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暖濕化究竟是生機盎然的寫照,還是氣候變化的紅色警告?
植被覆蓋率逐年上升,乾涸的塔克拉瑪幹出現眾多湖泊——人們印象中常年乾旱、荒蕪的我國西北地區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在過去30年時間內,我國科學家逐漸得出了一個令人驚嘆的結論:歷史上寒冷乾旱的西北地區,正在逐漸“暖濕化”。甚至一種“西北暖濕化將使中國重回漢唐”的言論在網路上流傳起來。這種説法認為,中國歷史上氣候溫暖的時期都對應著經濟繁榮的時期,當前出現暖濕化現象的西北地區,就是受益於氣候變暖、環境向好的證明。
西北暖濕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其對於西北地區究竟是福是禍?科學家們在長達幾十載的探索歷程中逐漸揭開其中的謎團。
西北暖濕化現象早有苗頭
事實上早在200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施雅風和研究團隊在新疆、甘肅等地考察後就提出“西北氣候由暖幹向暖濕轉型”的觀點。通過調查,他們指出:20世紀80年代以來,湖泊、降水、農田、徑流、洪水等表征西北乾旱氣候區主要氣候指標均發生明顯變化。2002年,施雅風根據研究調查所得,發表了《中國西北氣候由暖幹向暖濕轉型問題評估》的研究報告。這份報告呈現了有關西北暖濕化的一個大概脈絡。
報告一齣,引起了相關領域的強烈關注。在此之後,眾多領域內的科研工作者投身到了相關領域研究中。
21世紀以來,“西北暖濕化”現象經過了諸多科學家長時間的研究後得到了證實。據統計,近20多年來,隨著自然環境的變化,我國西北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植被空間分佈密度以不同的速度呈現出增加趨勢,西北地區植被覆蓋呈增長趨勢的面積約為55.77%。
西北氣候為何會出現如此變化?
在施雅風團隊看來,西北氣候轉型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全球變暖、水迴圈加快,由海洋向內陸輸送的水汽與內陸濕潤區蒸發補充大氣水汽增多,進而導致近十幾年來西北大部分地區氣候環境悄然發生重大變化。
中國氣象局乾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實驗室主任、甘肅省氣象局總工程師張強認為,西北地區西部的水汽主要靠西風帶環流系統從洋面輸送而來,近30多年來西風帶環流明顯加強,這使得從洋面往西北地區的水汽輸送能力增加。
在源區水汽日益充沛和水汽輸送能力不斷加強的背景下,西北地區西部大氣中的水汽增加,為降水增加提供了物質基礎和有利條件。這種變化可能與自然變率和氣候變暖都有一定關係。
在這種自然狀態的影響下,人們觀察到了降水與徑流增加,冰川消融加速,湖泊水位上升,大風雨、沙塵暴日數減少,植被有所改善等一系列自然現象,也就是我們所説的“西北暖濕化”。
西北暖濕化究竟是喜是悲?
事實上,全球的大氣環流還是“一盤棋”,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因此,西北暖濕化對於該地區而言也會有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研究員毛煒嶧説:“從目前來看,氣候暖濕化對當地而言是利弊兼有,但從長期發展來看,風險會越來越高。”特別是,西北暖濕化所帶來的某些地區單場降水強度加大,可能將誘發洪水、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2019年6月20日,年均降水量只有77.2毫米的酒泉市出現84.4毫米的日降水量,歷史罕見。敦煌市幾乎在一天時間裏下了全年的降水量,強降水威脅著莫高窟的安全。
2022年5月至9月22日,受高溫融雪及降雨影響,塔裏木河干支流25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流量以上洪水,塔裏木河上游徑流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5倍,列1957年有實測資料以來的同期第1位。其間,流域內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川潰壩洪水相繼發生且一度疊加。
除此之外,溫度升高導致潛在蒸發量加大,超過降水增幅,也會使乾旱加劇。
對於農業來説,暖濕化是個喜憂參半的消息。南京資訊工程大學災害風險管理研究院執行院長蘇布達解釋:“農作物適宜種植面積會有所擴展,農業氣候資源會有所優化,但是部分耐旱作物的産量和品質有所下降,並且溫濕環境有利於病蟲害繁殖和傳播,農作物病蟲害將有所加重。”
總而言之,西北地區西部暖濕化趨勢仍需要人們的密切關注,在未來還需要均衡考慮其産生的影響,並採取相應措施。而對於西北地區而言,發展節水技術、合理利用水資源、保護生態仍是其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是其韆鞦發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