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鎣市依託“醫聯體”建設 持續推進川渝醫療合作
近年來,四川省華鎣市持續深入推進川渝醫療合作,依託“醫聯體”建設,在醫療技術、人才培養、檢驗結果互認等方面精準發力,不斷加強醫療協同發展,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有效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準,滿足轄區群眾多樣化、差異化就醫需求,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貢獻華鎣力量。
聯盟合作
推動醫聯體縱深建設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醫療服務,真好!”近日,華鎣市65歲的程大爺説,前不久,他被初步診斷為右側頸內動脈重度狹窄、右側頂枕葉及腦室旁多發腦梗死等綜合病症。
“由於患者病情複雜,我們結合他的實際情況,建議進行腦電監測下頸動脈內膜剝脫術。”經專家會診後,華鎣市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專家徐睿的指導下,成功為程大爺實施了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這也是廣安市首例腦電監測下頸動脈內膜剝脫術。
“過去,華鎣市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存在專業技術人才缺乏、先進設備不足、醫療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華鎣市民為尋求更優質的醫療資源,患病後習慣性選擇到毗鄰的重慶大型醫院求醫。組建醫聯體後,相當於大醫院與小醫院牽手,實現資源互通共用,不僅方便群眾在家門口看病,而且治療費用也不高。”華鎣市人民醫院院長陳青松説。
程大爺手術的成功,得益於華鎣市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深入推進醫聯體建設。今年7月,華鎣市人民醫院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正式簽署醫聯體協議,開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華鎣市醫療健康服務能力共建提升行動”,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實現優質醫療資源共用,打通基層醫療服務“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華鎣市不斷推進醫療協同發展,打破地域限制、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加強與重慶、成都等地醫院的醫療合作,先後參與川渝地區醫療機構組建的長江上游神經外科、重慶兩江胸外等專科聯盟8個,搭建遠端心電平臺1個。同時,華鎣市還建立起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形成縣鄉村三級全覆蓋的醫療服務體系,持續增強區域醫療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衛生健康一體化發展。
多途育才
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
“通過學習,我對疾病的理念及前沿的治療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能幫助我更好地解決臨床問題,提高治療效果。”近日,華鎣市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醫生王舜説。
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有著8年泌尿外科臨床工作經驗的王舜,作為業務骨幹被選派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進修學習。通過一年時間的學習,她掌握了乳腺外科和甲狀腺外科的知識和技能,3項工作同步開展,王舜成為該院“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
像王舜這樣,通過進修學習專業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有效填補學科項目空白的並不是個例。
近年來,華鎣市以“同城融圈”為契機,深入推進川渝醫療合作,除在醫療技術、服務等方面加強聯動協作外,兩地還合力建立人才培養機制,不斷擴充醫療衛生人才隊伍,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3年來,華鎣市分批次派出醫技人員到重慶、成都的三甲醫院進修學習60余人,舉辦臨床應用業務培訓班70余次。同時,醫聯體還派出6名專家常駐華鎣並擔任學科主任,通過教學查房、手術指導、授課等方式,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實現優質資源、優秀專家“雙下沉”。
不僅如此,華鎣市還積極推動該市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與重慶市醫療機構建立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制度,有效減少重復檢查率,最大化減輕群眾就醫負擔。今年以來,該市實現與重慶市醫療機構病理檢查、血生化、血氣分析等檢驗檢查結果互認138例,為群眾節省費用近4萬元。
“依託醫聯體建設,華鎣市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準得到顯著提升,群眾就近就地享受優質醫療資源,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同時推動了華鎣市人民醫院長效可持續發展。”華鎣市衛生健康局局長、華鎣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張林説。(中國網廣安/何紫寧;華鎣融媒/李雨、尹夢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