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國情> 你不知道的國情> 你不知道的國情(專題)>

山東省關於促進特色小鎮規範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有哪些?

2024-01-08 10:38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紮實推進特色小鎮規範健康發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促進特色小鎮規範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20〕33號)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現制定如下措施。

一、明確發展定位

嚴格落實國家確定的發展定位,聚焦培育發展主導産業,吸引人才、技術、資金、數據等先進要素集聚,産業上細分高端、特色鮮明,功能上産城融合、人文疊加,空間上集約高效、綠色生態,建設新發展階段的微型産業集聚區、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新平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空間、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支點、傳統文化傳承保護的新載體。(省發展改革委負責)

二、強化規劃引領

各市、縣(市、區)政府要依據國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國土空間規劃,立足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産業基礎、文化底蘊等因素,堅持系統規劃、整體打造。在嚴守耕地保護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基礎上,堅持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科學編制特色小鎮規劃和建設方案,規劃面積一般控制在1-6平方公里,文化旅遊、體育運動、三産融合類特色小鎮規劃用地面積可適當提高。重點在城市郊區、城市新區、骨幹交通沿線、經濟活躍區及景區周邊區域佈局。引導産城人文融合,在主導産業提質增效的基礎上,疊加現代社區功能、文化功能、休閒功能、旅遊功能,推進産業社區文化休閒旅遊“五位一體”,打造宜業宜居宜樂宜遊的新型空間。(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自然資源廳配合)

三、聚力主導産業

特色小鎮應秉持少而精、專而優方向,立足實際確立主導産業,找準優勢、凸顯特色,深耕行業細分領域,切實增強産業核心競爭力。依託我省製造業發達的優勢,支援先進製造類特色小鎮産業優化升級,打造行業內“單項冠軍”和産業集群;推動相應資源稟賦區域,發揮比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商貿流通類、文化旅遊類、體育運動類、三産融合類等特色小鎮;鼓勵在先進要素集聚區域探索發展科技創新、創意設計、數字經濟及金融服務類特色小鎮。(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科技廳、省工業和資訊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體育局、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配合)

四、推動創新創業

培育特色小鎮創新創業生態,“四新”經濟增加值佔生産總值比重原則上不低於40%。先進製造、科技創新、創意設計、數字經濟類特色小鎮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原則上在2.5%以上。發展眾創空間、科技型企業孵化器等創新創業載體、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和科研成果中試基地。提高就業吸納能力,單個特色小鎮吸納就業人數原則上不少於2200人。結合主導産業加強創業就業技能培訓服務,提高創業者和勞動者技能素質。發揮特色小鎮就業半徑短、居住成本低、體制機制活的特點,引導周邊居民就近創業就業、農業轉移人口就近城鎮化。(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科技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配合)

五、賦能智慧綠色

通過5G、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字化技術,加快特色小鎮産業的智慧化、綠色化、高端化升級改造,同步構建特色小鎮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生態等發展服務體系。按照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特色小鎮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經濟體系,科學推進綠色規劃、綠色建設、綠色生産、綠色生活。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促進産業、建築、交通、生活等領域低碳轉型,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資訊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大數據局配合)

六、推進市場運作

推進特色小鎮市場化運作,以工商資本及金融資本為主、政府有效精準投資為輔,突出企業主體地位,依法合規建立多元主體參與的投融資模式。支援具備條件的特色小鎮開展金融管家試點。著力培育一批專業的特色小鎮投資運營主體,加強特色小鎮投資建設運營全生命週期管理, 探索可持續的投融資模式和盈利模式。鼓勵引進第三方專業機構,對特色小鎮內企業進行物業化管理。(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配合)

七、深化改革試驗

推動特色小鎮先行承接新型城鎮化、城鄉融合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新舊動能轉換、農業現代化等相關改革試驗,努力探索微型産業集聚區高品質發展的經驗和路徑。開展供地用地方式改革,探索差別化供地政策,鼓勵混合供地和建設用地多功能複合利用,盤活存量建設用地,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探索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工業和資訊化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配合)

八、強化政策支援

加強用地支援,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要統籌考慮特色小鎮發展需求,合理安排發展空間。加強資金支援,統籌財政專項資金、政府專項債券等,加大對特色小鎮支援力度。加強項目支援,對特色小鎮重點項目,符合重點項目條件的優先納入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庫。加強金融支援,建立政銀企對接長效機制,支援符合條件的特色小鎮投資運營企業發行企業債券,鼓勵開發性、政策性和商業性金融機構在債務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增加中長期融資支援,將符合條件的特色小鎮項目納入信貸支援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政策支援範圍。加強人才支援,組建特色小鎮服務專家庫,針對特色小鎮在技術攻關、産業發展、品牌打造、投融資模式創新等創建培育過程中的重點、難點提供專業諮詢服務。(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配合)

九、實行清單管理

對特色小鎮實行清單管理、動態調整,做到有進有出。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做好指導特色小鎮培育、建設、管理等工作,對於增量特色小鎮,通過自願申報、省級復核、專家評審、審核公佈等程式定期認定,將滿足條件的特色小鎮納入清單管理。制定特色小鎮管理和監測等辦法,規範建設管理,開展監測評價,做到獎優罰劣;對於明顯達不到建設目標的特色小鎮,在清單中予以清除。(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應急廳配合)

十、嚴格規範監管

加強對特色小鎮的動態監管,有效防範各類潛在風險,特色小鎮所在地政府是監管主體。嚴守合規用地底線、生態環保底線、債務防控底線、房住不炒底線、安全生産底線。對違反以上五條底線的行為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予以清理。嚴防房地産化傾向,在充分論證人口規模基礎上合理控制住宅用地比例。各級、各有關部門或行業協會、市場主體不得命名特色小鎮,未納入省特色小鎮清單的虛假虛擬“特色小鎮”或“小鎮”,堅決按規定清理或更名。(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應急廳配合)

本通知發佈之日起,《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東省創建特色小鎮實施方案的通知》(魯政辦字〔2016〕149號)同時廢止。

【責任編輯:蔡彬】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