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國情> 你不知道的國情> 你不知道的國情(專題)>

2023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長情況是怎樣的?

2024-03-12 14:41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3年,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503036億元,比上年增長3.0%(按可比口徑計算,詳見附注7),增速比1—11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6.5%,增速加快0.2個百分點;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增長5.9%,增速加快0.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2月份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增長0.09%。2023年,民間固定資産投資253544億元,比上年下降0.4%,降幅比1—11月份收窄0.1個百分點。

分産業看,第一産業投資10085億元,比上年下降0.1%;第二産業投資162136億元,增長9.0%;第三産業投資330815億元,增長0.4%。

第二産業中,工業投資比上年增長9.0%。其中,採礦業投資增長2.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産和供應業投資增長23.0%。

第三産業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0.5%,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5.2%,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2.6%。

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比上年增長4.4%,中部地區投資增長0.3%,西部地區投資增長0.1%,東北地區投資下降1.8%。

分登記註冊類型看,內資企業固定資産投資比上年增長3.2%,港澳臺商企業固定資産投資下降2.7%,外商企業固定資産投資增長0.6%。

附注

1、指標解釋

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是以貨幣形式錶現的在一定時期內完成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産的工作量以及與此有關的費用的總稱。

國有控股:在企業的全部實收資本中,國有經濟成分的出資人擁有的實收資本(股本)所佔企業全部實收資本(股本)的比例大於50%的國有絕對控股。

在企業的全部實收資本中,國有經濟成分的出資人擁有的實收資本(股本)所佔比例雖未大於50%,但相對大於其他任何一方經濟成分的出資人所佔比例的國有相對控股;或者雖不大於其他經濟成分,但根據協議規定擁有企業實際控制權的國有協議控股。

投資雙方各佔50%,且未明確由誰絕對控股的企業,若其中一方為國有經濟成分的,一律按國有控股處理。

行政和事業單位的投資項目都屬於國有控股。

登記註冊類型:劃分企業登記註冊類型的依據是市場監管部門對企業登記註冊的類型,按照國家統計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劃分企業登記註冊類型的規定調整的通知》(國統字〔2011〕86號)執行。劃分個體經營登記註冊類型是依據國家統計局相關規定,按照國家統計局《關於“個體經營”登記註冊類型分類及代碼的通知》(國統辦字〔1999〕2號)執行。

固定資産投資統計報表制度規定,基層統計單位均要填報登記註冊類型。登記註冊類型由從事固定資産投資活動的企業或個體經營單位填報。已在市場監管管理部門登記的,按登記註冊類型填報,未登記的,按投資者的登記註冊類型或有關文件的規定填報。

其中內資企業包括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合作企業、聯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營企業和其他企業。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包括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港澳臺商獨資經營企業、港澳臺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外商投資企業包括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外商投資企業。

2、統計範圍

計劃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固定資産項目投資及所有房地産開發項目投資。

3、調查方法

固定資産投資統計報表按月進行全面調查(1月份數據免報)。

4、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劃分

東部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海南10個省(市);中部地區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個省;西部地區包括內蒙古、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12個省(市、自治區);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3個省。

5、行業分類標準

執行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 4754-2017)。

6、環比數據修訂

根據季節調整模型自動修正結果,對2022年12月份以來的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環比增速進行修訂。

7、同比增速説明

固定資産投資增速按可比口徑計算。報告期數據與上年已公佈的同期數據之間存在不可比因素,不能直接相比計算增速。主要原因是:(一)加強在庫投資項目管理,部分不符合投資統計制度規定的項目退出了調查範圍。(二)加強統計執法,對統計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數據,按照相關規定進行了改正。(三)加強數據品質管理,剔除跨地區、跨行業重復統計數據。

  

【責任編輯:蔡彬】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