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區閒置地建起大型糧食烘乾中心
正值夏糧秋收的大忙時節,銅梁區太平鎮團碾村的一個糧食烘乾中心裏,一排高大的烘乾機組正開足馬力,烘乾糧食。
“天氣預報説是下周雨水多,趕緊要烘乾了不然要發黴。”垣樓村種糧大戶丁長城運來了100多噸玉米,預計烘乾時間十多個小時。
烘乾倉儲是糧食收穫後的關鍵環節。每年立秋之後,雨水就開始增多,但夏糧收割階段又尚未結束。通常情況下,水稻剛收割時的水分含量一般為23%至30%左右。而這個季節濕氣較重,除了晾曬場地少,適合晾曬的時間窗口也短,糧食晾曬成了大問題,沒有曬乾的稻穀、玉米等農作物極易引起霉變、腐爛。
去年底,太平鎮坪漆村駐村第一書記楊鵬聽到群眾抱怨周圍烘乾房都太小了,重慶秋冬季節陰雨天氣又多,收的大豆都快發黴了都還在排隊,就和村支兩委商量著利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資金自己建一個。
那為何這個烘乾中心會建在團碾村呢?原來,坪漆村整個村都缺乏能建大型廠房的場地,經過鎮、村多次溝通、協調,最終項目採取坪漆村與銅梁供銷聯社旗下龍壤供銷合作社集團與太平鎮村委會合作經營模式,利用供銷社閒置場地建起3000余平米的烘乾場,購買7座穀物烘乾設備,其中20噸兩座、35噸5座,在滿負荷運作下每天可烘乾糧食215噸,倉儲能力5000余噸。
項目在本月初投産,成為銅梁區乃至周邊區縣重要的糧食烘乾基地,可服務30000畝高標準農田,烘乾糧食種類包括油菜、高粱、玉米、稻穀、大豆等,能一年四季為周邊村民提供最大便利。
不僅如此,烘乾中心還增添了糧食智慧化檢測儀器,對進入烘乾中心的糧食進行重金屬殘留檢測,有效防止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進入市場流通環節。
“烘乾費240元一噸,比我們拉到其他地方成本低,省力又省事。”坪漆村種糧大戶徐林説。
“採用機械設備進行糧食烘乾,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農民和種植大戶‘曬糧難’‘存放難’的問題,有效提高糧食生産收益,降低生産成本,也給村集體經濟增加了收入。”楊鵬説,項目投産後,每年能為村集體經濟固定分紅13萬元,還能為本村以及周邊村民提供就業崗位20余個。(李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