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白塔公園:將再現古十六景之“白塔淩雲”盛景
《白塔淩雲》
浮圖高聳接天幽,素影層層映碧流。
竹徑斜穿通古寺,柳絲輕曳拂漁舟。
遙瞻雉堞重雲合,俯瞰渠江一線收。
雅倩人工扶地脈,巍巍文筆壯韆鞦。
這首詩,是明代人吳中龍(生平不詳)遊廣安白塔而題,"浮圖"是佛教建築的統稱,後專指高塔。
3月13日,筆者來到位於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中橋街道白塔社區正在因保護白塔而正在建設中的白塔公園,只見工人進行公園園路,水景及綠化施工,幹得熱火朝天。
“我們正在大力組織人員,機械,材料進場搶攻,爭取提前竣工開放白塔公園。”白塔公園升級改造項目經理付磊告訴筆者,“去年年底已部分向市民開放,目前現場總進度完成約60%。下一步計劃開始驛站、遊客中心的主體結構施工,和主廣場兒童樂園的鋪裝工作。力爭6月完工全面投入使用。”
白塔,承載了不少廣安人的記憶
一座城市總會有一些歷史記憶和美麗傳説,廣安白塔更是承載了不少廣安人的記憶。
據廣安區文廣旅局黨組書記鄧術芳介紹,廣安白塔,又名“舍利寶塔”,位於四川省廣安市廣安老城南兩千米的渠江聾子灘上。廣安白塔修建於南宋淳熙至嘉定年間(1174年~1224年),為宋資政大學士、少師安丙建造。塔與對面奎星塔遙遙相對,“仰視遠觀,秀出雲表”,即“白塔淩雲”,名列廣安舊志十六景之首,明代吳中龍作詩《白塔淩雲》讚道:浮圖高聳接天幽,素影層層映碧流。
廣安白塔為四方形,高三十六點七米,底層邊長六點八米,塔身係磚石結構,倣木閣式。全塔九層(未封頂),一至五層為石結構,六到九層為磚結構。磚結構的上三層為紅白二色彩裱。第九層塔盤的四週有高一點二米護身墻,鋪有寬半米的過道,可四週相通瞭望。塔身中空,層與層之間有階梯可從底層至頂端。
鄧術芳介紹,廣安白塔,臨江面有"如來須相,舍利寶塔"八字,因此又有"舍利塔"之稱,為四方形,樓閣式。樓閣是中國傳統的建築形式,早在先秦時代就已經出現。廣安白塔有鬥拱作為支撐結構,各層分佈平坐和檐,有門窗等精細結構,有外挑的遊廊,高大雄偉亦不失輕巧靈動之感。
塔身四週壁面雕鑿有佛像、金剛、力士、菩薩等佛教造像88尊(已毀),造像精美,而且塔檐、倣木鬥拱均做工細緻精巧,惟妙惟肖。塔高36.7米,底層邊長6.8米。塔身九級,五級下為石結構,上四級為磚結構。白塔有塔頂而無塔剎。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廣安白塔就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0年7月又重新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4月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列。
白塔公園:將再現“白塔淩雲”盛景
城市公園作為市民遊覽、娛樂、健身的公共場所,是廣大市民能夠最直接享受到的綠色福利。眼下,廣安區正加快推進白塔公園升級改造,優化改善人居環境,切實提升城市品質。
此前,白塔公園雜草叢生,荒涼已久,處於無開發狀態,與城市功能缺乏整體聯動。因此,白塔公園改造勢在必行。來到白塔公園升級改造項目建設現場,只見挖掘機、推土機來回穿梭,工人們正加緊建設,各項工序施工有條不紊。
“我們早就盼望白塔公園改造了,盼了10多年了,眼看自己80多歲了,時年不多了,以為看不到白塔公園改建了。現在政府出錢進行升級改造,我們很高興。所以我們幾個老夥計天天都會來看一看。有了好環境,我可以多活幾年了。”
廣安白塔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進一步加強白塔保護,挖掘歷史文化,展現城市山水,廣安區委區政府以白塔為基點、渠江岸線為基線,規劃建設白塔公園。
白塔公園作為廣安城市名片的一部分,在為周邊市民提供休閒活動場所的基礎上,承載了對外旅遊接待的功能。同時,白塔公園位於城市綠肺三角交匯的核心區域,北接渠江,南鄰濱江東路,東側為白塔渠江二橋,位置優越,是城市重要的形象展示。據白塔公園升級改造項目業主代表姚亮介紹,該項目是從建築、景觀等多角度著手改造,通過深入挖掘白塔文化,融入廣安曲藝文化及宋代文化內涵,營造一個融合歷史記憶、智慧互動、生態海綿、全民共用的開放式文化公園。
“項目總佔地面積約4.7萬平方米,總投資約2900萬元,主要建設內容包含廣場鋪裝、園林景觀、公園驛站、生態停車場及兒童樂園等設施。”姚亮告訴筆者,白塔公園以白塔風韻展文化之魂、以古為新塑時代名片為核心理念,構建入口服務接待區、白塔核心保護區、白塔文化體驗區、全齡兒童活動區、海綿花園示範區、城市濱江休閒區“一軸六區”空間格局,營造融合歷史記憶、智慧互動、生態海綿、全齡共用的人文公園,再現廣安古十六景之“白塔淩雲”盛景。
廣安區住建局局長王勇表示,近年來,廣安區一直致力於城市的生態建設,以提升城市品質,打造公園城市。白塔公園的開建,將為廣安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閒娛樂空間,同時也將提升周邊居民的生活品質,讓市民更好地享受濱江帶帶來的自然和文化景觀。(廖小兵、李勇杜、杜川/廣安區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