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華鎣:以工代賑助力鄉村振興
新春佳節即將來臨,四川省華鎣市華龍街道東方村的村民不是忙著準備年貨,而是奔忙在村頭的“以工代賑”示範工程項目現場,或在農田給油菜、小麥等小春農作物除草、施肥、培土, 精心開展田間管理;或在修建水渠、池塘等水利設施,確保開春後農業生産用水。熱火朝天的場景,讓這個小山村冷的冬天變得溫暖如春。
據悉,東方村以工代賑示範工程項目總投資550萬元,主要包括土地調型,新建排水溝渠、生産道路、蓄水池和整治山坪塘等。“這個項目從去年7月開始實施,其中土地改良調型已全部完成,並已種植了油菜、小麥等糧油作物。”項目理事長白建均説,“目前,正在緊張進行排水溝渠和産業道路修建,爭取在五.一前全面完工,以便人們來這裡觀景打卡。”
而在永興鎮大佛山村糧經複合種植基地,村民們正準備收穫銷售給重慶涪陵榨菜公司、雙福蔬菜市場的“訂單菜頭”。
“我們這個種植基地也是以工代賑項目。”大佛山村書記茍紅光介紹,他們村利用以工代賑項目,由村集體經濟獨資經營,興建了“川渝萬畝糧經複合種植産業園”,採取糧油復種、蔬菜輪種方式,確保土地全年、全時段利用。同時與重慶涪陵榨菜、雙福蔬菜市場和廣安臨港市場達成“訂單式”收購協議,確保種植的蔬菜銷路暢通。目前,産業園一期核心區大佛山村甘溪農家糧經複合種植基地已基本建成,從事種植、管護、收穫的務工人員達150余人。
“圍繞打造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造血幹細胞’目標規劃,充分發揮以工代賑‘補缺補短補軟、雪中送炭’的作用,早在2022年,我們就實施了永興鎮大佛山村以工代賑項目和慶華鎮銅鼓寨村以工代賑項目建設。”華鎣市發改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永興鎮大佛山村以工代賑項目總投資610萬元,新建(硬化)産業道路5.5公里、生産便道2.5公里、排水溝5.7千米、山坪塘3口等。目前,已建成的種植基地輪種的優質玉米、蔬菜和羊肚菌等糧經作物,均見到了效益”。
“以工代賑不僅助推鄉村振興,更是一項民生工程。”華鎣市發改局局長王軍介紹,去年以來,僅在華龍街道、明月鎮實施的兩個以工代賑項目,目前已分別發放勞務報酬65萬元、28萬元,共吸納農村群眾務工共計520人,其中重點人員80人、易地搬遷28人、特殊群眾崗位4人。已組織開展勞動力技能培訓868人次。同時,積極在渝西高鐵華鎣段項目建設和華鎣市人民醫院遷建工程中推廣以工代賑。會同人社等部門開展務工培訓3場,培訓農民工260人次,人社部門發佈用工公告1次,幫助項目單位招聘農民工50人。截至目前,重點工程推廣以工代賑已帶動 200余名農民工就近就業,共發放勞務報酬170萬元。
王軍還介紹,華鎣市通過幾年來對“以工代賑”的實踐,證明了以下一些明顯特點:以工代賑是務工技能大提升的“潤滑劑”。華鎣市聚焦以工代賑“培訓扶智”作用,注重提升群眾勞動技能,解決困難群眾長遠生計。大佛山村以工代賑項目培訓種植養殖為主的技能技術250人次,結合工程建設開展以工代訓220人次,其中培訓已脫貧戶35人次,易地扶貧搬遷群眾6人次,其他農村低收入群眾6人次;銅鼓寨村以工代賑項目建設優先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地扶貧搬遷戶、低收入人員和特殊困難群眾提供就業崗位並組織相關培訓,項目建設過程中組織開展安全教育達200余人次,邀請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崗位技能培訓達300人次。既推進項目實施,又提升群眾的就業能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以工代賑是集體經濟大園區的“催化劑”。大佛山村充分發揮以工代賑“以點帶面、以小做大”作用,項目有效補齊集體經濟1000余畝産業園的基礎設施短板,發揮“杠桿”效應,撬動鄉村振興、就業帶動、高標準農田等項目資金投入。目前,已撬動抗旱救災資金修建提灌站和産業園區周邊人居環境治理項目,預計“十四五”期間,永興鎮集體經濟産業園將擴大到2000畝以上,撬動其他項目資金5000萬元。銅鼓寨村將固定資産將折股量化到産業基地,實行保底分紅與股權量化分紅相結合的特殊入股分紅政策,産業基地根據村集體10.4%股權比例給予分紅,並採取二次分紅方式,將分紅的15%對五保、低保、殘疾等特殊困難群眾進行再次分紅,實現以工代賑資金的疊加效應,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以工代賑是鄉村振興大文章的“粘合劑”。大佛山村將以工代賑資金投入形成的資産全部屬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形成“以工代賑資産變股權、全體村民變股東、困難戶再分配”的資産收益分配方式。同時,集體經濟公司將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通過羊肚菌、菊花和蔬菜等示範種植,帶動農戶增産增收。慶華鎮銅鼓寨村以工代賑項目通過新建硬化産業道路、打通斷頭路,將重慶市合川區雙槐鎮、黃土鎮等到慶華鎮的時間從1小時縮短為半小時,對發揮慶華鎮川渝合作前沿陣地的地理優勢,更好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具有重要意義,有力促進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贏。(邱海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