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前鋒區:厚植“沃土”繪就發展新圖景
近年來,前鋒區持續優化投資興業、幹事創業“兩個環境”,突出優質高效服務、實幹擔當作為,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全社會幹事創業活力,打造投資興業的熱土,厚植幹事創業的沃土,全力繪就高品質發展新圖景。
高效審批
推動項目建設“換擋提速”
“目前土建工程完成了90%,接下來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灌裝車間即將竣工投産,項目總體工程預計今年底竣工。”7月9日,前鋒食用植物油綜合深加工項目生産總監黎勇説。
該項目的快速推進離不開項目審批的高效辦理。前鋒食用植物油綜合深加工項目在辦理項目審批過程中,從立項到施工建設,共辦理了10個事項,按照正常程式,需要40天才能辦結,實際辦理只用了16天,大大縮短了企業辦事時間成本。
前鋒食用植物油綜合深加工項目審批時限大幅壓縮,是前鋒區持續優化“兩個環境”的成效之一。據前鋒區行政審批局局長曹文煜介紹,前鋒區在辦理工程項目審批過程中,認真踐行“便民、規範、高效、廉潔”的政務服務理念,按照“一家牽頭、一站受理、並聯審批”模式,實行投資項目整合審批,大力減時限、減材料、優服務,持續優化企業辦事環境,幫助項目早日竣工投産。
一家牽頭,避免企業“多頭找”。將投資項目審批分為立項用地、工程規劃、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在項目審批過程中,由牽頭單位組織對本階段的審批事項開展聯合辦公、現場踏勘,企業辦理相關審批事項只對接牽頭部門,避免因審批部門各自受理、各自現場踏勘、各自出具意見,導致企業多頭找、多次陪同到現場、多次修改圖紙和方案的現象,切實提高審批效率。
一站受理,減少企業“來回跑”。企業到綜合窗口提交申報材料,綜合窗口將有關資料推送至各審批主管部門進行審批,把受理決定書或一次性補正告知單眼饋至企業,有效減少企業來回跑。
並聯審批,實現企業“耗時少”。全面推行並聯審批,打造“窗口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一站式”受審工作機制,加強資訊共用、資料共用,推行容缺受理,減少企業在工程項目中申請的審批次數。
前鋒區輕紡創業孵化園建設項目(三期)負責人謝飛對此深有感觸,他説:“現在辦證更省心了,以前要跑很多個部門,現在有專門的辦事指南,不清楚的地方還可以打電話諮詢。辦證流程也更加清楚明瞭,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資料準備更加齊全,還可以網上申請,不用跑大廳,節約了很多時間,辦理業務更加高效便捷。”
創新舉措
助企“輕裝上陣”加快發展
“電子保函幫了我們大忙。由於要經常參與工程項目投標,以前公司需長期預留資金用於繳納投標保證金,現在用電子保函代替投標保證金,流動資金得到很大程度的釋放。”談起前鋒區工程項目實行投標保證金電子保函,某工程企業負責人豎起大拇指。
前鋒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推出的不見面開標、遠端異地評標、電子保函等一系列舉措,不僅讓交易更加陽光公正,而且實現了企業降本減負,助力企業全身心投入發展。
公共資源交易一頭連著市場主體,一頭連著政府,是“兩個環境”建設的重要一環,是為政府配置資源提供見證服務的綜合窗口。如何推動公共資源陽光交易、建立更好的“兩個環境”?前鋒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緊緊圍繞“標準化”建設,切實築牢“投資興業環境”的基石,促進服務提質增效。
持續深化制度“立改廢”。建立健全內控制度68項,緊盯關鍵環節,梳理更新廉政風險點及防控措施37個。結合工作實際,對進場環節和業務流程進行再優化、再精簡,制定覆蓋業務全流程、涵蓋交易各環節的“一次性告知書”和“服務指南”。
全面施行交易“電子化”。依託省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預約場地、資訊發佈、保證金退還等實現“一網通辦”。2021年7月以來,政府採購項目全流程電子化達100%。2023年以來,遠端異地評標常態化開展,先後與河南遂平、羅山以及璧山等地協作,完成多宗工程項目遠端異地評標。
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嚴格落實進場“零門檻”、過程“零拖延”、環節“零障礙”等標準化服務規範,對重大項目、民生項目設立“綠色通道”,實行“容缺受理”。全面取消政府採購項目報名費和投標保證金,推廣工程建設項目使用電子保函,為交易主體節約制度性成本,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強化引領
營造幹事創業良好氛圍
這兩年,觀塘鎮仁和村大變樣,成了遠近聞名的“明星村”。“黨員幹部帶領我們幹,村裏修了路、整治了撂荒地、建了旅遊設施,我們錢包鼓起來了,幹勁更足了。”村民李治紅説道。
仁和村的變化,與黨員幹部肯幹、能幹,用實實在在的業績贏得村民信任分不開,全村形成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前鋒區堅持強化幹部思想引領、提升幹部能力素養、激勵幹部擔當作為,持續推進幹部隊伍建設,助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聚焦全體幹部理論素質提升,推進市縣黨校一體化統籌辦學,高品質舉辦中青班、科幹班2期,為40名年輕幹部提供優質師資,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創新“一對一”帶練機制,為39名新錄用公務員結對安排幫扶導師,針對日常工作、崗位流程等方面進行“手把手”業務指導,加快融入為人民服務隊伍。
圍繞“二次創業”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評選表彰“奮進新征程”年度先進集體30個、先進個人60名,通報表揚行業領域先進集體115個、先進個人270名,充分發揮先進榜樣模範引領作用。開展不擔當、不研究、不落實“三不問題”整治,針對政治思想、行為作風等方面進行突擊檢查,組織約談提醒3人次,持續喊響叫醒“庸懶散浮拖”幹部。
同時,制定《受處理處分人員重新使用工作辦法》,明確5類13項52條受處理處分人員評鑒標準,紮實開展受處理處分人員季度跟蹤考核,對15名受處理處分後表現突出的幹部重新啟用或晉陞職級。完善幹部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機制,嚴格核實被檢舉幹部行為,先後為3名幹部開展澄清正名,最大限度保護幹部,激發幹事創業積極性。(前鋒融媒/姜曦悅、趙金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