耕細作,不斷增強中試軟硬體産品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十七)拓展全鏈條服務。鼓勵各類平臺形成覆蓋工程開發、技術熟化、工藝創新、樣品試製、試驗檢測等功能的全鏈條服務能力,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援力度。鼓勵發展設備租賃、遠端運維、共用實驗等新型服務業態。發佈中試服務資源目錄,遴選中試服務解決方案和典型案例,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
七、優化中試發展生態
(十八)強化標準支撐引領。實施中試發展標準提升計劃,建立健全中試標準體系併發布一批關鍵標準。包括:模擬倣真、工藝工裝、檢驗檢測等關鍵技術標準,儀器儀錶、中試線等試驗設備標準,術語定義、人才培養、服務機構等支撐基礎標準。推動成立中試行業標準化技術組織,支援專業機構、行業協會等利用多種形式開展標準制定和宣貫。
(十九)打造專業人才隊伍。堅持引培並舉,深化産教融合,支援産學研合作,培養懂産品、懂製造、懂試驗、懂設備、懂安全的複合型人才隊伍和善於解決複雜工程問題的卓越工程師,健全中試專業人才體系。支援具備條件的高校設置中試相關學科專業,建設中試實訓基地、專家工作站等平臺。完善中試人才的評價、保障和激勵機制。
(二十)加強計量服務保障。強化中試儀器設備的計量溯源性,建立一批中試發展急需的高準確度、高穩定性計量標準裝置和計量標準物質庫,研製專用計量測試方法和標準規範。
充分發揮計量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作用,加強國家産業計量測試中心和計量器具型式評價實驗室建設,為中試發展提供全壽命週期的計量測試服務,確保中試量值準確、試驗有效。
八、保障措施
(二十一)加強組織協調。發揮國家製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作用,加強對中試發展的統籌協調。加強央地聯動,引導各地發揮特色優勢,制定有效的落實舉措,對成效顯著地區加大激勵支援力度。發揮專業機構、行業協會等作用,加強資訊發佈、供需對接、技術服務等工作。
(二十二)強化資源保障。充分運用現有資金、基金等政策渠道,帶動社會資本,支援中試創新發展。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增值稅留抵退稅等政策。用好首臺(套)、首批次保險補償政策。發揮國家産融合作平臺作用,支援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做好金融服務。將中試納入“科技産業金融一體化”專項,引導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加大支援力度。鼓勵各地對中試給予資金、土地、人才、金融等多方面保障。
(二十三)完善管理機制。各地要加強統籌協調,強化産業、應急、環保等政策協同,規範中試項目落地流程,優化準入條件、用地規劃、環保安全、建設運營等環節的程式,加強指導和服務。鼓勵採用集中辦理、聯席審核、並聯審批等方式,探索實施部分事項承諾備案制等新型管理機制,提升項目審批效率,提高管理規範化水準。
(二十四)開展效能評價。建立科學的評價指標體系,對中試能力、服務水準、規範管理、綜合效益等進行監測分析和評價,動態反映綜合發展趨勢。加強中試服務平臺效能評估,確保規範運作、安全可靠、科學發展。強化評價結果應用,將評價結果作為政策支援、資源配置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