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探險”吸引年輕人打卡 背後暗藏哪些風險?
光線昏暗、場景陰森、草木間小鳥突然飛起……近年來,網路上掀起一股廢墟打卡風。
記者採訪發現,為了流量,一些網路博主進入廢棄建築拍照、拍攝短視頻並在平臺上分享,引來眾多網友關注。
然而,這類廢墟打卡暗藏安全隱患、法律風險,亟待予以引導糾偏。
“廢墟探險”吸引年輕人打卡
“之前可以隨便進入,現在已經被擋板圍住了,聽説之後會被拆掉,想去拍照的小夥伴們要抓緊時間”……在某社交平臺上,一名用戶分享了在廣西南寧市一處廢棄建築內打卡的視頻,視頻中,博主用各種道具營造恐怖氛圍。不少愛好者被吊足胃口,在既害怕又期待的好奇中奔赴而來。
循著指引,記者在南寧市良慶大橋南側的邕江邊看到一棟廢棄廠房和幾根殘存煙囪。廠房墻壁上畫滿了各式塗鴉。周圍野草肆意生長,隨處可見尖尖的石頭,一些裸露在外的鋼筋在風雨侵蝕後銹跡斑斑。來到二樓,只見地板多處坍塌,稍不留神便容易跌至一層,安全隱患較大。
在此巡邏的一名保安介紹,平時經常有年輕人進進出出。他們多是團隊行動,把圍擋破壞後進入內部塗鴉、拍照打卡、拍視頻等。
圖為南寧市邕江畔的一處廢棄建築。新華社記者覃星星 攝
記者採訪了解到,不少年輕人對廢墟打卡情有獨鍾,哪怕明知有危險,也樂此不疲。
“我去過不少廢墟。”廢墟探險愛好者張乙(化名)説,這些地方確實存在一定危險性,他也曾幾次遭遇擦傷、摔倒跌傷等意外,但還是很享受那種刺激的感覺。不管是照片,還是短視頻,都容易在網路上爆火,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太陽西斜,斑駁的光影給已停産的南寧手扶拖拉機廠蒙上一層神秘色彩。這片廢棄廠房吸引了很多網路博主前來打卡。
廠區門口的保安黃小典説,很多年輕人是被網上的視頻吸引而來的。他們帶著單眼等設備過來,然後四處尋幽,越是危險的地方越想去。附近居民黃文説:“最近每天都有十來個年輕人過來獵奇探險,鬼鬼祟祟的,不少原本完好的門窗被人打碎。”
圖為南寧市手扶拖拉機廠的一個廢棄廠房。新華社記者覃星星 攝
一些城市裏的廢墟充滿時代滄桑感,成為探險愛好者的“新寵”。進入城市探險行列至今,白大明(化名)已在網上發佈了20多篇相關內容的筆記,並不時進行直播,探險對象多為天津、北京的廢棄醫院、學校、居民樓等地。目前,白大明已經吸引了數千名粉絲。
廣西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姚華説,這些廢棄場所景色比較特殊,往往有荒涼感、工業感,拍出來的視頻、照片風格鮮明,有的甚至成為“流量密碼”。
背後暗藏風險
由於年久失修、缺乏保護措施,很多廢墟“網紅點”看似景色特殊、引人關注,實則暗藏隱患。
記者梳理髮現,近年來,打卡廢墟受傷事件時有發生。今年8月,有遊客進入山東煙臺養馬島一棟廢棄建築裏打卡拍照,不慎意外跌落摔傷,被困于3米深的建築物墻縫中間。今年初,一名年輕人到網傳某“廢棄”火車站打卡拍照,爬上車廂頂部被高壓電弧擊中墜落,造成全身大面積燒傷;事後證實,該火車站並未廢棄。
南寧市多處“網紅”廢墟點,儘管設有警示牌,仍擋不住群眾的“熱情”。在南寧手扶拖拉機廠,部分房屋由於年久失修,豎立了“屋頂坍塌,請勿靠近”等警示標語。“一些年輕人為了進入廠區,還編造各種謊言,有説進去務工的,也有説探望親人的。”黃小典説。
南寧手扶拖拉機廠的一些廠房外側,設有警示牌。新華社記者雷嘉興 攝
記者以“網紅”“廢墟”等為關鍵詞在網路平臺上搜索發現,大量“打卡廢墟”視頻、圖文在網上走熱。在拍攝場所上,廢棄商場、學校、酒店等較為常見;有的博主甚至探訪廢棄醫院、寺廟、陵園等較為特殊的場所,部分視頻還打上了“無人禁區”“探險”等吸引眼球的標簽。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博眼球,不少類似視頻刻意製造迷信、恐怖氣氛。“神秘儀式”“鬼魂”……在一些視頻裏,博主為了增強恐怖氛圍,不時在解説中“添油加醋”,以博取更多流量。這些渲染濃厚恐怖氣氛的視頻,播放量動輒百萬以上。
姚華説,這類故意塑造恐怖氛圍的廢墟探險視頻,不少內容違反科學常識,帶有迷信色彩,會對觀眾尤其是未成年人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不宜廣泛傳播。
此外,擅自闖入廢墟打卡或涉法律風險。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律師張蕾介紹,如果網路博主私自進入有保安看守的廢棄廠房,或到上了鎖、有封條的廢棄建築物內探險、打卡,則可能會被認定為非法侵入。雖然是廢墟,很多場所還是有産權單位的;如果以破壞圍欄、門窗等方式進入廢墟,或者探險時故意毀壞物品,可能因損壞公私財物觸犯法律。
多方共治引導糾偏
業內人士認為,應形成合力剎住沒有安全保障的“廢墟探險”風;同時,可有針對性開展廢棄場所二次改造利用工作。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文化和旅遊部發佈的《網路主播行為規範》規定,網路主播提供網路表演及視聽節目服務過程中,不得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資訊,不得宣揚封建迷信文化習俗和思想。
受訪人士認為,平臺要在資質審核、內容審核、違規資訊處置等環節加強把關,並建立健全投訴舉報機制,及時處理相關資訊。同時還應優化演算法,不宜對這類作品予以推薦引流。相關職能部門應綜合施策,加強對平臺的監督管理及約束。
專家提醒,博主要增強安全意識,不要為了好奇或為了流量,輕易進入廢棄場所探險。一旦發生意外傷害,很難維權索賠。
另一方面,可因地制宜加強對廢棄場所的改造利用,讓這類場所充分發揮餘熱。
拼版照片:上圖為原南寧市絹紡廠(資料圖片);下圖為經過改造後的百益上河城。
坐落在南寧市亭洪路的百益上河城便是老廠房變潮流新地標的一個典型例子。這裡由原南寧市絹紡廠廢棄的舊工業廠房升級改造而成,如今已成為集工業、文化、非遺、潮玩、潮購于一體的情景式文化體驗創意街區,曾經的“工業銹帶”成為如今的“生活秀帶”。
姚華説,對於廢棄商場、廠房等,有關部門可積極引入新的投資方,推動這些場所二次改造利用,使之成為新的城市景觀、文旅場所,讓廢棄場所煥發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