瑩潤如玉曲不折 吹影鏤塵現鱗甲

時間:2022-09-26來源 : 廣西日報微信作者 : 吳曉雨 胡兆雙

合浦,意為江河匯集于海之地。合浦地處廣西南段,北枕丘陵,南濱大海,雨熱同季,冬幹夏濕,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骨角雕(合浦角雕)是主要以牛、羊等動物的角或蹄做為原材料雕刻而成工藝品。合浦角雕以廣西獨具特色的畜禽遺傳資源——合浦水牛的牛角為主。

當地優沃的自然條件,為水牛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發育條件。作為骨角雕主要雕刻料,合浦水牛角質地優良,其明角色澤如玉,經加工,可細如髮絲、薄如紙張。

本期,我們將走進北海合浦,伴著歲月記憶,循著雕紋脈絡,探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骨角雕(合浦角雕),感受它的非凡魅力。

骨角雕(合浦角雕)

類別:傳統美術

級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批次:第五批

地域:廣西合浦

骨角雕(合浦角雕)技藝是産生於古合浦郡並傳承至今,以當地牛羊角作為主要原料,根據角料瑩潤如玉、薄則透明、彎而不折的特點雕刻成工藝品的一種雕刻技藝,以水族生物、花鳥草蟲、飛禽走獸為主要題材,製作主要包含開料、雕刻、打磨、拋光、熱造型、組裝。合浦角雕以精雕細刻的寫實手法,玲瓏剔透的雕工,典雅自然的藝術效果,在中國雕刻藝術門類中獨樹一幟。2021年,合浦角雕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舊時,牛角是一種辟邪飾品。從明代開始,合浦便出現了牛角雕,其雕刻圖案主要是辟邪圖騰;到清代,合浦牛角雕得到進一步發展,從辟邪圖騰轉化為一門獨特的民間傳統工藝;而在當代,合浦角雕廣泛吸收諸如廣東高州等地角雕技法,融會貫通,在傳承傳統技藝中又不斷創新發展。

牛角圖騰。吳曉雨  攝

“我們本土的非遺傳承人,用本土的材料,做我們的海洋文化,這是我們的特色。”骨角雕(合浦角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白耀華介紹。

2017年,白耀華在北海工藝美術博覽園內創建角雕藝術館(角雕技藝實訓基地)。展館分為三個部分,介紹了合浦角雕歷史淵源,分別展示了白耀華的作品及製作角雕用的原材料、工具。

角雕藝術館。吳曉雨  攝

走進白耀華的角雕藝術館,活靈活現的蝦蟹魚、沸騰奔涌的海浪、嬌艷欲滴的牡丹和水仙......一件件以海洋元素為主的大型擺件,加以國畫形式設計、雙面屏風格局,好似一個“海底世界”,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工藝坊。

細看,魚鱗熠熠生輝,蝦腸依稀可見,在燈光的映射下,角雕散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讓人嘆為觀止。

蝦腸依稀可見,蝦須細而不斷,十分有韌性。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白耀華説:“我們對拋光工藝很有講究,作品看起來晶瑩剔透,有玉雕的溫潤通透美,也有牙雕的精雕細刻美。”

白耀華還不斷創新,收集國內各地各類牛羊角品種,讓合浦角雕作品的呈現更豐富形態。

展品的材質,似玉非玉,似木非木。溫潤通透的材質,加之以手藝人的精湛雕刻技藝,讓作品不單有神態美,更有神韻美。

魚鱗分明,栩栩如生。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完成一件大型角雕作品,説要耗時一年也毫不誇張,主要經過選料、開料、削胚、雕刻、打磨、拋光、熱處理、組裝、整形等工序,這些工序看似簡單,要全部掌握至少三年。

“合浦角雕是一項包容性特別強的技藝,它可以雕刻出蝦須、嬋須等極為精細的部分。”白耀華説。

螃蟹角雕成品看起來很逼真。胡兆雙  攝

“雕刻蝦時,需選用嬌柔通透的白水牛角;雕刻神仙魚時,需選用斑紋的牛角來雕刻。”白耀華介紹,在選料時,要抓住所要雕刻對象的不同特性,抓住了就基本成功了大半。

尖尖牛角,千變萬化。青黛色、琥珀色、翡翠色......牛角本身斑紋並不規則,手藝人往往能與牛角“互通心意”,從而因色取巧、因材施藝,做到變瑕為瑜。

合浦角雕以當地牛羊角作為主要原材料。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選料時,要考慮所要雕刻角雕構件的不同特點。吳曉雨 攝製

“這個是螃蟹的身體,這個準備雕螃蟹的腳,這兩個是螃蟹的鉗。”白耀華話音剛落,牛角被推向鋸臺,迅速傳入耳中的是鋸料銳利的聲音,這是開料。

手藝人心中總有一把“尺”,事先會對雕刻工藝品不同部位的用料類型、大小進行粗略估計,先用帶鋸將牛角對半切割,再根據角雕構件尺寸的需求來進一步切割。

開料時要把握好力度和角度。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削胚,是為打造角雕的三維造型。穩握構件,將其接觸磨機,把握住力道,適時旋轉一定幅度,將凹凸不平的表層削去。

此時,牛角的表面基本已被磨平,觸感較為順滑,大致的三維造型已經構成,這才剛剛開始。

削胚時要將表面削平。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雕刻的時候,各個部位,包括肌肉都要精雕細刻出來。”白耀華説,一橫、一豎、一深、一淺,皆是對細節的打磨。雕刻是全程耗時最長的工序,先是要將大致輪廓雕刻出來,再到進一步的細節,為的是讓角雕更具還原度。

在雕刻時,還需要保持高度專注,稍有不慎,可能就前功盡棄了,這很是考驗手藝人的功底。

做細節的雕刻時要盡可能與實物相近。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打磨,看似簡單,但靠的不是死力。在打磨時需明白構件的設計,機器一直在轉動,手中的構件也要跟著一起轉動,不光需要耐心,還要把握好它的“火候”。

除了要注意手法,打磨的材料也有一定講究,針對不同大小的角雕構件和成型需求,要選用不同規格的工具。

每個構件都需要反覆打磨,這十分考驗耐心。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要讓角雕展現出它真正的光澤,那就是要拋光了。“我們用稻穀灰來拋光,這是我們合浦角雕的技藝。”白耀華介紹,要先給角雕構件均勻地抹上稻穀灰再拋光,清洗過後,就能夠呈現出晶瑩剔透、溫潤透亮的效果。

拋光前要給構件粘上稻穀灰。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拋光完成的角雕構件要刷洗乾淨。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要讓角雕顯得更為自然,造型處理少不了。白耀華説:“我們用熱處理的方式做造型,一般使用酒精燈,對於一些比較細、小的構件,就會採用燃香的方法進行加熱。”

牛角材質富含蛋白質,能夠通過加熱的方式將構件打造成理想的形態,但如果溫度過高就會失去它原有的堅韌,變得很容易脆,甚至是碎掉。

角雕各個構件的厚度不同,停留加熱的時間也不同,當其表面出現燒黃的情況時,便需要回到打磨工序,將其磨成原先的顏色。

熱處理非常考驗手藝人的功底,要把握好時間和轉動的角度,還需借助鉗子、鑷子等工具來實現形變。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熱處理後,對發黃的部分進行打磨。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組裝,是先對此前處理好的各個構件進行清點,按照預先構想進行擺放,使用膠水粘合或隱藏鑲嵌的方式來對雕刻、打磨、拋光完成的各個部分進行組合。

合浦角雕的構圖,採取虛實相間、疏密有致、工藝結合等手法,其藝術感染力極強。

將角雕構件組裝。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組裝完成後,就進入到整形的工序。白耀華説:“角雕製作是一個反覆的過程。”此時到了最後一步,也是重要的一環,手藝人需要檢查角雕的各個構件是否處於自然的狀態,是否真正達成了先前所説的神態美和神韻美。對未能達到預期的情況,一般會再做熱造型來調整。

再次進行熱處理,讓角雕的彎曲得更自然。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有玉雕白菜,有牙雕白菜,也有木雕白菜,但沒有人用水牛角雕過白菜。”正所謂觸類旁通,白耀華的創作靈感有一部分則是來源於參加展會。

在展廳一角,一沓又一沓的參展證在展櫃內摞起了“小山丘”,這是他們積極交流、學習、宣傳的證明,白耀華幽默打趣道:“總有遊客來問我是不是辦證的。”

展櫃內擺放了許多參展證件,其中還有一些比較老舊的證件。吳曉雨  攝

白耀華1974年在廣西合浦工藝美術廠開始從事角雕技藝,師承廣西工藝美術大師曾沛賢的寫實雕刻技法。為讓角雕技藝有一個更好的展示平臺,1988年,白耀華與妻子鐘文蘭共同籌建了合浦金蝠角雕廠,其中白耀華主要負責雕刻,鐘文蘭主要負責組裝。

白耀華和鐘文蘭正在製作角雕。胡兆雙  攝 吳曉雨 制

40多年來,白耀華苦心鑽研,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豐富角雕工藝的藝術表現形式,將雕刻工藝與裝飾工藝融于一體,創新設計大型屏風作品。此外,還參與角雕藝術理論研究,承擔編寫《中國工藝美術全集廣西卷》中的角雕篇。

至今,白耀華和鐘文蘭已經培養了400多名學徒,可惜的是很多人沒能堅持做下來。白耀華説:“他們雖從事角雕工藝時間長短不一,但由於有他們青春智慧的融入,使這門技藝得以傳承,發揚光大!”

“傳承,是歷史給我們的責任,到了我們這代,越來越少人做這門手藝,但任務始終在我們的肩上,我們會延續下去。”在傳承這條路上,白耀華一直在堅持,如今他將技藝傳給自己的後代,今後他們的後代也將繼續做這件事,將合浦角雕這一“文化名片”越擦越亮。(吳曉雨 胡兆雙

(責任編輯:莫翠芳)
文旅活動 Tourism Vllage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養 Tourism & Well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