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市武勝縣飛龍鎮盧山村:小畫簾“織”出大夢想
“竹絲畫簾是我們村裏的旅遊産品,許多遊客來了都會買上一兩幅回去當裝飾品或者贈送給親朋好友。靠製作竹絲畫簾,我們每年有10多萬元收入。”11月11日,廣安市武勝縣飛龍鎮盧山村,村民張海明熟練地將選好的竹子鋸成竹筒,刮去竹筒表面的竹青,去掉竹節,再經過破竹成塊、擠成竹片、拉成細絲等一系列工序後,一根根翠竹就變成了一幅美妙絕倫的竹絲畫簾。
竹絲畫簾是武勝縣傳統的民間工藝,起源於清光緒年間,距今有100多年曆史,同時也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有著獨特的藝術價值。
“武勝竹絲畫簾採用本地慈竹為原料,以蠶絲作經、竹絲作緯編織而成,織出的簾薄如蟬翼、柔如絹綢,具有較高的美術價值和觀賞效果。”飛龍鎮盧山村張家院子竹絲畫簾展館負責人許祖金介紹,武勝竹絲畫簾全為手工製作,從取材到製作完成有70多道工序。
許祖金説,竹絲畫簾的價值,就在於藝人精細的製作和畫工。藝人用針線和畫筆在竹簾上繡(繪)出姿態萬千的山水畫、神態各異的人物畫等各類傳統工藝畫,實現了“指尖技藝”到“指尖經濟”的飛躍轉變。因此,在民間藝術家帶領下,當地許多村民從事竹絲畫簾製作。
“為了實現竹絲畫簾産業化,我們成立了竹絲畫簾産業協會,實行‘公司+農戶’的生産模式,動員村民參與旅遊産品代工製作,讓村民的錢袋子逐漸鼓起來。”許祖金説,比起以前,現在的竹絲畫簾無論是竹簾的編織、圖案設計,還是作畫的工藝都有很大提升,一些精品可以賣到上萬元。
許祖金錶示,盧山村是“中國竹絲畫簾之鄉”。近年來,盧山村竹絲畫簾産業鏈逐漸形成,初步鍛造出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他們將抓住“以竹代塑”新機遇,凝聚人才合力,把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下去,持續推進産業發展,共同打造竹絲畫簾發展新圖景。(黃姝蓓、夏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