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市組織召開2024年機插秧育插技術現場培訓會
4月19日下午,四川省廣安市農業農村局組織各縣(市、區)農技幹部、種糧大戶、有學習機育機插意願的種糧大戶在廣安區花橋鎮光榮村召開2024年機插秧育插技術現場培訓會。邀請了川農大任教授團隊到廣安進行指導。
與會人員先後在廣安區花橋鎮光榮村綠色低碳育秧中心、機插秧標準化育秧示範基地、花橋鎮光榮村機插秧示範點、花橋鎮“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智慧育秧中心分別學習機插秧育秧技術、水稻機插秧育秧田間管理技術、水稻機插技術、參觀烘乾設備和智慧育秧大棚等。
在廣安區花橋鎮光榮村低碳綠色育秧中心,川農大陳勇副教授介紹,正在作業的這條育秧流水線將播種、蓋土、壓平、澆水整合為一體,1小時可供秧盤1200盤,供500畝大田使用。如何選擇介質育秧、用種、播種、暗化催芽、秧盤擺田?聽陳教授一一解答,“基質很重要,一定要試用20—30天再採用;要浸種或拌種,確保種子不發病,播種用量在300粒左右;通過太陽曬達到升溫效果,用暗化催芽技術,三天可整齊出苗,當氣溫升到30度以上一定要揭開薄膜,防止燒苗,注意觀察根和芽,1.5cm左右就可以移至大田了……”。走出育秧中心來到機插秧標準化育秧示範基地,放眼望去,田成方、路成網、渠相連,非常壯觀。田裏有幾個農民正在忙著接收傳輸帶上的秧盤,將它們擺放在“田床”,“開廂1.8米擺2盤半,田一定要整平,要注意擺平、淹水、打藥”陳教授邊走邊説。繼續往前,那邊田裏的秧苗像綠地毯一樣,幾個農民正在卷秧苗。“按照前面的步驟做好了,秧苗就像這樣根肥葉綠、結實不易散”,陳教授提著一塊秧苗笑著説。
來到花橋鎮光榮村機插秧示範點,機手駕駛著插秧機來回穿梭,正在為大田織“綠裝”。川農大雷小龍副教授接過話筒説:“廣安區近兩年技術運用呈直線上升,讓農業節本增效,讓農民有利可圖;太陽光充足,大田育出的秧苗很好,苗子是基礎,現在推行育插秧一體;田整完了要沉澱幾天,讓土層有一些沉降;秧苗在15cm左右比較好,在20cm就會容易倒;插秧機和機手要配合好,按照行距、穴距規範栽插,密度與産量相關,要做到及時補漏,保證漏苗率低於5%,確保栽插高品質……”。雷教授告訴大家,今年要參加全省“天府糧倉·百縣千片”建設行動的,更要科學施肥,做好養分管理和田間管理。
培訓過程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代表宋輝表示,他從種幾百畝到種兩千多畝,越做越有信心。他説,“一定要慢慢來,堅持適度規模經營,水稻種植基質和田間管理很重要,跟著專家的流程走,廣安區為我們提供了好政策、搭建了好平臺,不僅降低了我們投入成本,提供了技術支援,可以和專家遠端溝通交流,遇到問題也能夠及時得到解決,只要想幹、用心幹、就會越幹越好”。
近年來,廣安區出臺相關政策吸引了200多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糧油産業,通過一些補貼降低了業主投入成本,調動了業主興趣,有利於更快地推動農業現代化。廣安區機插秧面積也從前年3千多畝到今年3萬多畝,預計明年可達到8萬畝以上,讓農業生産跑出了“加速度”。全市高度重視糧油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正在加快培育具有創新肯想、務實肯學、勤快肯幹的主體,推動“五良”融合取得更大成效。
與會人員還參觀了花橋鎮“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智慧育秧中心。
廣安市農業農村局種植業與農藥肥料科、農業機械化科、農技站、種子站相關科室負責人,各縣(市、區)相關農技幹部、種糧大戶、有學習機育機插意願的種糧大戶等60余人參加。(白裕秋/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