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區推進文旅融合 做強“紅+綠”旅遊
近年來,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依託鄧小平故里旅遊區這一核心旅遊資源,通過以“紅”帶“綠”,推進農文旅深層次、多角度融合發展,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取得纍纍碩果。
2019年以來,廣安區先後獲評四川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全省首批全域研學試點縣等殊榮。2022年,廣安區旅遊接待人數536.01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8.61億元。今年1至7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均有大幅度增長,呈現旅遊紅火的喜人場景。
“紅色”底色
走出旅遊觀光到基地教學拓展新路
8月26日,儘管煙雨濛濛,但位於廣安區協興鎮的鄧小平故里旅遊區遊人如織。“我們來自重慶梁平,懷著對鄧小平同志的感激之情來的。在這裡既可以觀光,又可以讓孩子接受紅色教育。”遊客李少傑説。
近年來,廣安區依託鄧小平故里旅遊區,拓展豐富紅色研學、紅色教育內涵,讓紅色基因在廣大幹部群眾和青少年中不斷傳承,走出了一條從旅遊觀光到基地教學拓展的路子。
為豐富青少年的紅色教育內容,廣安區發佈了小平故里緬懷之旅、華鎣山遊擊隊革命體驗之旅和改革開放幸福之旅3條研學線路。在鄧小平故居、翰林院子、“紅研·集結號”研學基地等地,寓教于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讓紅色精神激發力量。
廣安區地處成渝雙城經濟圈腹地,區位優勢明顯、生態稟賦優良,沃野千里、人文昌達。在旅遊交流與合作上,廣安、重慶取得積極效果。近年來,廣安和重慶聯合推出“紅岩魂 川渝情 訪偉人故里”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一日遊産品,該線路從重慶發團,組織遊客深度體驗廣安鄧小平故里與重慶渣滓洞、白公館等經典川渝紅色旅遊景點,讓遊客在旅遊中傳承革命精神。目前,該線路全線運作後,反響較好。
“綠色”增彩
補齊文旅融合發展短板
8月24日,還沒到週末,廣安區大龍鎮幹捻村溪賢山舍房間就被訂購一空。“山林環繞、民風淳樸,遠離城市喧囂,在這裡度假安逸得很,我已經是第三次到這裡了。”成都遊客蔡昌瓊説。
無獨有偶,最近廣安區花橋鎮竹林新村因為葵花盛開和新村文化底蘊濃慕名而來的遊客增多。
“綠色”增彩,農文旅融合發展是廣安區旅遊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助推器。
“早期,旅遊産品少、旅遊鏈條短,遊客常常留不下來,這成為廣安區旅遊發展的弱項和短板。”廣安區委常委徐中文介紹,廣安區一直在尋找和探索有效的方法來補齊這塊短板,“方法就是通過紅色旅遊的引領,帶動本地旅遊發展再上新臺階。”
經過多角度對比、多方論證,廣安區選擇鄉村旅遊作為突破口,推動“紅+綠”發展。當前,文旅産業、農業正向三次産業滲透,産業融合發展的“乘數效應”日益顯現。
此外,廣安區還通過多種渠道引進像潯棲江南、百美村宿、雲水灣等鄉村旅遊項目。如今,站在農文旅融合發展風口上,廣安區正加速騰飛。
“文旅”塑魂
特色文化與現代旅遊有機結合
8月24日,在廣安區協興鎮協興老街,全國最大村級博物館聚落——廣安牌坊村建川博物館聚落建設現場,只見推土機來回穿梭,工人揮汗如雨,一派大幹快幹的火熱場面。
“這個項目7月18日開工建設,目前正在加緊推進,預計明年5月全面竣工。建成運營後,館藏文物達40萬件,其中珍貴文物超100件,將進一步豐富‘小平故里行’業態,成為展示廣安厚重文化底蘊的重要窗口和文旅融合的樣板。”廣安區文廣旅局副局長李勇説。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近年來,廣安區堅持以文塑旅,大力推進鄉土風貌、特色文化與現代旅遊需求有機結合,激發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新活力。
深化川浙兩地東西部協作文化交流,將“水晶晶南潯”帶入廣安,將“火辣辣廣安”融入南潯。廣安區以“文化走親”為契機,開展“潯廣相連 文化同心”主題交流活動,組織文藝團體、青年幹部編排四川曲藝、川劇、雜技等川渝特色文化節目,赴南潯展演3場,觀看人數5萬餘人,讓南潯廣大群眾享受一場“異地”文藝大餐,進一步了解廣安風土人情及藝術特色。
立足自身文化資源特色和發展思路,廣安區組織專班赴浙江、成都等地積極對接知名文旅企業,吸引北京觀唐文化、鄉伴集團等來廣調研洽談。廣安區與南潯區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投資1億元建成巴上草原羊文化主題樂園,並創建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和四川省研學旅行實踐基地。投資1.4億元建成潯棲江南度假區,成功帶動周邊3個文旅項目落地,150余名農戶脫貧致富,景區所在的大龍鎮被評為省級鄉村旅遊重點鎮,光明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旅遊重點村、鄉村文旅特色示範村,助推廣安鄉村旅遊振興發展。
今年以來,廣安區還完成了龍安柚綜合服務中心、花橋農耕文化展示館、花橋農旅融合示範、巴上草原提檔升級等項目建設;正加快建設文廟片區、白塔公園提升、協興老街博物館聚落等10個項目,全域旅遊之路越走越寬。(江華鎣、吳帆、廖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