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石窟 匠心傳承】探尋天梯山石窟 品味石窟藝術的千年魅力
中國網記者10月19日訊(記者 蔡彬)在甘肅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的張義鎮中路鄉燈山村,有一處被譽為“中國石窟鼻祖”的文化瑰寶——天梯山石窟。這座歷經千年風雨的石窟群,不僅是中國石窟藝術的起源之地,更是甘肅乃至世界文化遺産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10月17日“千年石窟 匠心傳承”網上主題活動走進武威天梯山石窟,了解天梯山石窟的前世今生。
據權威歷史文獻記載,天梯山石窟開鑿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397—439年),由北涼王沮渠蒙遜召集涼州高僧曇曜及能工巧匠共同開鑿。這是中國最早有歷史記載的皇家石窟之一,其開鑿時間早于著名的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因此在學術界享有“石窟鼻祖”的美譽。又因天梯山山峰巍峨,形若懸梯,故名“天梯山”。
天梯山石窟全景 主辦方供圖
打開天梯山石窟之門,便打開了“涼州七里十萬家”的繁華。
涼州,這個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地名,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武帝時期。西元前121年,漢武帝發動河西之戰,將涼州納入漢朝疆土,從此開啟了涼州作為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輝煌篇章。千百年來,天梯山石窟與涼州共同見證了絲綢之路的繁榮與輝煌。作為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遺産,天梯山石窟不僅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資訊,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的見證。
天梯山窟群中最大的洞窟,窟中的釋迦牟尼造像高28米 中國網記者 蔡彬/攝
天梯山石窟的藝術風格獨特,被稱為“涼州模式”。窟群南北長130米,高30米至60米。目前對遊客開放的是第13窟,也是窟群中最大的洞窟,窟中的釋迦牟尼造像高28米,依山面水而坐,右臂前伸,腳下碧波盪漾,薄雲纏繞其身,構成了一幅山、水、佛、雲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石窟的1、4窟是“涼州模式”中的代表窟,這些早期石窟是佛教進入中國的清晰線索和深刻烙印,它們承襲新疆龜茲等地的造像傳統,帶有鮮明的西域和印度色彩,並最早開始融合漢地藝術,不斷汲取新的元素,形成獨具特色的石窟樣式。
據介紹,“涼州模式”石窟窟內有設置大象的佛殿窟,主要塑像有釋迦、交腳菩薩裝的彌勒,壁主要畫的是千佛,花邊紋飾有兩方連續式的化生忍冬,菩薩的面相渾圓,眼睛多為細長型,深目高鼻,身軀健壯等,這些明顯特徵成就早期中國石窟藝術精華。
天梯積雪 中國網記者 蔡彬/攝
走過千年歲月,天梯山石窟歷經滄桑,唯有天梯古雪千年不化,守護著的“石窟鼻祖”的榮耀,見證著“涼州模式”的傳承。而被天梯山石窟守望的涼州城,是一座彰顯著大漢軍威、鐫刻著五涼文化、承載著西夏興衰、流暢著葡萄美酒的河西都會。
據了解,為了保護好“石窟鼻祖”,武威天梯山石窟保護研究所實施了天梯山石窟搬遷壁畫彩塑保護修復項目,共計修復壁畫、塑像729件,其中壁畫300余平方米,塑像70余尊,為再現天梯神韻、涼州佛光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