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橋上踏歌聲

時間:2022-09-19來源 : 廣西日報作者 : 駱怡 區靜 李成華

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油沐村背靠群山,是一個傳統的瑤族村寨。村中的古道東連麥嶺鎮黃侯泉,西接朝東鎮古村福溪。村裏有門樓11座、風雨橋5座。其中,青龍風雨橋和廻瀾風雨橋,在富川尤為出名。

新娘回門送禮。

每一個人心裏都有一座村莊,油沐村像極了我心裏那一座。那一天,在進村的青龍風雨橋上,婦女們身著藍色的民族服飾,一邊織錦一邊唱瑤歌。“十三叫岳做布機,十四織布又雕花……”悠揚的歌聲沿著橋廊傳來,繚繞在長空裏。

在風雨橋上織錦,涼快又快樂。

織錦是伴隨瑤族婦女一生的手藝活,從紡紗、染紗到織成成品差不多要20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要仔細認真,織出來的成品才好看耐用。

“在橋上涼快,我們農閒時都來這裡一起織錦、拉家常。”領頭的村民周冰新説,她是瑤族織錦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15歲就跟隨母親學習織錦,已有40年的織齡。她們用的被套、床單、背帶、挎包、瑤族服飾、頭巾都是自己親手織出來的。

在周冰新的帶動下,村中有42名婦女成了織錦能手,一大批孩子也在學習瑤族織錦。在該縣文化館的指導下,她們還編排了《邀伴》《板凳長長》等在風雨橋上邊織錦邊唱歌的節目,多次在各種大型晚會上表演。

村民在廻瀾風雨橋上開展民俗活動。

“這裡有古老的風雨橋群,有傳統的瑤族織錦技藝,有獨樹一幟的瑤族歌堂歌,歌曲種類很多,有‘羅羅勒’‘情歌’‘呀呀嘞’等。”縣文化館館長林振玉説。

轉眼黃昏,一縷斜陽傾斜在河灘上,幾棵秋樹和架在黃沙河上的風雨橋等著初月上升。在果園忙碌了一天的人們,拉著一車車早柑往家趕,放學的孩子們在村口玩起了捉迷藏,橋上又響起了悠揚的歌聲……

年少時,總想走出村莊去遠方。如今,又好想逃離城市回到家鄉。

“小時候,我們都搶著在風雨橋上佔位置,帶被子在橋上睡覺,來晚了就沒地方了。現在這裡也是人們茶余飯後休閒的場所。在外的人回到村裏也一定要到橋上、古道上走走看看。”村支書周任華説。

飽經滄桑的風雨橋、代代傳承的民族文化……這便是萬籟俱寂的夜鑽進夢裏的鄉愁,它像那支簡單的歌,像一首未曾發表的詩,又像回憶裏唯一能記起的童話,總是可以讓人變得安寧。(記者 駱怡 實習生 區靜 通訊員 李成華)

(責任編輯:覃逸霏)
文旅活動 Tourism Vllage
文旅東盟 Guangxi & ASEAN
文旅康養 Tourism & Wellness