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國情>

國家發改委:我國已發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超過1600項

2024-09-20 09: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19日表示,目前,我國已發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超過1600項,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監測已覆蓋99%的縣市區。

9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9月份新聞發佈會。會上,有記者問: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部署落實大食物觀相關工作,請問該如何具體響應這一部署,以推動貫徹落實大食物觀工作再上新臺階?

金賢東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堅持以保障糧食安全為底線,多途徑開發食物來源,落實大食物觀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一是糧食生産能力持續提高。2023年糧食總産量達到1.39萬億斤,連續9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到達493公斤,顯著高於400公斤糧食安全線。

二是食物供給更加豐富多元。2023年,森林食物産量超過2億噸,成為繼糧食、蔬菜後的第三大農産品;水産品産量7116萬噸,穩居全球首位;豬牛羊禽肉産量9641萬噸,比2012年産量增長17.3%。

三是食品安全水準不斷提升。目前,我國已發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超過1600項,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監測已覆蓋99%的縣市區。

四是農業科技支撐明顯增強。2023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3.2%,比2012年水準提高8.7個百分點;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3%,比2012年水準提高超過16個百分點。

金賢東稱,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挖掘利用大食物資源優勢,有力有序推動大食物産業發展,為落實大食物觀工作提供良好政策環境。

一是優化頂層設計。推動實施相關指導意見,明確落實大食物觀的戰略思路、重點任務、保障措施。抓緊優化相關管理機制,推動有關部門解決部分環保、土地等管理政策“一刀切”問題。

二是因地制宜開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建立大食物統計監測指標與工作體系,啟動大食物資源和産業摸底調查,立足地方實際開發各類食物資源,做到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林則林。

三是強化科技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大政策支援力度,優化農業科技攻關重點方向,促進産學研結合,加快突破育種育苗、機械裝備研製等核心技術,積極支援大食物相關産業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

四是強化供需銜接。牢固樹立市場觀念,強化需求導向,開發生産適銷對路的農産品,實現産供銷協同發展,提升食物開發綜合效益。

五是加強經驗推廣。通過組織召開現場會等多種方式,推廣各地經驗做法,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推動在全國形成踐行大食物觀的濃厚氛圍。

【責任編輯:蔡彬】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