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國情> 你不知道的國情> 你不知道的國情(專題)>

重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集群提升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7年)內容是什麼?

2024-02-01 09:43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為貫徹落實國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相關規劃部署,切實抓好《重慶市建設世界級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發展規劃(2022—2030年)》的落實,不斷完善和提升我市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集群,加快建設世界級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特製定本行動方案。

一、發展目標

到2027年,持續聚集國內外知名企業,做強做優現有企業,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打造一批在全國細分領域領先的鏈主企業,重點關鍵技術和産品基本實現自主可控,産業基礎進一步夯實,産業鏈供應鏈水準顯著提升,建成跨域融合、上下協同、互利共贏、全國領先的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集群,全市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營業收入達到7000億元,累計新增新型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800家。

二、重點任務

(一)加強整零協同。支援整車企業加快新車型研發和投放速度,持續壯大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整車産銷規模,帶動零部件産業集群發展。支援整車企業加大培育和採購力度,帶動零部件企業做大做強。推動整車企業進一步開放配套市場,吸引市外零部件企業來渝集聚發展。推動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加強技術合作,發展新型零部件産品。支援零部件企業根據整車企業需求,加快提升同步開發能力。到2027年,全市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提高30個百分點。〔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委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招商投資局參與,有關區縣(自治縣)政府和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萬盛經開區管委會(以下統稱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二)加快傳統零部件企業轉型升級。推動傳統零部件企業緊跟整車企業新産品和新項目配套需求,發揮自身管理、研發、製造等方面的優勢,選方向、上項目,加快向智慧網聯和新能源化轉型。開展智慧製造診斷評估活動,推動零部件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建設智慧工廠和數字化車間。支援“鏈主”企業牽頭構建細分領域的“一鏈一網一平臺+智慧製造單元”,建設産業鏈監測平臺和數字化轉型服務中心,帶動中小零部件企業觸網上雲用數賦智,實現數字化轉型。到2027年,全市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累計完成智慧網聯和新能源化轉型升級500家,累計新建10家智慧工廠和100個數字化車間。(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委牽頭,有關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三)促進行業融合。鼓勵和支援電子資訊製造業、先進材料等有關行業企業積極融入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加強與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科研院校的跨界合作,研發生産智慧座艙、汽車晶片、輕量化車身、動力電池原材料、水性塗料及涂裝等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關鍵系統和零部件。推進智慧座艙産業園、車用功率晶片工廠等重大行業融合項目按序時進度建成投産。到2027年,全市累計推動200家汽車製造業以外的跨界企業生産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委牽頭,有關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四)強化招商引資。持續優化調整招商項目庫、招商圖譜和招商地圖,瞄準産業空白和發展短板,開展精準招商、資本招商、市場招商。組建市、區縣兩級專業招商團隊,實施專項招商行動,到零部件産業發達的國家和有關省(區、市)開展招商活動。推進特色産業園區創建工作,提升産業重大項目承接能力,圍繞整車企業、解決方案整合商等,打造一批專業園區;聚焦動力電池、智慧座艙、熱管理系統、輕量化零部件等細分領域,建成一批全國領先的特色産業園。到2027年,全市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累計新招引企業300個,建成特色産業園20個。(責任單位:市招商投資局牽頭,市經濟資訊委參與,有關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五)培育行業優質企業。加強政企合作,培育全國領先的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集團。開展優質企業培育行動,圍繞發展基礎較好的重點領域,認定一批“鏈主”企業,培育一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帶動更多零部件産業鏈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到2027年,爭取1家重慶企業進入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十強、3家進入全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百強,全市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專精特新企業達到300家。(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委、市國資委牽頭,有關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完善技術創新孵化機制,加強政産學研用協同,打造科技成果轉化、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等平臺。實施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支援企業爭創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級研發創新機構,壯大市級研發創新機構規模,引導規模以上企業全面建立研發創新機構、開展研發活動、提高研發投入比例。採取定向委託、“揭榜挂帥”等方式,支援核心零部件和關鍵技術的研發攻關。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支援企業加強專利佈局,提高品質水準,創立優質品牌。到2027年,全市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行業累計突破核心技術50項以上,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5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50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00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經濟資訊委、市市場監管局牽頭,有關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七)夯實人才支撐基礎。編制發佈人才需求目錄,用好用活引才政策,完善和落實高層次人才配套服務舉措,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校對高端人才實行“雙聘制”,吸引和集聚高層次人才。支援企業之間、企業與科研院校之間加強合作,大力培育創新創業領軍人才和示範團隊、專業技能人才等。支援科研院校圍繞産業發展需求優化學科佈局,加強新工科建設,與企業共建共用現代産業學院、現場工程師學院、卓越工程師學院資源。到2027年,全市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引進國家級人才工程項目專家500人、急需緊缺人才5萬人,累計培養本科、專科、中職畢業生32萬人。(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經濟資訊委牽頭,有關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八)發展生産性服務業。組建重慶市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聯盟,支援成立行業細分領域的市級或區縣級專業聯盟、聯合開發體。實施公共服務平臺提升工程,支援第三方機構建立完善並提升晶片、軟體、資訊通訊、先進材料、充換電、氫能源等新興領域的檢驗檢測能力。開展標準引領行動,支援第三方機構和優勢企業主導或參與制定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團體標準。支援企業對接上下游物流需求,與整車、物流、倉儲等有關企業融合發展,持續提升運輸效率。引導銀行業機構加大信貸支援力度,鼓勵保險機構擴大保險覆蓋範圍,持續培育優質企業上市,加強對行業企業的金融支援。到2027年,全市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綜合及專業聯盟達到10個,上市企業達到15家。(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委、市市場監管局、市金融監管局牽頭,有關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九)優化空間佈局。支援中心城區持續壯大整車産銷規模,重點發展汽車軟體、汽車晶片、電子元器件等基礎性産品,打造産業引領示範區。支援渝西地區按照《渝西地區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發展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聚焦優先發展方向,推進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有關係統和總成“串鏈成群”,打造産業發展“頂梁柱”。支援萬州區、涪陵區、長壽區、綦江區、萬盛經開區、南川區等圍繞動力電池及原材料、輕量化零部件及先進材料等方向,發展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特色零部件,打造産業協同發展區。到2027年,渝西地區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達到1000家,産值達到4000億元。(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委牽頭,有關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十)加強開放合作。對接實施好國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鏈關鍵環節産能儲備和備份部署,承接重大生産力佈局和産業轉移。深化川渝協同機制,推動兩地産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培育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先進製造業集群,打造産業合作示範園區、産業協同示範區。推進行業國際化發展,支援零部件企業跟隨整車企業到海外佈局生産工廠和銷售網路,做大出口規模;加強與全球行業領先機構和企業的合作,引進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先進技術和産業化項目。到2027年,川渝兩地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綜合本地配套率達到70%;全市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出口規模達到200億元,累計引進外資項目50個。(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委、市商務委、市招商投資局牽頭,有關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和完善重慶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由市推動汽車産業轉型發展工作專班統籌,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清單化、項目化、事項化推進工作落實。有關區縣要成立工作專班,細化工作舉措,打表推進實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市級有關部門要落實責任分工,強化部門協同和市、區縣聯動,形成工作合力。(責任單位:市推動汽車産業轉型發展工作專班牽頭,市級有關部門、有關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二)加強政策支援。統籌各類財政專項資金,研究制定全市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支援政策,對重點引進、産業鏈整合等類別企業給予獎勵,加大對自主研發、技術改造等項目的支援力度。重慶産業投資母基金要進一步加大對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的支援力度,對有關區縣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專項基金給予匹配支援。(責任單位:市推動汽車産業轉型發展工作專班牽頭,市財政局、市經濟資訊委、市國資委和有關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三)加強督促激勵。抓好對重點工作的專項督導,層層抓落實,確保工作有序推進。建立市、區縣兩級定期評估和激勵機制,對推動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産業發展工作成效突出的部門、區縣、園區、企業等單位及相關個人進行激勵。(責任單位:市推動汽車産業轉型發展工作專班牽頭,市經濟資訊委、市招商投資局和有關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四)加強宣傳引導。持續辦好中國國際智慧産業博覽會、重慶國際汽車展覽會等品牌活動,策劃舉辦全球性、全國性、區域性的專業論壇、會議等。圍繞政策措施、重大項目、創新成果等,組織開展新聞發佈、項目簽約、建成投産、産品推介、技術展示等活動。(責任單位:市經濟資訊委、市政府新聞辦牽頭,有關區縣政府具體落實)

【責任編輯:蔡彬】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