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壇領袖韓愈,就是一位既能寫好“道德文章”,也能寫好“軟文”的人。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處置使,兼彰義軍節度使,韓愈擔任裴度的行軍司馬——大約相當於參謀,征伐以蔡州為中心、割據淮西一帶的吳元濟。
2017-02-15內容提要:韓愈顛覆“子夏作《序》”,挑戰漢唐以來《詩序》研究的權威,其目的在於重建儒學,構建新的經典文化承傳系統。(26)韓愈:《重答張籍書》,《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33頁。
2017-02-15帝得表,頗感悔,欲復用之,持示宰相曰:「愈前所論是天愛朕,然不當言天子事佛乃年促耳。愈最後荅書曰: 吾子不以愈無似,意欲推之納諸聖賢之域,拂其邪心,增其所未高。昔者聖人之作春秋也,旣深其文辭矣,然猶不敢公傳道之,口授弟子,至於後世,其書出焉。
2017-02-15很長時間來,從報刊上看到文章的冗長已頗受讀者詬病。魯迅先生因為自己的省悟,向我們諄諄警喻: “我有一言應記取,文章得失不由天”。要克服文必冗長、累贅,違反“有物有序”規律的毛病,勤向《魯迅全集》取經,是寫讀為文取得深深教益的途徑。
2017-02-15王安石(1021年1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王安石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簡練、奇崛峭拔,大都是書、表、記、序等體式的論説文,闡述政治見解與主張,為變法革新服務。
2017-02-14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死後追謚文忠。蘇軾一生仕途坎坷,曾因一封信入獄,但他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
2017-02-14蘇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蘇洵長于散文,尤擅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有《嘉祐集》傳世。書成不久,蘇洵即去世,朝廷追贈蘇洵為光祿寺丞。
2017-02-14韓愈(768~824),字退之,漢族,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歷(766~780)以來的平庸詩風。
2017-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