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紅橋區幫扶甘肅省合水縣見成效
中國網10月31日訊 10月14日—16日,“甘味入津”特色農産品展示展銷活動在天津市天開廣場舉行,來自甘肅省蘭州、白銀、平涼等7個市州和甘肅農墾集團的42家農産品企業500多種農産品參展。活動中,津甘雙方共簽約甘肅農業産業鏈暨“甘味出隴”項目26個,簽約金額27.3億元。據了解,自東西部協作對口幫扶工作啟動以來,天津市給予西部各省市發展很多支援。例如,天津市紅橋區通過技術幫扶、人才培養等方式,對甘肅省合水縣展開一系列幫扶工作,目前已在農業、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取得成效。
東西協作 開創合水農業新局面
甘肅省合水縣山川相間,東北高,西南低,子午嶺縱貫南北,將全縣分為東西兩大部分,東水東流,西水西去,是發展農業的理想之地。然而,長期以來,由於缺乏先進的農業技術和管理經驗,合水的農業發展一直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合水縣迎來了農業發展的新機遇。天津市紅橋區作為對口幫扶單位,打破地域界限,將先進農業技術與地域優勢相結合,幫扶合水縣,推進合水農業現代化進程。
合水縣的板橋鎮瑤子頭村地處川區,區位優勢明顯,群眾發展蔬菜種植願望強烈。2023年,天津市紅橋區投資540萬元,新建日光溫室20座,同時,通過村集體統一管理和種植戶承包經營的模式,以“吸納就業、土地流轉”完成聯農帶農,實現了村集體與種植戶的雙贏。這一舉措不僅實現了村集體30余萬收入,還惠及周邊群眾,推動了當地經濟的持續發展。
近年來,天津市紅橋區還持續對合水縣奶山羊特色産業給予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大力支援,幫助合水縣建成了奶羊良種繁育中心,從澳大利亞引進純種薩能種羊1532隻,東弗裏生種羊107隻,自繁小羊羔1171隻,有效解決了當地奶羊品種不佳、適應性差、産奶率低等問題。此外,雙方還共同完善了良種繁育、羊乳加工、奶源供應、飼草保障、糞污利用、科技服務等六大體系,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奶羊全産業鏈條,推動了全縣奶羊産業的高品質發展。
在農産品加工領域,合水縣重點企業——慶陽隴象集團也得到了天津市紅橋區的積極幫扶。面對該公司成立初期存在的産業鏈條不健全、市場化程度低、品牌化弱、産品輸出缺乏標準化、運營不規範等問題,紅橋區在項目資金、技術幫扶、消費扶貧等方面給予支援。隴象集團現已建成集電子商務、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孵化、倉儲物流、農産品加工銷售、視頻電商、質檢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化企業。該公司新建的2030平方米網貨加工中心和全自動智慧蘋果分揀線更是進一步延伸了産業鏈,提升了産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這一系列的舉措不僅促進了合水縣農業産業的升級和轉型,也為當地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和就業機會。未來,天津市紅橋區表示將持續幫扶合水縣建成完善更多新型農業産業線,深化合作,共同探索更多符合當地實際的發展路徑,為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目標貢獻更多力量。
東西協作 夯實合水健康橋
近幾年,在天津紅橋區衛健委及各級醫療對口幫扶機構的大力幫扶下,甘肅省合水縣醫療水準的提高有了新動力,一座連接東西的健康橋也在合水落地夯實。
幾年間,天津市紅橋區不僅幫助合水縣人民醫院完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建設,還先後指派中醫內科、針灸推拿、影像學等學科專家75名,到合水縣指導開展大隱筋脈曲張介入治療、肺栓塞溶栓治療、深靜脈置管、胸(腹)腔閉式引流術、中心靜脈壓監測、聯合阻滯麻醉等新技術10項,救治急重症患者55人次,成功救治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例。新技術填補了合水縣醫療業務空白,使得重症肺炎、COPD急性發作、慢性呼吸衰竭、急慢性心衰重患者得到了及時有效的治療,縣域內就診率不斷提高,群眾就醫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針對合水縣薄弱學科,天津醫學專家還利用東部幫扶專家優勢,定期、定員、定專業開展業務技能培訓。截至目前,紅橋區對口幫扶單位共舉辦培訓班410場次,培訓帶教臨床專業技術人員50人次,培訓醫務人員12000余人次,多學科聯合會診45次。幫扶醫療專家還積極參與各類宣傳活動,先後赴基層衛生院開展義診活動50余次,健康諮詢12320余人次,發放宣傳單3200余份,為合水縣群眾醫療意識、基礎醫療知識水準提升提供助力。此外,合水縣也派出67名專業技術人員赴紅橋區進修學習,通過一對一帶教、培訓和臨床實踐,返崗後能夠熟練掌握新技術和新項目,獨立開展相關醫療服務。
天津市紅橋區還爭取到天津幫扶資金71.6萬元用於合水縣智慧醫療項目建設。如投入資金247萬餘元為9個基層衛生院購買救護車,使全縣所有急診患者實現“黃金半小時”急救。投入資金300萬元新建12個標準化村衛生室,投入資金262.9萬元為6個衛生院安裝智慧供暖設施,極大改善患者診療環境。並且,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天津市紅橋區積極捐贈價值五十余萬元物資,助力合水縣疫情防控。
對口幫扶工作非一日之功,天津市紅橋區秉承著“授人以魚且授人以漁”的原則,為甘肅省合水縣搭建起一座堅實穩固的生命健康橋。目前,合水縣基層醫療機構的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和診療水準得到了顯著提升,當地群眾的就醫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
東西協作 書寫合水教育新篇章
教育幫扶是提升教育教學品質、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一大舉措,也是東西部協作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年來,天津市紅橋區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不僅給合水縣帶來了名師,更帶來先進的教育理念。
據悉,自東西部教育協作工作啟動以來,天津市紅橋區與甘肅省合水縣密切聯繫,從初步啟動到人才交流日趨密集,從最初的短期面對面培訓到如今的網際網路遠端同步教學,從單純的教師培訓到學校硬體建設,兩地在教育領域的協作取得了質的飛躍。天津市紅橋區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和務實行動,助力合水縣書寫教育發展新篇章。
2017年10月,天津市紅橋區教育局副局長劉志堅一行赴合水縣調研,並簽訂了《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標誌著兩地教育協作的正式啟航。近六年來,雙方不斷擴大學校結對幫扶範圍,截至目前,已有20余所中小學建立結對關係,開展了一系列幫扶活動。並且,天津市紅橋區圍繞“合水所需”和“紅橋所能”建立幫扶團隊,以“組團”傳、幫、帶等形式,變“輸血式”幫扶為“造血式”幫扶。兩地教育部門不斷深化人才雙向交流機制,一方面合水縣選派教育幹部和教師赴紅橋區跟崗學習,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管理能力;另一方面,紅橋區也組織名師團隊赴合水縣開展支教活動,通過日常教學示範、教研活動指導、專題培訓等方式,幫助當地教師提升專業技能。據統計,天津市紅橋區已組織189名市區名校領導和教師參與支教,4500多人次教師受益,有效促進了合水縣教師隊伍的專業成長。這些活動不僅為合水縣帶來了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經驗,還促使當地學校優化管理措施,提高了教師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提升了當地辦學水準。
依託徐長青工作室合水工作站,兩地還積極開展“簡約”教學培訓活動,引進簡約教學理念,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同時,紅橋區教育局選送的優質教學視頻課和專家團隊的調研送教活動,也為合水縣教師提供了寶貴的學習資源和機會。“津科幫扶”平臺的引入,更是為當地産業創新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
此外,天津市紅橋區及社會各界慷慨解囊,累計落實教育扶貧專項資金80.1萬元,為樂蟠初中等5所學校建設互聯互通教學教研平臺,購置2萬冊圖書建設2個愛心書屋,捐贈圖書、教學設備等總價值超過600萬元。吉峴鎮黃寨子小學的改擴建項目就是東西部教育協作的一大亮點。該項目總投資1872萬元,新建教學樓、綜合樓各一幢,裝配了電子閱覽室、書法教室、智慧黑板、LED顯示屏等智慧教學模組設施。項目的實施不僅徹底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加寬敞明亮的學習環境,智慧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配備還讓學生們享受到了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天津市紅橋區與甘肅省合水縣在教育領域的深度協作,推動了區域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和教學品質的穩步提升,更在人才交流、理念共用、硬體建設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未來,兩地將繼續攜手前行,共同書寫更多關於教育的美好篇章。
據悉,八年來,天津市紅橋區向甘肅省合水縣累計投入幫扶資金2.68億元,動員社會資金3596萬元,實施幫扶項目205個,在農業、醫療、教育等領域,在電子商務産業園、奶羊良種繁育中心、現代農業産業園、食用菌生産基地建設、消費幫扶、大學生就業、勞務輸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助推了合水縣産業、基礎設施、民生保障等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