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國情> 你不知道的國情> 你不知道的國情(專題)>

深入推進“壯美廣西•長壽福地”康養産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內容是什麼?

2024-01-08 10:35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産業的重要指示精神,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打響“壯美廣西•長壽福地”品牌,推動康養産業高品質發展,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五個更大”重要要求、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用好國家支援廣西發展“銀發經濟”和康養産業的政策,堅持“政府引領、市場主導,産業聯動、多元融合,開放帶動、集聚發展,項目支撐、創新驅動”的原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用好生態資源,完善支援政策,優化産業結構,強化服務供給,推動康養産業特色化、品牌化、國際化發展,助力開創新時代壯美廣西建設新局面。

二、行動目標

到2025年,初步形成覆蓋全面、內容豐富、特色鮮明、佈局合理的康養産業體系,實現産業佈局更加優化,場景體系日趨完善,産品服務供給更加豐富,産業融合更加深化,“壯美廣西•長壽福地”品牌更加響亮,康養産業監測評價體系基本建立,行業規範與標準體系不斷完善;康養産業生産總值年均增長8%以上,總産值達到4000億元,成為我區戰略性支柱産業。

三、重點任務

(一)培育壯大旅居養老産業。

1.增強旅居養老承載能力。加強城市小區居家社區養老配套設施建設,到2025年,培育創建老年人宜居社區100個。以南寧、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欽州等市為重點,建設改造一批適老定居型養老社區,支援一批療養機構、酒店、民宿等開展適老化改造,提升接待服務能力。(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民政廳,南寧、柳州、桂林、北海、防城港、欽州等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提高旅居養老服務品質。組織開展旅居養老服務品質提升專項行動,出臺服務規範地方標準,打造一批旅居養老産品和精品路線,每年培育旅居養老示範基地20個以上,到2025年,將500個以上優質服務場所納入旅居養老路線。以上林縣、三江侗族自治縣、陽朔縣、上思縣、浦北縣、靖西市、巴馬瑤族自治縣、象州縣、金秀瑤族自治縣、北海市銀海區等具有特色資源優勢的縣(市、區)(以下統稱縣)為重點,支援建設一批旅居養老服務綜合體。到2025年,完成廣西旅居養老綜合服務平臺研發應用。(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民政廳、文化和旅遊廳、市場監管局,上林縣、三江侗族自治縣、陽朔縣、上思縣、浦北縣、靖西市、巴馬瑤族自治縣、象州縣、金秀瑤族自治縣、北海市銀海區等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擴大旅居養老合作交流。深化與其他省份合作,遴選一批面向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京津冀區域、東北地區的旅居養老基地,到2025年與全國20個以上省份建立旅居養老合作機制。探索建立中國—東盟旅居養老行業合作機制,發展面向東盟的旅居養老産業。舉辦“到廣西養老”、“到廣西過冬”、“到廣西消夏”系列品牌活動,推動跨區域旅居養老常態化。到2025年,全區旅居養老人數達到500萬人次。(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民政廳、文化和旅遊廳,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培育壯大康養旅遊産業。

4.推動康養旅遊産品優質化。因地制宜開發溫泉康養、森林康養、鄉村康養等療養休閒度假産品,不斷創新和豐富康養旅遊新模式。推進巴馬長壽養生國際旅遊區、桂林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南寧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北部灣國際濱海度假勝地、桂平大藤峽旅遊度假區、大容山國家森林公園等重點基地建設,形成一批健康旅遊示範帶和集聚區。到2025年,培育認定溫泉類康養旅遊品牌15個以上,康養旅遊景區、度假區50個以上,康養旅遊度假酒店20個以上,康養旅遊度假精品路線6條以上,全區森林康養年服務人數達到5000萬人次。(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文化和旅遊廳、林業局、中醫藥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推動康養旅遊體驗特色化。積極發展少數民族文化體驗、生態旅遊等特色康養旅遊産業,建設以濱海度假、邊關風情、生態民俗為特色的健康旅遊片區。推進廣西藥用植物園、信和信•桂林國際智慧健康旅遊産業園等創建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提升自治區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發展品質。到2025年,打造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基地50個以上。(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中醫藥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6.推動康養旅遊業態多樣化。鼓勵有條件的度假村、景區等建設康養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國際化醫養結合體驗中心。推動建設一批以休閒養生、生態療養、中醫保健等為核心內容的健康旅遊服務綜合體。組織開展“慢遊廣西”、“秋冬遊廣西”等系列品牌活動。推動白沙灣•國際自然醫學度假區、姑婆山産業區順峰溫泉康養旅遊開發項目、巴馬賜福湖國際長壽養生度假區等20多個康養旅遊重大項目建設。(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南寧、防城港、賀州、河池等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培育壯大健康運動産業。

7.拓展運動康養産業鏈條。豐富健身休閒、山地戶外、森林運動等産品和服務供給,培育運動康復、運動健康管理等體醫融合産業,支援各類體育綜合體、産業示範基地、戶外營地等引入運動康復和運動養生服務。(自治區體育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8.打響運動康養産業品牌。培育創建一批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基地,辦好“壯族三月三”民族體育活動、廣西萬村籃球賽、廣西城鄉萬人氣排球賽等特色賽事活動,提升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等獨具廣西特色的國際賽事影響力。(自治區體育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9.豐富老年人運動服務供給。提升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健身設施適老化程度,拓展老年人健身活動空間。加大適老化健身休閒項目開發力度,推廣適合老年人參與的健步走、太極拳、健身氣功、垂釣、房車旅遊、水上休閒等綠色生態運動和民族、民間傳統特色項目,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運動需求。(自治區體育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培育壯大醫藥保健産業。

10.加大醫藥龍頭企業培育力度。加強政策支援,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影響力大、具有競爭優勢的醫藥龍頭企業。圍繞中藥民族藥、生物技術藥等産業鏈招大引強,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京津冀區域等國內發達地區和東盟國家、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合作,拓展醫藥産業合作空間,促進特色中藥民族藥産業補鏈、延鏈、強鏈。(自治區工業和資訊化廳、市場監管局、投資促進局、中醫藥局、藥監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1.加強基礎研究和成果轉化。做大做強“桂六寶”品牌,加強中醫藥以及壯藥、苗藥和瑤藥“五虎”、“九牛”、“十八鑽”、“七十二風”等基礎研究,打造“桂十味”品牌,推動醫療機構中藥民族藥製劑研發,力爭在常見病療效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加快建設重點科技創新平臺,引導支援重點研究機構和藥企開展産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自治區科技廳、工業和資訊化廳、中醫藥局、藥監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2.推進中藥民族藥産業標準化、規模化。打造一批中藥材示範基地、定制藥園和示範縣,培育形成帶動成效突出的規模化中藥原料生産供應基地。到2025年,全區中藥材産業種植規模穩定在600萬畝左右,中藥材種植及初加工産值達到500億元以上,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産佔比達到60%。(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中醫藥局、藥監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培育壯大康復療養産業。

13.加快優質康復醫療資源擴容。建設一批高水準醫療康復基地,因地制宜打造醫療城或醫療産業園區,配套建設高水準集團化的醫學專業機構,推動醫療團隊和醫學人才集聚,豐富多層次、多樣化醫療健康服務項目。大力發展中醫壯瑤醫特色服務,開發民族醫療保健康復産品。(自治區工業和資訊化廳、衛生健康委、醫保局、中醫藥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4.提升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水準。支援企業開發生活方式管理、健康需求管理、疾病管理、殘疾管理、中醫調理等新服務,滿足群眾對家庭醫生、個性化體檢、保健指導、健康干預等健康管理需求。依託資訊化、數字化手段發展智慧健康管理。組織開展“到廣西治未病”、“到廣西康復”系列品牌活動,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消費。(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殘聯,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培育壯大康養食品産業。

15.打造康養食品原料基地。加快推進一批長壽食品、富硒食品、藥食同源中藥材等原料生産基地建設,強化康養食品原料安全監管,建立健全康養食品等級規格、品質評價、物流儲藏等地方標準,打造全國重要的健康食品生産基地。到2025年,全區建設糖料蔗、綠色果蔬、優質茶葉等健康食品(園區)基地500個以上,建設富硒農産品示範基地200萬畝,認定富硒農産品200個以上。(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林業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6.拓展康養食品産業鏈條。因地制宜發展健康食品精深加工,把更多“原字號”升級為“新字號”、“特字號”。以世界500強和知名龍頭企業為目標做好康養食品鏈主企業招商引資,打造名優水果、蔬菜、茶葉等康養食品産業集群。打造“桂藥膳”品牌,圍繞廣西“十大藥膳”和“區域民族特色藥膳”,推動藥食同源與預製菜相結合,培育引進一批預製菜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佈局建設一批預製菜産業重點園區、藥食同源産業園區。到2025年,全區預製菜企業超過5000家,培育孵化國家級廣西預製菜龍頭企業3—5家。(自治區工業和資訊化廳、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投資促進局、中醫藥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7.提升康養食品品牌知名度。組織實施長壽食品品牌培育專項行動,支援建設“桂字號”農産品旗艦店,講好“桂字號”農産品故事,廣泛開展“桂味美食嘉年華”等系列活動。到2025年,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推廣和管理體系,全面提升康養食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商務廳、中醫藥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培育壯大康養製造産業。

18.發展老年用品産業。支援南寧市打造區域性康養産業國際消費中心,加快建設中國—東盟銀發經濟産業園(中國—東盟健康長壽産業園)和中國—東盟養老服務交易中心,爭取納入國家銀發經濟産業園區規劃佈局。支援柳州、玉林等市發展老年用品用具、智慧護理設備、智慧穿戴設備製造産業,支援柳州市康復輔助器具産業園和康養機器人産業園區、防城港市高端醫療裝備應用示範基地等産業集聚區建設。(自治區工業和資訊化廳、民政廳、商務廳,南寧、柳州、防城港、玉林等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19.促進康養運動製造業轉型升級。鼓勵康養運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創建體育用品研發製造中心,推動智慧製造、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在健康運動製造領域應用。支援柳州、貴港等市創建國家體育裝備和材料産業(廣西)協同創新中心。(自治區工業和資訊化廳、體育局,柳州、貴港等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0.強化康養製造業支撐作用。充分發揮康養製造接“一産”連“三産”的功能,促進康養製造與旅居養老、康養旅遊、健康運動、醫藥保健、康復療養、康養食品等深度融合,推動新型生物醫用材料、食品精深加工新技術等在康養製造領域應用,以製造業催生多元化“康養+”産業模式,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康養製造企業和産品。(自治區工業和資訊化廳、民政廳、農業農村廳、商務廳、文化和旅遊廳、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體育局、醫保局、中醫藥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將康養産業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健全工作機制,聚焦優勢項目、重點任務謀劃開展專項行動,加強經費保障,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自治區各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推進各領域重點任務高效落實。各市、縣結合實際抓好本方案貫徹執行,確保各項目標和重點任務如期完成。(自治區各有關部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務實開展招商引資。把康養産業列為全區招商引資重點産業,制定招商路線圖,建立招商引資重點企業庫。開展“壯美廣西•長壽福地”品牌宣傳推介專項行動,建設巴馬世界長壽文化博物館,打造康養産業金字招牌。舉辦“壯美廣西•長壽福地”康養産業系列合作洽談活動,推介廣西康養産業發展優勢,吸引強優康養企業來桂投資。舉辦中國—東盟大健康産業峰會、中國—東盟大健康産業博覽會,促進與東盟康養産業合作交流。(自治區民政廳、文化和旅遊廳、投資促進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各類要素保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在康養産業項目用地、融資、審批等方面加大支援力度。通過積極爭取中央資金、優化整合現有資金渠道等予以統籌保障,合理有序推進康養産業項目建設。發揮國有企業龍頭作用,加大康養産業資産、資源整合力度;完善激勵支援政策,發揮各類基金的促進作用,帶動社會資本投資康養産業。加強康養人才隊伍建設,引導康養企業與高校合作,聚焦主導産業搭建産學研合作平臺;鼓勵和支援高職院校設置康養專業、建設康養基地;支援多種形式探索建設一批康養産業學院,多措並舉增加康養人才供給。加強標準化建設,制定完善居家社區養老、長壽食品認定、壯瑤醫藥康復服務等領域標準。(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教育廳、工業和資訊化廳、民政廳、財政廳、自然資源廳、文化和旅遊廳、國資委、地方金融監管局,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嚴格規範考核評估。建立目標任務考核制度,細化分解本方案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推進方案實施;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評估機制,將康養産業發展目標和指標納入各地各部門總體工作計劃統籌推進。深化康養産業系統性研究,探索建立全區康養産業監測評價指標體系,每年編制發佈全區康養産業發展藍皮書,為全國康養産業發展提供廣西方案、貢獻廣西經驗。(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民政廳、文化和旅遊廳,各市、縣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責任編輯:蔡彬】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