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國情>

高考志願填報策略13問答,你關心的都在這!

2024-06-14 09:03

來源:央視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據教育部新聞辦“微言教育”公眾號消息,2024年高考已落下帷幕,考生即將面臨志願填報。填報志願前要做哪些準備?如何使用填報志願的參考材料?新高考模式下,平行志願填報有哪些參考策略……陽光高考平臺整理了高考志願填報策略熱門問答,跟教育小微一起看——

Q1

志願填報,考生要做哪些準備?

答:第一步 熟悉政策。考生家長對於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關,重要政策當年是否有變化。像常識、動態、公示、政策……例如考生家長起碼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幾個批次志願,每個批次需要填報幾所志願學校,可以報考幾個專業等等。

第二步 收集資訊。資訊和渠道的來源至關重要。一般來説,考生家長可以選擇的權威渠道大致有:陽光高考資訊平臺;當地考試院及高校官網、官方微網志、微信公眾號;高考高招類報紙、廣播電視節目等。

第三步 準確定位。定位是填報志願中最重要的一步。我們都知道,高考錄取時是將一定範圍的學生,按其填報的志願和高考成績進行排位,從高到低,位次越高,被錄取的機會就越大。填報志願前考生可以根據平時成績或模擬成績來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學校、區甚至整個省市所處的位置。

第四步 知己知彼。俗話説:“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好了定位“知己”,還要做好“知彼”的工作。“知彼”的過程就是除了政策法規之外,還有弄清各個招生院校的基本情況。如學校當年的招生章程、招生計劃、往年在本省的提檔線、專業線、師資力量、專業設置、學科特長、就業及深造情況等等。

第五步 初選志願。“初選志願”是結合自己的成績定位,確定目標院校。完成第三、四兩步考生和家長對高考志願應該已有方向了。這時,考生可以大致劃定一些在本省有招生計劃的院校,並認真閱讀招生章程,比較各院校之間專業的招生人數、錄取分數等數據,選擇和自己興趣、分數、批次相符合的院校。

第六步 模擬填報。“模擬填報”就是根據本省、市的志願設置情況,將考生的高考志願草表完整的呈現出來,做一遍真實的模擬。高考志願都是在網上填報,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逾期不予補報。每年在志願填報中出現的操作失誤、丟失密碼等問題比比皆是,再加上網路系統繁忙難免手忙腳亂,所以提前模擬有備無患。

Q2

如何使用填報志願的參考材料?

答:首先仔細查閱省招辦下發的高校招生計劃。認真研讀報考院校當年招生章程,其中特別是各專業對考生的要求,如體檢、外語語種、單科成績等是否符合報考條件。然後參考省招辦發佈的填報志願手冊或錄取分數分佈統計等資料,結合考生成績位次和各類別總分(或綜合分)一分一段表,認真分析近三年招生院校和專業的錄取資訊。了解你所報考批次的招生錄取相關辦法和規定,知曉自己所在類別的志願設置和投檔錄取規則。收集分析多種資訊,做好填報志願前的功課。

Q3

考生填報志願一般要考慮哪些因素?

答:一是以成績為基礎。高考成績是考生被錄取的基礎因素,直接決定了可選擇的院校和專業去向。

二是院校綜合情況。院校是考生選擇志願的重要因素,是選擇與哪些人在一起學習、到哪去學習、學些什麼等問題。考生在選擇時,既要看院校的歷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綜合辦學實力。

三是考慮興趣愛好、專業就業等因素。專業是考生志願選擇的核心因素,一般關係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職業趨向。重點大學有優勢專業、普通院校也有特色專業,是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不能一概而論;考生要選自己喜歡、符合個性特長的專業,改革省份考生還要考慮選考科目範圍等因素。專業選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有關,有的專業報考很熱門,就業卻遇冷,需要理性判斷。

四是結合身體等條件。專業與身體狀況有關聯,有的專業受視力、色覺、器質性健康狀況的限制;部分院校按專業學習要求,會對單科成績和外語口語等方面提出要求。還有一些中外合作專業、民辦院校收費較高,選報時還應考慮家庭經濟狀況。

五是注意志願之間梯度的問題,建議高、中、低搭配填報,較為合理,避免退檔風險。

Q4

新高考模式下,平行志願填報有哪些參考策略?

答:填報高考志願方法很多,只要適合自己就好。這裡簡單談一談志願填報策略:

第一步,準確定位,注意梯度。志願填報的是否合理,把握好定位和志願梯度非常重要。考生應根據自己所在本省的位次和分數段統計表、各高校往年錄取分數等資料,選擇不同梯次的院校專業組,專業類(專業+院校),堅持“衝、穩、保”的原則。

第二步,根據個人意願,綜合考慮院校性質、地域以及對專業的興趣喜歡程度等因素,從高到低排列,正式確定志願。這裡要特別提醒,考生在填報志願時一定要特別重視院校的招生章程,確保符合報考條件。

第三步,儘量填報服從專業調劑(院校專業組)。由於平行志願的錄取投檔規則是進行一輪投檔,如果考生所填報專業不能滿足錄取條件且不服從專業調劑時,會被退檔,只得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的錄取。服從專業調劑可增加錄取機會,但也要考慮,專業組內的所有專業是否可以接受。

第四步,考生一定要認真研讀高校招生章程,高校對於錄取專業的具體要求都會在章程中明確。如錄取規則,是分數優先,志願優先還是專業級差,另外對於單科成績、身體條件等都會有具體要求。

第五步,查看自己的體檢結論,結合《普通高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避開受限專業,減少退檔幾率。

Q5

新高考模式下,專業報考要注意什麼?

答:新高考中由於考生選考科目不同,高校對選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高考改革省份考生在選專業前應儘早了解所在省市發佈的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如果你已有了心儀的院校,可以從學校入手。如果以專業為目標來劃定院校範圍,則要注意相同專業在不同高校可能會有不同選考要求。另外,有些專業培養與多個科目關聯度都高,高校在可選科目中指定多個選考科目,要求為考生“均須選考”的情況也需要注意。

如果你沒有目標院校或專業,在選擇時,可以多參考“不限選考科目”的院校專業,擴大自己的專業選擇面。由於高校的院係及專業(類)調整等因素,實際招生高校和招生專業(類)也可能會調整變化,考生要以高校當年公佈的招生計劃及院校招生章程為準。

Q6

考生沒有被高校錄取原因有哪些?

答:考生未被錄取原因主要有:不夠所報專業分數且不服從專業調劑;所報專業相關科目分數低;外語語種受限;身體不合格等。

Q7

如何避免高分低錄甚至落榜?

答:應堅持以下原則:(1)實事求是,找準自己的位置;(2)所填志願拉開檔次;(3)冷門與熱門學校專業相結合;(4)省內與省外院校相結合;(5)避開體檢結果所限專業;(6)各批次學校誌願、專業志願填滿,儘量服從專業調劑;(7)認真研讀院校招生章程。

Q8

如何報考“三大專項計劃”?

答:報考國家專項計劃考生均須參加當年全國統一考試。根據各省招辦要求填報志願。

報考地方專項計劃的考生均須參加當年全國統一考試。具體報名要求、錄取辦法、填報志願方式考生可詳細閱讀各省招生考試單位下發的地方專項計劃相關規定。

報考高校專項計劃考生須參加當年全國統一考試,並在4月25日前登錄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高校專項計劃報名系統”完成報名申請。

Q9

怎樣了解地方專項和高校專項計劃的實施區域?

答:地方專項計劃和高校專項計劃實施區域的農村範圍由各省(區、市)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申請相關專項計劃的考生,可根據各省市招辦發佈的相關規定,查看具體實施區域。

Q10

被專項計劃錄取後放棄入學資格,考生第二年還能報專項計劃嗎?

答:往年被專項計劃錄取後放棄入學資格或退學的考生,不再具有專項計劃報考資格。

Q11

優師計劃的志願如何填報?

答:報考優師計劃的考生須參加當年全國統一高考。優師計劃列入各省本科提前批次錄取,填報志願及投檔錄取規則按各省批次志願設置和投檔錄取辦法執行。

Q12

色弱、色盲考生適宜選報哪些專業?

答:除《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和高校招生章程規定限制報考的專業外,色弱、色盲者都可以報考,如哲學、法律、社會學、社會工作、文秘、數學、歷史、教育學、英語、新聞、漢語言等。具體選報專業可諮詢有意報考的高校。

Q13

哪些院校及專業有身高方面的限制?

答:對身高有限制的院校或專業:一般是軍事院校、公安院校、飛行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外交學院、體育類專業等。具體要求請查看院校當年招生章程。

這些與高考填報志願有關的概念,一起來了解——

來源 | 綜合自陽光高考網站、陽光高考資訊平臺微信號

【責任編輯:蔡彬】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